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极品风流小皇帝 > 第417章 细水长流

第417章 细水长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极品风流小皇帝!

似乎能感受到秦昊那凌厉的目光,苏正方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随即便被他强行压了下去,转而化为一抹愤恨的表情。

他挺直了腰板,语气坚决地反驳道:“两百万担粮食,简直是痴人说梦!南院大王,你们辽人若真是狮子大开口,那么还请从哪来回哪去吧,我们大夏绝不向你们这些贪婪之徒妥协!”

“哼,你们辽人若是以为凭借武力就能随意欺凌我们大夏,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大夏虽弱,却也有自己的底线和尊严!”

出人意料的是,苏正方一反常态,其话语如同惊雷般炸响在朝堂之上,瞬间激起了阵阵涟漪。

众多大臣的纷纷响应,言辞激烈地劝谏秦昊,坚决反对将粮食借给辽人。

“两百万担粮食,绝无可能!”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风暴,秦昊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似乎已经猜出了苏正方的意图,但他依旧保持着帝王的沉稳与冷静。

他微微颔首,声音中透着一丝无奈:“南院大王,你也看到了,非是朕不愿意借粮与你们辽国,而是满朝文武皆不同意。他们心系社稷,心系百姓,朕也无可奈何。”

话语刚落,秦昊话锋突然一转,语气柔和道:“算了,朕看你大老远跑来,实属不易,朕便从私人的角度,以个人名义,赞助你二十万担粮食,如何?”

耶律凌霄闻此,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他迅速掩饰过去,面上依旧挂着和煦的笑容:“大夏皇帝陛下,两百万担粮食,对你们大夏而言,真的不算太多。”

“我大辽五十多万铁骑,人一马一天消耗粮食一斗,即使再节俭,两百万担粮食,也最多只能让我们熬两个月而已……”

五十万铁骑!

这犹如一个雷霆般的数字,狠狠地抽在了众人的脸上。

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耶律凌霄的话,分明就是在威胁大夏!

然而,即便是众人明白,这五十万铁骑的夸大之处。

可即便如此,辽国能凑出三四十万铁骑,也已是相当可怕的力量。

大夏虽手握百万雄兵,但因战马稀缺,骑兵也不过十万余。

而这十万铁骑,虽然英勇善战,但在战马的质量,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等方面,却远远无法与辽国相提并论。

辽国被称为马背上的国家。他们的骑兵,如同草原上的风,自由而狂野。

每个辽国骑兵,都拥有数匹战马,这些战马不仅仅是他们驰骋疆场的伙伴,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辽人骑马,不仅可以托运物品,还能轮番换乘,甚至可以在马上吃喝睡觉,其战力之强,可见一斑。

若辽国的铁骑真的南下,那将如同洪流般不可阻挡。

大夏那孱弱的防线,恐怕难以抵挡这股洪流。

所以,耶律凌霄的威胁,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众人的心头,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秦昊紧抿着唇,双手紧握成拳,指尖深深地陷入掌心,他的面容如同严冬的霜雪,冷冽而坚定,一字一顿道:“朕再说一次,三百万担粮食,绝无可能!辽国若执意挑起战火,我大夏将奉陪到底,直至最后一兵一卒!”

“陛下所言极是!”

李震跨步而出,他虽已年迈,但眼中却闪烁着熊熊的战意,仿佛要将整个大殿都点燃。他声音洪亮,杀气腾腾地说道:“老臣虽已年迈,但尚能披甲上阵,挥剑杀敌!老臣恳请陛下,允许老臣挂帅出征,誓死捍卫大夏的尊严与疆土!”

随着李震站出来,主战派的众人纷纷请缨出战。

“我大辽此次是诚心前来请求大夏支援粮食的。”

耶律凌霄的嘴角勾起一抹微妙的弧度,他悠然地开口:“大夏的皇帝陛下,若您认为一次性提供三百万担粮食过于沉重,我们不妨换个细水长流的策略,徐徐图之,您意下如何?”

“细水长流?”

秦昊眉头微挑,抬手示意那些请战的将领们稍安勿躁,好奇地追问道:“到底怎么个细水长流法?朕愿闻其详。”

耶律凌霄微微一笑,不急不缓地解释道:“我们可以双方签订协议,以一月为期。大夏第一天给予我们两担粮食,次日则增至四担,第三日则翻倍至八担,如此每日递增,皆为前一日的两倍,以此类推,给足我大辽一个月即可。”

“如此以来,既能缓解大夏的压力,又能确保我辽国得到稳定的补给,岂不是两全其美?”

随着耶律凌霄的话音落下,秦昊的眼皮不禁猛然一跳,犹如被一道闪电击中。

卧槽!

他心中一声惊呼,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瞬间泛起层层涟漪。

“棋盘放米”的故事?

这分明是他前世所熟知的典故,怎会在此刻从耶律凌霄的口中道出?

难道耶律凌霄这个老狗,也是穿越而来的?

亦或是,有跟自己一样的人,背负着前世记忆的灵魂,穿越到辽国了?

秦昊心中翻动着无数念头,但表面上却极力保持平静,不愿让耶律凌霄看出任何端倪。

然而,他的内心却如波涛汹涌的大海,难以平息。

这一刻,秦昊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而耶律凌霄,便是这个谜团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大夏朝的群臣们,心中暗自盘算起来。

这……好像也不多啊!

不就是区区一个月时间么?

按照这个给法,恐怕也难以达到两百万担的巨量,顶多,也就是几十万担的粮食吧。

这样的数目,与两百万担相比,无疑少了很多。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大夏朝完全没有太多的数学概念,众人对数字的敏感度并不高。

他们只知道,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对于具体的数值,却难以有确切的把握。

算了半天,他们也没有算出最终的数据,只能凭借自己的直觉和猜测,感觉这么给好像还挺划算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