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古穿今,我靠刺绣带全村致富 > 第136章 让所有人,都有饭吃

第136章 让所有人,都有饭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古穿今,我靠刺绣带全村致富!

回到酒店,张绣就和孩子躺下了。快睡着的时候,听见程超开门出去。

一觉醒来,天刚蒙蒙亮,程超正好从浴室出来,披着件浴袍,看样子,是刚回来洗完澡。

“吵醒你了?”他轻声问。

张绣打个哈欠,“事情解决了?”

“嗯。”程超掀开被子,躺进去,抱住她,“睡吧。”

“怎么解决的?”那个小泽龟太郎,差点伤到她男人和孩子,她必须打听清楚。

“他父亲把他带走了。”程超说。

他说的只是结果,事实上,小泽的父亲乘坐私人飞机从天而降,带着几十个手下,来要人。

个个拿着枪。

不过,枪和人琼斯多得是,程超用多少,他借多少。

琼斯亲自到场,扛着长枪指挥部队,小泽家族一到,连人带飞机,就全部被包围了。

火拼起来,小泽家族占不到便宜,小泽的父亲曾和程超有过生意上的往来,就用这层关系请求他放人。

程超只有一句话,“让我满意,就让他走。”

要不然,谁都别想走。

小泽的父亲狠了狠心,给了儿子两个大嘴巴子,用他们的家乡话骂他,不该四处跑,招惹是非。

然后,拿出枪,打废了他的腿。

程超基本满意。

张绣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追问两句,程超讲了大概。

张绣听完,有点担心程超的安全,“小泽他爹会不会寻仇?”

“他不敢。”程超说。

张绣还是不放心,“真的?”

“不信你男人?”他笑了一声。

张绣了解程超,他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也不是不信他,在国内他有自己的势力,当然不怕,可是到国外……

她想起琼斯。

韩老板说过,程超的合作伙伴,在国外影响力很大,而且,见面就送枪,那股亲近,不像只是合作伙伴那么简单。

趴在他胸口,问他,“你和琼斯是怎么认识的?”

程超看她一眼,夸了句,聪明,“还记不记得,我是怎么受伤的?”

“难道你救的人质就是……”

没说完,被他压在下面。

“国家机密,不许多问。”程超说着,解开她浴袍……

第二天庆功宴上,许多外国人打听华夏刺绣,说,想收藏绣品。

张绣打算回国以后,和张小勇商量一下,让张.绣,正式走出国门。

宴会结束,张绣看着孩子,让程超去办事。她跟着程超去分公司转了转。

琼斯很热情,全程陪着,还特地为他们一家准备了宴会。

办完公事,又去玩儿了两天,

景色还不错,就是吃的……要么是一大块肉,要么是没什么味道的凉拌蔬菜,张绣没什么胃口,她有点想程妈妈做的饭。

程希也想奶奶了,睡到半夜,奶奶,奶奶地喊。

腊月二十七傍晚,回到了老家。

一下车,就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空气里,都是过年的味道。

“奶奶,我回来啦。”程希一边喊,一边往家里跑,小短腿倒腾特别快,没一会儿就跑到屋门口了。

程妈妈撩起门帘,弯腰抱起她,满脸是笑,“哎吆,总算回来了。冷不冷?快进屋,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张绣和程超提着年货,进了屋。

放下大包小包,张绣就去帮程妈妈做饭了,一边烧火,一边把外国人吃的面包,大块肉,和凉拌菜,讲给她听。还告诉她,做梦都想吃酸辣白菜。

程妈妈听得心疼,“怪不得饿得脸儿都尖了。”

院子里,程超摆上几个烟花,点了个烟头,烟头引燃烟花,飞到在空中炸开,整个天空都亮了。

小程希拍着手,高兴地直跳。

吃过饭,程妈妈说,给孩子做了件新棉袄,叫程希去试试。程希牵着奶奶的手,去了奶奶屋。

马上过年了,白天没空,看看天还早,张绣就给张小勇打了个电话,请来家里商量一下,明年绣厂该怎么发展。

放下电话不久,张小勇就来了,拿着厂里的账本,还有个黑色手提包。

“程老师。”他和程超打了个招呼。

程超倒上水,请他坐。

他坐下,把账本放到张绣面前。

张绣翻开,一边看,一边问,“大家的工资,都发了吧?”

“发了。”张小勇说。

程超递来杯茶,他道了声谢,接着说:“今年工资过万的,有三十个人,挣得最多的,是陈巧巧。”

张绣在车间里待过几个月,陈巧巧确实能干,别人还没来,她就开始绣了,别人都走了,她还在绣。

有个嫂子打趣,“小心挣得太多,你婆婆眼红,她那人见不得别人比她好,别再想办法要了你的钱。”

“借她俩胆子。”陈巧巧说:“那天吃饭,她说她儿小子结婚,让我出一半的钱,我当时就把桌子给她掀了,做梦!”

大家都笑,说这就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除了陈巧巧,还有不少工资过万的,大老爷们儿打一年工,还挣不了这么多钱。

可惜,燕子绣坏了一件礼服,没挣那么多。

燕子虽然没拜过师,但是张绣一直把她当徒弟,翻过一页账本,问,

“你跟燕子,怎么样了?”

张小勇脸有点红,“前两天,我娘托媒人去提亲了,她们家没意见,年后定个好日子,就结婚。”

那就好。

今年生意不错,绣工也添了不少,除去工资,还有必要的消耗,净利润,有三十多万。

和张绣预期的差不多。

看完账本,放到一边,程超递来杯水,她接过来,“我们的韩氏.张绣系列,首秀很成功。”

“我看电视了。”张小勇说:“团花礼服出来的那一刻,画面抖了一下,摄像师应该都被惊艳到了。最后,怎么是徐阳上的台?”

“有点事,给耽搁了。”张绣喝口水,接着说:“不少外国人,想收藏咱们的绣品。”

“真的?”张小勇有点激动,声音不自觉地大了,“这正是好时候,咱们应该趁风头还在,尽早推出张.绣绣品。”

张绣也是这么想的,“有具体计划吗?”

“既然是收藏,应该主打装饰品。”张小勇说:“比如挂画。镜框一定要有,而且质量要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绣品。另外,可以在国外最繁华的街道租家店铺,做绣品专卖店。只是,人生地不熟,不太好办。“

“我安排。”程超接话。

俩人这么一说,张绣能想象到,她的绣厂前程似锦。

可是话说起来容易,路还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她的时间,只剩一年左右,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不过,已经无所谓了,有他们在,一定能办到。

笑了笑,问张小勇,“明年,有什么计划吗?”

“前段日子,京都来了不少客户,想订货。可是咱们的绣工不够,他们要的货出不来,我就给推了,有点可惜。”张小勇叹气,“咱们明年,还要多招些绣工,只是,绣工太多,车间就不够了。”

“那就开分厂。”张绣说。

张小勇显然也是这么打算的,“咱们附近,十里八村能来做绣工的,基本上都来了,再招,也招不来多少。我想把分厂开到县周围,最好是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方。”

“不。”张绣放下杯子,拒绝得干脆,“分厂,要开在穷地方。”

穷地方无论交通,通讯,各方面都落后,办厂子肯定难得多,张小勇不太理解,和程超对视一眼。

程超眼里也闪过疑惑,“为什么?”

张绣想了想,说:“我有一个想法。”

无论这辈子还是上辈子,这想法都还没有完成,

“我想让所有人,都有饭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