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流放后,我靠农学知识带娃基建 > 第176章 二郎要成亲了

第176章 二郎要成亲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流放后,我靠农学知识带娃基建!

苏溱收到这消息时,心中的不安越发严重。

忙碌有收获的一年,几乎让她忘了,自己还处于危墙之下,时刻有人注意着她的动向。

“小姐,您再多忍耐段时日,二小姐在东宫地位还无人能撼动,您尽管放心。”之前梁府的家仆再次找上苏溱。

苏溱眼中闪过意外,不知为何这些人竟以为她会站在他们这边,会将他们当成救世主,将回到京城的希望寄托在那个代替了原主身份的女孩身上?

他们该不会忘了,他们是怎么将原主这位,从小漂泊在外的唯一嫡出千金,利用她代替了养女本该承担的命运。

还是说,他们以为只要给一点点甜头,她就会跟没有见识的女人一样,像条摇尾巴的狗,迫不及待凑上去,试图相信他们真的将她当作亲人吗?

是看在她如今的利用价值上吧?

苏溱客客气气将人送走,面上没有表现出一份别样情绪。

眼瞅着年关将近,已经要十岁的傅媛已然抽条,有了大姑娘的模样,连最小的傅妹也褪去了稚色。

苏溱心里的忧愁愈加浓烈。

汤玉山在《百医册》正式完成后,便准备动身回安省,他来县岩也整整一年,这一年,每月都有家书催他回去,这次回去,汤玉山足足带回了百本《百医册》。

不过苏溱也发现了这个时代生产水平的落后,即便她有条件自费出书,又有宗家的纸张支持,一百本《百医册》还是耗时耗力。

若不是看是汤玉山亲自编写,他这次回安省带书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广,苏溱肯定不愿先将书紧着他。

不过尽管《百医册》资源短缺,但这本书一出世,台州府当地的大夫便纷纷登门拜读,因着数量稀少,不少大夫专程到豆油坊来挑灯抄录。

这书出世不过一月时间,便传出强劲的风声,不仅是大夫们梦寐以求,便是氏族大夫都争相收取,黑市上能卖出百两天价。

这些苏溱是不知道的,《百医册》完成之后,后续的出版有赵新负责,她只管当甩手掌柜。

苏溱又从闽省搞来一批甘蔗,想要做甜品,红糖的产量就得跟上。

苏溱跟陈仪便没日没夜开始熬红糖,这东西的看着火候,离不开人,苏溱也不愿红糖制作方法白白外泄,只能亲力亲为。

“母亲,我来帮您吧!”傅媛眉眼已经张开,柔软的腰肢,娇俏的脸蛋,宛如初初绽放的花苞。

“好,你作业写完了再过来。”见有人愿意搭把手,苏溱巴不得尥蹶子不干,她不是什么溺爱孩子的家长,能让孩子多干活就多干活,锻炼锻炼办事能力还是不错的。

“又要过年啦!宗先生说给我们放假。”傅媛俏皮地吐吐舌头。

上了一年学堂,傅媛也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和无趣,小孩子总想着能多休息多玩,傅媛虽说比寻常小孩懂事,但骨子里也只是个十岁小娃。

“宗先生要回江省家中,所以作业,年后再写也不迟啦!”傅媛目中闪过狡黠。

苏溱哪里看不出这小丫头的心思,也不点破,“你呀!也就是仗着外公给你撑腰,知道我不敢拿你怎么样!你这么大了心中自然也有章程,不过若是做错事,便是外公也拦不住我打你。”

“哼!”傅媛嘟起嘴,将苏溱的胳膊圈在怀里,脑袋不停依着苏溱臂膀磨蹭,跟一只没有断奶的小狗般。

苏溱看着傅媛的模样,眼中闪过温暖。

春节又很快过去,几个小的又是好生热闹了一番。

正月没过去几天,宗秦厄便带着奴仆返回,苏溱自然要好好招待一番,这一年她也发现了,这位宗先生大有来头,且学识与教养皆是一流,愿意留在这乡间给农户孩子传授知识,都是这些孩子的福气。

“苏娘子不必客气,阿厄也是收了学费,在其位谋其职。”

拉倒吧!这学堂一年的学费,恐怕都买不了你身上一条腰带的。

苏溱心中吐槽,面上依旧维持着笑脸。

年后,万物复苏,天气渐暖。

苏溱再次埋头扎进田里,豆油坊和水泥坊生意越做越大,从最初的小商贩,已到了富甲一方的豪门氏族都派得力管事前来商议买油,铺水泥路好的生意。

听闻京城中也开了几家炒菜馆,生意火爆,一座难求。

而各地大族的内院花园,也铺起了齐整漂亮的水泥小路,每每有客来访,见到水泥路都要羡慕一番。

这仙岩水泥坊都优先做各地府衙的官路生意,只有极少有门路出手阔绰的豪门才能请水泥坊的伙计来修一条小路。

不过这些苏溱都不关心,她如去岁一般,将重心都放在了田里,近乎疯魔,便是赵暮和陈仪都不理解苏溱为何会对下田那么执着。

有了去年的经验,苏溱这次寻找水稻秧苗更加得心应手,只是这一季的水稻苗依旧没有进展。

不过,这时却出了一件事情打断了苏溱下地的节奏。

“周大娘要给二郎寻亲了?”苏溱目露诧异,时间竟过得这般快,眨眼间,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是啊!再过半年二郎就十六了,先寻亲,定下人来,到时候再商议成婚的日子。”赵暮从账本上抬起头来。

“哦。”苏溱眉头微蹙,一时说不上是什么感觉。

“挺好的,之前二郎家的情况,别说娶妻生子,便是供养周大娘过年的药材钱都掏不出,如今二郎也算是十里八乡的好儿郎了。”

“周大娘刚托了人打听谁家有合适的女娘,这两日媒婆就上门了,有许多有女娘的人家来问。”

苏溱心情有些复杂,周二郎在她眼中也就是个高中生年纪,离结婚,还早得很。

但在这个时代,二郎确实到了传宗接代的年纪。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她一个外人能做的不多,“挺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