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 第027章 天家颜面

第027章 天家颜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现在的内阁大学士,也不过是区区五品而已,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他们没有处置权,只有建议权。

别说跟蹇义的天官比,就算徐钦的少詹事,都比他们强出一截。

史料中所述的三杨辅政,其实是内阁权柄大了之后,才被后世吹嘘起来的。

实际没有那么玄乎。

在永乐朝,当之无愧的政坛大佬,就只有蹇义和夏原吉。

这二位一个执掌人事,一个执掌财政,历经二十年而不倒,绝对是朱棣手下的台柱子。

偏偏这两位政坛大佬跟徐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对于徐钦而言,人脉关系非常重要。

徐钦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姚广孝那么有把握让自己当少詹事。

他必定知道蹇义跟徐府两代国公爷之间的关系。

这点,恐怕姑母徐妙云也是知道的。

如果徐钦只是个普通勋贵子弟,也就罢了。

可一旦发现他有才华,有见识,还有藩王之命格。

作为朱棣首辅的姚广孝,岂能放过?

除了跟徐妙云的特殊关系,获得大多数朝臣认可,眼下不可或缺。

忽然间,徐钦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似乎又要高出那么一丢丢。

“尚书大人,选贤举能是人臣之本分,我爷爷和我爹能推荐您,必是您怀有安邦定国之策。”

“可晚辈年纪尚小,当这个四品少詹事,纯粹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晚辈琢磨着,您执掌吏部考评,找个机会,给我打个差评,让我回去就是。”

徐钦半真半假。

蹇义闻言,差点将一口茶水喷出来。

别人千方百计求他给好评,都是为了早日升官。

可主动要求给差评的,恐怕打起灯笼满世界找,都难。

眼前这位魏国公世卫,当真是与众不同。

莫非,他想来这里是探个虚实?

“我说徐公子,东宫詹事府可是太子对外参政议政的重要窗口,通达政务,联系内外,调理朝政。”

“目前虽说詹事府手上的权柄不重,能管的事情也大都是辅助性的,可将来太子爷扶正之后,你的地位和权力就大不同了呀。”

喔靠,要等到朱大胖继位,二十二年之后,黄花菜都凉了。

我岂能干这种毫无意义的事呢?

“你又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太子的表弟,没有人比你更适合这位置了。”

“原来本座还发愁呢,兼着东宫詹事府詹事,在其位不谋其政似乎不妥,现在有你这么一个合适人选,我就可以放手了。”

“你尽管大胆去做,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过来找本座,无需通禀。”

蹇义没去观察徐钦嘴脸,自顾自滔滔不绝。

实际就是在向徐钦交底,他在东宫只挂虚名。

“既然尚书大人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下官就不再赘述,晚辈干一段时日再看。”

“这就对了。”

蹇义终于松了一口气,“对于詹事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你有什么计划?”

他终于亮出了天官的职权,进行业务指导和考核。

由于姚广孝已经交过底,徐钦自然提前做了筹划。

他把成立太学堂和大学堂,军堂等的想法,一股脑儿跟蹇义作了汇报。

蹇义认真听着,不时地点头称是。

“这样吧少詹事,这事涉及朝廷编制扩充的大事,你必须有一份详细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呈递到吏部,待本座审核之后再正式禀报陛下。”

“此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定的,它涉及经费,土地,行政人事调度等一系列事宜。”

徐钦闻言点头称是,“这个当然,下官回去之后立马着手准备,拟定计划,然后呈报给尚书大人。”

蹇义道:“那好,此事就这么定了。”

徐钦起身告辞。

他知道蹇义平时非常忙碌,要不是他是徐氏少主,这位天官恐怕连见上一面都难。

……

紫金城,御书房内。

内侍总管郑和碎步入殿,作揖道:

“启奏陛下,那个人来了,就在殿外候着。”

上首正位,登基不久的大明永乐皇帝朱棣,正端坐在御案之后。

他手持朱笔,正在一份奏疏上批注着。

“传他进来!”

朱棣头也不抬,直至批注完毕,这才直起身子。

这时,从门外低头进来一位三旬过半的男子,面朝上首双膝跪地,双手前伸,叩拜道:

“微臣恭请圣安!”

“平身抬头!”

“谢陛下。”

他起身站立在御案前,双眼平视只是瞬间,便又微微地躬身低眉。

他叫胡濙,常州府人士,兵部五品通判。

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

“胡濙,纪纲可都给你交代清楚了?”朱棣询问道。

“禀奏陛下,纪大人都已交代清楚内容,微臣铭记在心。”

“那好,你即刻出发,记住,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没有朕的诏令,不得擅自回京!”

朱棣凛冽道。

“微臣谨记圣命,微臣告退。”

胡濙躬身后退,然后离开。

“陛下,此人可靠?”

望着渐渐远离的背影,冷眼旁观,一直气定神闲的姚广孝,忍不住问上一句。

朱棣抬首,目光注视着姚广孝道:

“他由纪纲推荐,据说做事谨慎,为人忠诚,在兵部任通判,不显山不露水,作为朕的密使去寻找‘仙人张三丰’应该比较合适。”

朱棣所说的‘仙人张三丰’,这是掩人耳目的托辞。

姚广孝心里明白,实质是那个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

登基之后,该平息都已平息,一切都陆续进入正常轨道。

江山大局日趋稳定,人们开始安居乐业。

唯一让朱棣不踏实的,就是那个出逃在外,‘假死的’朱允炆。

朱棣是以‘清君侧’发起的靖难之役,攻破紫金城之际,朱允炆却‘自焚’,死于皇宫那场大火之中。

所以,朱棣迫不得已,在众人的三请四唤之下,这才奉出太祖高皇帝的“遗诏”,登基帝位。

他似乎是不得已登基为大明皇帝,改年号为永乐。

这样,符合大明的祖制常理。

倘若某天,‘自焚而死’的朱允炆,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岂不是打了朱棣的脸。

篡位两字,就明白无误地写在永乐帝的脑门之上,将遗臭万年。

天家颜面何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