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 权臣还是贤臣

权臣还是贤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商汤有众多子嗣,但其中只有三个地位较高,长子叫子托,母亲是商汤的正妻,有莘(sheng)氏首领的女儿,次子叫子胜,幼子叫子庸,这两人的生母,同为有妊(ren)氏首领的女儿有孂(jiao),有孂地位尊崇,仅次于正妃有莘氏,史书中记载有孂贤良淑德,统领九嫔,后宫有序,从未有敢嫉妒或不讲理的人,至于其他的儿子们则都因生母地位太低,而不具备继位权。

在这三人中,子托既是长子,又是唯一的嫡子,而且商朝建立后,伊尹实际上已经成为帝国的二号人物,位高权重。

伊尹是有莘氏人士,而且早年开始以子托之母陪嫁的身份来到商国,所以自然与子托的关系更亲密。

因此,不管从哪一个方面讲,子托都是最适合的继位人选,商汤对子托也是有意培养,不仅早早的将他立为太子,而且还曾让其协助自己主持军事事务。

奈何天不遂人愿,这位商朝的第一位太子终究也没等到登基,便先于商汤而去世,日名太丁,商代帝王称号的后一个字都取自天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戊(wu)、己(ji)、庚(gēng)、辛、壬(rén)、癸(gui)),比如仲丁、祖乙,武丁等。

其实这种命名法,在夏朝就出现了,比如孔甲,但并未形成惯例,后世史学家一般认为,商王们名字中的天干对应的是生辰,因为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纪日,但这样很容易相互混淆,因此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字来区分,比如都是“甲”日出生的,就要有太甲和小甲等区别。

比如“乙”日出生的,就有了祖乙,武乙等等,我们管这样的称呼叫做日名,日名类似于后来的谥号,是死后才有的称号,商王们都是子姓,比如商汤的姓名是子履,日名天乙,在商汤生前是不能管它叫天乙的。

日名是一种尊号,主要用做祭祀中的称呼,在商朝,不只是商王,一些地位极其尊重大臣或贵族也有日名。

没办法太丁早逝,商汤只能立二子,子胜为太子,约公元前1587年,商汤病逝于西亳,在辅政大臣伊尹的拥戴下,子胜继位成为第二位商王。

商汤去世时,据说已有百岁,可能是因为父亲高寿的缘故,子胜继位时也已是垂垂老矣了,因此还没等干出什么政绩,在位三年的子胜便去世了,日名外丙。

商汤生前下令,商王的继承要以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这也使得商朝跟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朝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区别。

这是商汤的一次大胆实践,也是对自夏朝以来传统世袭制的挑战,当时商汤可能是考虑到君主的弟弟一般比儿子要年长,治国理政的经验丰富,可以保证王权顺利传承,不容易旁落,因为一旦君主早夭(yao),就会引发权臣欺凌幼主的祸患,严重的甚至导致帝王改立,江山易主。

兄终弟及制虽然有优势的一面,但他带来的弊端却是无法估量,哥哥传给弟弟没问题,可弟弟死了之后,王位是传给哥哥的儿子还是弟弟的儿子?

严格来说,这两支后代都有继承权,况且哥哥往往会有好几个弟弟,这就造成商朝每逢权力交界的时候,都会爆发惨烈的王位争夺战,各种各样的人伦悲剧频频上演。

这就是为什么西周建立之后,周武王要在第一时间确立嫡长子继位制,不但把兄终弟及制从律法和礼制上彻底废除,而且连下一代的继承权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即是传嫡长子,其他的儿子们就算再贤能,也是无济于事,命中注定的权利,任你削尖了脑袋钻营,拼上性命奋斗,也是无法更改的。

俗话说,混的好不如生的好,生的好不如生的早,这样虽然会造成平庸的帝王,饱食终日,尸位素餐,其他贤能的弟子或庶子们失去了发挥才能的机会,但却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权力交接的稳定,从而被后世大多数王朝所继承。

按照兄终弟及制的制度,外丙死后,时年五十六岁的子庸在哥哥的灵柩前顺利继位,子庸年少时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之后还曾跟随父亲参加过灭夏的战争,并立有战功,因此,子庸继位后,在伊尹的辅佐下,基本上延续了商汤宽仁的治国理念。

朝政稳定,国力蒸蒸日上,但遗憾的是,由于商汤太能活了,子庸的在位时间也比较短,仅四年后,六十岁的子庸便去世了,日名中壬。

因为商汤其余的儿子们生母地位低微,没有继承权,因此中壬死后,王位就该传给下一代,可此时强盛的商朝,却迎来了首次重大抉择。

既王位应该传给哪一支?从后世的实际操作上来看,一般是传给最后做商王的弟弟这一支,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都希望传给自己的儿子,谁最后在位,谁也就最后掌握了帝国的核心权利,那么这位最小的弟弟在这期间就会千方百计扶持自己的儿子,排挤侄子们。

所以王位一般都会交给最后一任商王的长子,是不会再传回给哥哥的儿子的,同理,按说中壬死后,王位应该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最终继位的却是太丁的儿子太甲,太丁在商汤之前连一天商王都没做过,凭什么传给他的儿子?答案很简单,中壬虽然是商王,但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他说了不算。

太甲又名子至,子至能在叔叔中壬死后成功继位,伊尹明显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伊尹给子至的祖母做过陪嫁的奴隶,两人都来自有莘氏,自治的父亲太丁虽然早逝,但伊尹肯定更希望王位能传给他的儿子,而不是被外丙或中壬的后代夺走。

商汤、外丙、中壬,三任帝王在短短七年之内相继死去,这就让四朝老臣兼辅政大臣伊尹的身份非常尊崇,于是中壬死后,伊尹力排众议,将太丁的儿子子至推上了王位,成为商朝的第四位君主。

子治日名太甲,据史记记载,从太甲继位之初,伊尹便教导他要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名明君,但太甲却贪图享乐,任意发号施令,虐待百姓,导致朝政涣散。

伊尹虽百般规劝,太甲都听不进去,于是伊尹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太甲流放到了商汤的墓地桐宫,而伊尹自己则摄政当国,代替商王管理国家,太甲在桐宫守了三年,学习伊尹的训词,追思商汤的功业深刻反省,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三年后,伊尹发现太甲已改恶从善,于是便亲率文武大臣把他接回了西亳,并郑重的把王权还给了他。

在伊尹的苦心栽培和忠心辅佐之下,太甲复位后痛改前非,励精图治,终成一代明君,这桩政变最后以皆大欢喜的结局完美收场。太甲和伊尹,明君贤臣的感人故事流传了近2000年,可是随着一堆古墓书卷的出土,伊尹的正面形象却迎来了反转。

晋武帝太康二帝,即公元281年,一个叫不(这里念fou)准的盗墓贼,偷偷的掘开了一座古墓,由于墓中漆黑,双目不能视物,他便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把竹片,点燃竹片用来盗取墓中陪葬的名器,但古墓中并无金银财宝,只有码放整齐的竹简,不准大失所望,因为对他来说,这些东西并不值钱。

第二天,村民们看到古墓被盗掘,便告知官府,官员们到来之后,看到竹片码放整齐,数量众多,于是装上大车将其运走,这就是《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做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唯一一部未被秦始皇烧毁的上古史书。

据《竹书纪年》记载,伊尹给太甲罗列了一堆罪名,将其囚禁在桐宫,然后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在忠于自己的臣子的帮助下逃回西亳,并将伊尹杀死,成功夺回了政权。

太甲为人忠厚,他并未抹杀伊尹辅助商汤建国的功绩,而且还善待了他的家人,重用了伊尹的两个儿子伊陟(zhi)和伊奋。

此外《竹书纪年》中还记载了尧、舜、禹所谓“禅让”的真相,与战国思想家韩非子在《说疑》中的记载如出一辙:“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即舜、大禹和伊尹,都是依靠武力夺取的政权,并经历了一个非常残忍血腥的过程,《竹书纪年》出土之后,给当时的思想界、史学界和儒学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很多人借机对儒家思想进行抨击,尤其是对孔子和司马迁等圣贤的地位提出质疑,最终导致在传承了600多年后,到了宋朝也彻底迷失了,《竹书纪年》的失传,让我们更加无法窥知伊尹真实的形象到底是贤相还是叛臣。

不过从近代出土的甲骨卜辞上来看,后世商王们对伊尹的祭祀还是非常隆重的,他辅助商汤灭夏,为商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任宰相期间,他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的国力迅速强盛,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太甲共在位23年,是商朝前期除商汤外最有作为的商王,庙号是商太宗,太甲死后,儿子子绚(xuan)即位,日名沃丁,据《史记》记载,沃丁在位时,仍以伊尹为相。

沃丁八年,历事商汤、外丙、中壬、太甲共五代商王的重臣伊尹去世,终年100岁,亦被誉为“商元圣”,同时也是中国烹饪和中药业的鼻祖,不过后人更喜欢将它与西汉的霍光并称为“伊霍”,作为权臣废立天子的代称。

《竹书纪年》已经失传,我们无法考证上古时期历史的真伪,不过人们往往向往美好,都希望每个朝代都有属于他们的明君贤臣组合,如商汤和伊尹,武王和姜子牙,齐桓公和管仲,又如后世的刘备与诸葛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