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灾年种田,我家商铺通古今 > 第182章 改造成适合卖的药

第182章 改造成适合卖的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灾年种田,我家商铺通古今!

沈清篱认真研究过需要卖些什么药。

那些药最好是中成药,最好是能够治疗常见病的药,而且是非处方药。

她最后决定,卖三种药。

一种是止咳糖浆,一种是感冒药,还有一种是风湿膏药。

药都是普通的药,也是用量较大的药。

沈清篱现在考虑的不是给少数人治病用的昂贵的药,她想要又便宜又能给大量普通人治病的药。

治病救人,应该也有助于灰雾退散吧?

那么,救的人越多,是不是灰雾退散得越快?

而且,卖得多,赚的钱也多,何乐而不为?

最让她头疼的,仍然是包装问题。

风湿膏药还好说,直接就可以拿到那边去卖。

可止咳糖浆和感冒药,一个是玻璃瓶或者塑料瓶装的,一个是塑料袋装的,都没办法拿到那边去。

拆掉包装吧,又涉及到保质期的问题。

沈清篱最后决定,再租一个生产车间,改造成无菌车间,进行分装。

可以把止咳糖浆装在小瓷瓶里,用蜡密封。

感冒药要麻烦点,沈清篱打算把它制成药丸,也用蜡密封。

王经理感到很奇怪,虽然沈清篱奇怪的表现有很多,虽然他秉持着不打听别人秘密的原则,但也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沈小姐,这些药品包装得好好的,直接就可以拿去卖,何必多此一举?如果你不想用别人的品牌,也可以贴牌生产,或者用空白包装。”

他很想不通,为什么沈清篱要搞得这么麻烦。

沈清篱叹了口气说:“没办法,我那些客户就喜欢这样的。我也嫌麻烦,可谁会跟钱过不去呢?王经理,你说是吧?”

王经理总觉得沈清篱这话是意有所指,他心神一凛,决定不再多嘴。

他暗暗告诫自己,以后都不能多嘴。

沈清篱说得对,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不管她如何折腾,只要她没有做伤天害理之事,他就可以无条件为她服务。

王经理连忙陪着笑脸说:“沈小姐说得对,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帮你弄无菌分装车间。”

“好, 麻烦你了。”

沈清篱说完这句话的时候,突然心中有所感。

她有预感,灰雾似乎又退散了。

能够让她感觉到的退散,一定是非常大的变动。

难道,是因为药?

这些药以后有大用?

沈清篱琢磨着那边可能遇到的天灾,以及天灾后可能会发生的后继灾祸。

她想到了,灾后极有可能发生瘟疫,人吃不饱饭也容易生病。

沈清篱决定,等下去好好查点资料,看看还能做点什么。

她想了一会,对王经理说:“王经理,接下来我可能还有点事要麻烦你。”

王经理连忙说:“不麻烦,不麻烦,沈小姐请讲。”

笑话,他怎么可能怕麻烦?

沈清篱每次带来的麻烦都会给他增加一笔收入,他巴不得每天都多来点麻烦。

沈清篱说:“我有个朋友,她对古法制药很感兴趣。我想请你帮忙打听一下,有没有这方面的中医,愿意传授一些常见病的药方以及古法制药方法。不是白咨询,我可以购买。也不需要罕见的秘方,常见的方子就可以,但一定要有效。”

王经理还是觉得沈清篱奇奇怪怪的,常见病的药随便一个药店就能买,何必搞得这么麻烦?

但他刚刚才被沈清篱警告过,自然不敢多嘴。

也许,有些人就是有这怪癖,就喜欢制药玩呢?

没事,反正治不死人,应该还能治病救人,自己何必多事怀疑什么。

王经理想明白这点,满口答应:“没问题,沈小姐,我这就去帮你打听。”

“不用急,”沈清篱止住他,“你先弄无菌车间要紧。制药的事,等你有空了再慢慢打听。我这边也需要再跟我那朋友了解一下,她到底需要制哪方面的药。”

“好的,我明白了。”

王经理清楚了,他现在需要做的,是收集资料,随时等待沈清篱的下一步指示。

也就是说,他要去找到满足沈清篱要求的老中医,或者药剂师。

只要沈清篱一提出具体的要求,他就能在第一时间帮她联系上。

沈清篱参加着工坊,回想着先前跟王经理商量过的事情,猜想以王经理的办事效率,这会儿多半已经把无菌生产车间搞定了。

转了一圈下来,沈清篱对工坊感到很满意。

她指着工坊内的各个区域,告诉管事,以后哪些区域用来做什么。

比如说,外面院子用来晾晒药材。

晾晒好分好类的药材则装进不同的仓库。

中间的加工车间用来为药材切片,或者打粉。

再往里一点,用来熬制膏药。

最后面的一个车间,沈清篱特别说明,是工坊的禁区,没有她的允可,任何人都不得入内。

即使是搞清洁卫生,也不允许。

为了不引起人怀疑,沈清篱决定,把最后面那个车间改造一下。

增加一个通往后院围墙的门,以后可以找借口说在最里面做工的工人是从后院的门进出的,以免有人怀疑,里面根本没有工人做工。

禁区车间的前后两道门都要加固,以防被人闯入。

沈清篱实地观察了一番,把自己的打算告诉管事,让他改造这两道门。

管事恭恭敬敬地答应下来。

沈清篱告诉他:“目前我手上有三个成熟的方子,以及一个刚开发出来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改进的方子。明天我可以试着先做一批药出来,送去给县里的药房,让他们试用一下,看看效果。”

管事被她的办事效率惊到了。

昨天才租下工坊,今天才买的设备,明天就要开始动工生产了?

难怪师爷说,沈姑娘是干大事的人,他总算见识到了。

管事越发恭敬了,答应下来。

连知县大人和师爷都欣赏的人,他的确应该尊重。

管事问:“沈姑娘,除了改造门,还有什么需要我今天做的吗?”

沈清篱想了下说:“今天需要再去雇几个人,这个我去雇就行了。你帮我定制一批小瓷瓶,用来装药剂。”

她拿出一张纸,上面画了瓷瓶的形状以及大小性能说明。

管事接过去,看了看说:“没问题,县里就有一家窑,可以生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