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临朝听政:陛下许我权倾朝野 > 第122章 唯有立于权力之巅

第122章 唯有立于权力之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临朝听政:陛下许我权倾朝野!

“嗯?”墨清砚看着她。

“如果说,我之前筹谋的事只是为了报仇,为了墨家。如今,我真心觉得,只有站在权力之巅,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宋绾玥目光深远,凝视着天边——

“这种连性命与自由都不在自己手上的日子,我不想再有了。”

文斗大会当日。

六艺会馆内室挤满了一众文人学子,宋绾玥不便出现,便由墨清砚戴着半脸面具到场。

还真选出了几位不错的文人,从此留在京城,协助杜夫子打理六艺会馆。

至于其余文人,墨清砚亦挑选了几个放在别的会馆和雅集中。

宋绾玥看着陈潇递上来的名册,听着他的禀报。

“夫人,其他人也罢,有一个文人,主子说一定要详细介绍给您。”陈潇说道,“此人名曰文洛常,在文斗大会中尤其擅长以古博今,以历史作诗词对子,表现十分精彩。”

“其中,他还提到‘轩辕’。”

宋绾玥抬头问道:“查过底细了?”

“是,属下在大会结束后亦再次盘问过。他祖上可追溯至轩辕国时期,家中藏有不少史书竹简。当年焚书逐文期间,文家先祖将这些史书竹简以蜜蜡封存,藏于地窖,才得以幸免,至今不敢轻易暴露,仅供文家后人传阅。”

宋绾玥闻言,吩咐道:“告诉翟老和杜夫子,令文洛常拟一些关于轩辕国历史的话本子。另外,派影卫去城内外搜罗一些说书先生,查清楚底细后,带去会馆外间茶肆,让他们发挥口才,讲话本子。”

陈潇得令后准备出去,见秋却匆匆进来。

“夫人,朱昭仪殁了。”

宋绾玥蹙眉不解,“为何?宣帝不是免了她的死罪吗?”

正因为如此,她才会被杀。

陈惋希清醒过来后,得知自己怀的是个男孩,已经七个多月却被人谋害流产,便日日以泪洗面。

再听闻朱莘怡的下场,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朱昭仪寝宫外的守卫撤走了部分。

陈惋希便在夜深人静之时摸黑去到她的寝宫,潜入内室,活生生勒死了她。

“太医到时,朱昭仪已经没了脉搏。”见秋道。

宋绾玥一声叹息。

她确实是要借刀杀人,除掉陈惋希的孩子,却没想到陈惋希一个不会武功的文弱女子,竟能亲自下此狠手。

“朱、陈两家如何?”宋绾玥问。

“东柏将军一派与老朱大人为首的大皇子派在今日的早朝上剑拔弩张,下了朝还吵闹不已,最后闹到了正阳殿,遭到宣帝训斥。”

宋绾玥断定,接下来的日子,北辕朝堂只会越来越乱。

大皇子年幼,失了生母,必须牢牢依靠朱家及其背后的大臣家族,才能在宫中安稳度日,反之亦然。

至于其他大臣,眼见宣帝膝下仅剩一个大皇子,自然向大皇子一派靠拢。

陈惋希失去皇子的同时也没了登上后位的机会,陈家为巩固朝中地位只能不断打压身为对手的大皇子党。

如此,甚好。

按照翟老所说,他们现在要做的,不就是扰乱北辕朝堂吗?

墨清砚从外面回来便看见宋绾玥坐在书案后,手敲着案面,似在思考。

“夫人在想什么?”

宋绾玥蹙眉道:“我总觉得朱莘怡的死没那么简单。”

她抬头看着墨清砚,“你想,陈惋希小产,还没出小月子,大晚上的独自一人出了宫殿,身边的宫婢居然没一人发现?她一路顺利来到朱莘怡宫里,那其他守夜宫人呢?侍卫呢?竟然无一人阻止。”

“朱莘怡虽被责令终身禁足,但好歹还是昭仪,身边总不至于一个宫婢和宦官都没有吧?”

墨清砚问:“那你认为是……太后?”

宋绾玥眼眸闪了闪,“太后或是宣帝。”

墨清砚摆摆手说道:“太后为了报仇,激发陈、朱两家矛盾扰乱朝堂,这说的过去。宣帝就不太可能了,陈、朱两家闹翻对他来说并没有益处。”

“怎么不可能?”宋绾玥道,“杀母夺子,他不是一直想要立陈惋希为新后吗?没了朱莘怡,他正好让大皇子过继给陈惋希。”

墨清砚沉思片刻,仍是摇头,“当初宣帝承诺说,待陈惋希生下皇子便册封其为皇后,这只是他笼络陈家的手段。如今,陈惋希小产,宣帝实在没必要再为了她扰乱自己的朝堂。”

“若说是将大皇子过继给陈惋希,别说大皇子本人,就连朱家以及其背后的朝臣亦不会同意。”他继续说道,“陈家也不会愿意,大皇子已经懂事了,对他们来说不好拿捏。”

宋绾玥想想也是,便算了,“好吧,左右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不想了。”

第二日,太后下了懿旨,婉妃晋升为淑妃,代太后掌管六宫事务。

宋绾玥听念冬说完,问道:“元湄如今岂不是后宫第一人?”

念冬说道:“是的,贵淑德贤,如今后位与贵妃之位悬空,淑妃位份最高。”

“德妃呢?没有什么赏赐以作安慰?”

念冬思考了一番,说道:“太后和宣帝只下令让太医署和司膳署好生为德妃调养,其他的没有听到风声。”

“知道了。”宋绾玥说完,又对着铜镜,在发髻上插上一支翠玉珍珠流苏。

起身后又吩咐道:“告诉元湄,小心捧杀,还要继续亲近太后,即便名义上掌管着后宫,也要尽量事事请教了太后方可为之。”

“一句话,要让太后觉得元湄好拿捏。”她眯眼看着念冬道。

念冬明白了,立即应是。

之后几日,墨清砚每日下了朝回府,都会跟宋绾玥讲早朝的事情。

陈、朱两家在朝政上斗争愈发激烈,凡是对方一派呈上的折子,必然攻之。

宣帝只得从中震慑调停。

这日,墨清砚回来便说,宣帝在早朝上将陈家和朱家狠狠斥责了一番,下了朝更将东柏将军及老朱大人传召进正阳殿。

宋绾玥听完,不解道:“陈庭是世袭大柱国,老朱大人不过是司仓署的一个上士,居然也敢与陈家作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