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宋千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游戏官场,大不了回家种地去!
歌舞团的人,罗岩基本上都认识。这个人第一次见,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新来的,二是外单位的。
也没有别人,罗岩就主动打了招呼。
‘’你在等歌舞团上班?”
“是啊,好像来的早了一点儿。”
“也不算太早,通勤车过几分钟就到,七点五十准时开门。”
“看你没穿汽车厂工作服,你从哪里来的?”
“从乡下来的,金桥县、三官乡,尖山村。农村,你未必知道。”
“农村好啊,山清水秀的。改革开放之后,你们农村都富裕起来了,不象我们城里,就靠死工资吃饭。”
谁说农村都富裕起来啦?农村那么好,你们怎么不去?
换一下,让农民进城,你们到农村去生活怎么样?
小布尔乔维亚的无病呻吟幼稚病。
话说到这里,罗岩就觉得没意思了。姑娘也注意到罗岩的表情,继续问道:“你也是到歌舞团的?”
“是啊。”
“来找亲戚的?”
“不是,来办点儿业务。”
“你也懂音乐?”
“谈不上懂,业余爱好者。”
“哦,我明白了。”
姑娘突然大声起来。
“你明白什么了?”
“明白你是干什么的了。”
“哦?那我是干什么的?”
“你是吹鼓手。”
“我是吹鼓手?”
“对啊,就是你们农村死人送葬的时候,吹哀乐的人。你还挺年轻的,一定是吹唢呐的。你来这里,应该是你们村里比较重要的人物去世,比如村长啊之类的人死了,想来雇歌舞团去当吹鼓手的,对不对?”
对什么对啊,你这脑洞可真是够大的,这想象力简直逆天,竟然能想出来这样的馊主意。
你这一安排,我就成了吹唢呐的。弹吉他和电子琴都凑凑合合,我还吹唢呐,我有那么多才多艺么?
还村长死了,蔡强活得好好的呢。
“你找错地方了,汽车厂现在效益还行,歌舞团能开出工资,他们不会去当吹鼓手。下面县里、区里的歌舞团,一些小厂的文艺队效益不好,开不出工资,就接一些吹鼓手的活儿,你应该去找他们。”
这姑娘的话也没说错,一些小文艺团体,目前确实处境艰难。丧礼、婚礼、开业仪式啊,什么活儿都接。
罗岩本来有点儿不太高兴,听姑娘给自己出主意,心还算挺善良的,也就忘了此前的不快。
“谢谢你给我出主意,等我在这里办完事再说。”
“你在这里办也没用,我跟你说啊,这里的团长很难缠,就是个心高气傲的官太太,看不起你们农村人。你给多少钱也没用。我劝你还是别自讨没趣儿。”
这姑娘看来了解歌舞团啊,对陆蓉的评价基本上正确。
只是姑娘啊,你知不知道,这个官太太就是我的假丈母娘啊。
如果以后你知道了我的真实身份,不知道你作何感想?
“谢谢你的提醒啊,我会对你的话保密啊。”
姑娘俏脸儿一扬。
“不用保密,就算当着这个团长的面儿,我都敢说。”
吹牛吧你,就算你爸官儿比我那个假老丈人大,出于礼貌,你也不会这样说话。
一辆进口轿车驶来,在门口停下。
这是唐千钧的车,陆蓉上班的时候,也搭这辆车。唐千钧在大门外面的厂部大楼下车之后,再送陆蓉到这里。
陆蓉下车,看见了那个姑娘。
“哟,千千来了啊,你爸你妈呢?”
“他们在后面,一会儿就到,我先走一步。”
“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宋千千,就是昨晚上宋教授和程教授的女儿。千千,这就是唐薇的对象罗岩。”
啊?宋千千瞪大眼睛,捂住了小嘴儿。
“就是他写了那10首歌儿?”
昨晚上宋宁和程沅芷回家之后,对罗岩大大地夸奖了一番。宋千千也很好奇,今天就过来看看。
没想到,此前自己认为的那个吹鼓手,竟然就是罗岩。
“他不是从农村来的么?”
“这么说也对,他家是农村的,现在下乡锻炼,昨天刚刚从农村回来,这两天还得回农村去。”
陆蓉还不忘趁机强调一下罗岩和农村的联系。
陆蓉说完就拿出钥匙开门,宋千千赶紧凑过来,举起小拳头,在罗岩眼前晃了两下。低声说道:“你个大骗子,记住你说的话,给我保密啊。否则的话,我就到唐薇那里告状,说你的坏话。”
通勤车来了,歌舞团的人下车过来。宋宁和程沅芷也乘通勤车一起来的,宋千千就过去,很快跟着父母一起过来。
见到罗岩,宋宁紧走几步。
“千千,我来给你介绍……。”
“爸,不用了,刚才陆阿姨已经给我们介绍了,大才子罗岩嘛。”
“认识了就好,罗岩,今后还要靠你提携一下我家千千啊。”
“宋教授言重了,有你和程教授两位泰山北斗,哪里轮得到我来提携令千金。”
“这是两回事,人各有所长,论起写歌儿,我俩加一起也不如你一个。好,咱们进去吧。”
“你们先进去吧,我的同事来了,一会儿跟他们一起进去。
“好,我们就先进去了。”
这回来的是马清秋和厂报的记者朱松,还有电视台的女主持人萧艺、
《枫林汽车报》是个小报,除了在厂内发行,就是在全国各地的企业报之间交流,一般不在社会上公开发行。
报纸是四开四版的旬刊,每10天1期,一共4个记者。这4个记者也是4个编辑,每个人负责一个版面。
一版是时政版,主要内容是宣传厂内的大政方针,重大新闻,重要会议、活动、领导讲话等。
二版是生产版,主要内容是厂里的生产活动,重要项目进展,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等等。
三版是生活版,主要是后勤,文化,家庭,娱乐等内容。
四版是副刊,主要发表厂内职工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摄影、绘画等文艺作品。
罗岩下乡前,负责的就是副刊。他走之后,报社也没有加人,副刊由另外三名记者轮流负责。
各个版面的稿件,由编辑自己组稿。投稿不够,就自己写,有什么采访任务,也是编辑自己去干。
版面设计也是编辑自己干,设计好之后送到印刷厂排版。清样出来,也是编辑自己校对三次。最后发放稿费,也是编辑决定每篇文章多少钱。自己写的文章,也照样领钱。
所以,罗岩他们四个人,既是宣传部的干事,也是记者和编辑。一份报纸的业务,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干。
真的论起业务能力来,他们这样的小报记者,不比大报记者差哪里去。论全面能力,比大报记者还要强。起码版面设计、编排这些活儿,大报的记者就不会。
虽然是厂报,但却是正规记者,持新闻署统一发的记者证,跟那些顶级大报的记者证一样,买车票都优先的。
厂电视台的记者和编辑只有两个人,集采访、编辑、播音、摄像于一身,这次来的萧艺和摄像,就是电视台的全部人马。
他们一周播一次新闻,每天晚上转播新闻联播,然后播放本地天气预报,转播的是市电视台的节目。然后就是播放一些热门电视剧,或者武侠、枪战、警匪片什么的。
至于版权什么的,对不起,这时候还没有那个概念。
你香江的人到这里要什么版权费,谁搭理你啊。也确实没人来要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