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四合院:何大清开局强娶秦淮茹 > 第89章 管事大爷(二)

第89章 管事大爷(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何大清开局强娶秦淮茹!

“刘海中,你听到没有。

院里大伙都支持我做管事大爷。

你要是还不同意,就是跟群众唱反调,就是思想觉悟有问题。”

李胜利勇敢地扞卫自己的胜利果实。

同为轧钢厂的员工,李胜利技术和工资是逊色于刘海中,但双方差距不是很大。

再加上刘海中本人声名狼藉,众叛亲离,连两个儿子都跑路了。

李胜利更不害怕他这头没牙的老虎。

“后院的邻居们,咱们后院连个管事大爷都没有。

要是以后跟前院、中院的人发生冲突,事情可不好解决。

大家得想清楚。”

刘海中为了拉票,开始奋力输出前中院威胁论。

刘海中就差李胜利两票。

如果不是后院人心不齐,相互使绊子,没准他就成了。

住在后院的几户邻居相互对视一眼,神色变得黯然。

四合院里的邻居亲疏也是有分别的。

各层跨院的人住得近,平日抱成一团,关系更加紧密。

如今后院没个说话的人,还真被前、中两院给比下去了。

见后院的人有些意动,刘海中赶忙再添一把火。

“大清,这选举进行得太仓促,都没留给大家足够的时间思考。

现在三大爷的位置有分歧。

那不如等明天再投票重选三大爷怎么样?”

刘海中一脸诚恳地望向何大清。

刘海中很清楚,以何大清在院里的威望。

只要何大清肯点头,这事就还有转机。

而且他的提议很理智,先帮何大清、阎埠贵锁定位置,免得损害到二人利益引发反噬。

何大清低头沉思,没有立即表态。

李胜利都不慌,他有什么好急的。

“老阎,你现在是院里的二大爷。

说说我的提议怎么样?”

刘海中最能拉动的盟友其实是阎埠贵。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进院里容不下两位管事大爷。

有李胜利在,阎埠贵在前院的权力将受到压缩。

而且两位管事大爷集中在前院。

何大清就有能力辐射中、后两院,以一己之力管理四合院大半江山,权力太大。

以后阎埠贵的话语权将受到巨大挤压。

“大清,我觉得老刘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你觉得呢。”

为护住自己的利益,阎埠贵选择帮助刘海中。

“我还没正式上任呢。

这事得问李胜利答不答应。”

何大清明面上保持中立,但将皮球踢回去的做法。

显然是在给李胜利站台。

“刘海中,你说选举不公平是什么意思?

这场选举由何大清主持,公平公正公开,大家都没觉得有问题。

就你屁事多。”

李胜利扭头对着阎埠贵说道。

“阎埠贵,你要是同意刘海中的话,那你的位置也有问题。

你也得下来重选。”

李胜利将炮口对准阎埠贵。

他跟阎埠贵差距也不大。

要是重选,阎埠贵不一定能当选管事大爷。

“我仔细想想,胜利说得更有道理。

都选出来了,再重新选不是给大家伙添麻烦吗?

我看就按这次结果来吧。

由李胜利担任三大爷。”

一涉及自己的利益,阎埠贵瞬间就反水了。

何大清就在边上虎视眈眈,一直没下场。

要是重新选举的时候,何大清推李胜利一把。

阎埠贵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既然老阎都同意李胜利的话。

三位管事大爷的问题就先这样吧。

等明天,咱们三个一起去一趟街道办。

把防治敌特的工作了解清楚。

时间不早,大家都回去休息吧。”

何大清出言结束这场争论。

从头到尾何大清都没反对刘海中。

刘海中要是有什么问题,找阎埠贵跟李胜利说理去好了。

“大伙等等,我还有话没说完,我……”

好不容易撬开的墙缝重新合上,不甘心的刘海中在原地急得直跺脚。

时间不早,院里的人可没工夫听刘海中继续胡扯,纷纷撤退。

后院几户人家看了刘海中一眼,最后无奈地摇头叹气,转身离去。

做管事大爷得有实力。

后院就没一户人家能支棱起来。

原本刘海中、许富贵都是后院的强力选手。

可惜这两年,他们俩都拉胯了。

刘海中惹出这么多事故暂且不说。

许富贵一个在轧钢厂里扫厕所的,有什么资格骑在大家头上。

今时不同往日,许富贵可不是当初高高在上的放映员。

……

回到家里,秦淮茹正在哄两个儿子睡觉。

人一吃饱就容易打瞌睡,婴儿更是如此。

吃饱喝足的两兄弟躺在母亲怀里,没多久便安静睡下。

“回来了?”

听到开门动静,秦淮茹转头问道。

“嗯,外面的事都处理完了。

咱们院里选出三个管事大爷。

我是一大爷,阎埠贵是二大爷,李胜利是三大爷。

你以后就是一大妈了。

怎么样,开不开心?”

何大清关好门,上前几步将妻子搂在怀里。

“一大妈?

我有这么老吗?

我才二十岁呢。”

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就被别人一口一个大妈叫着,秦淮茹觉得有些别扭。

“夫唱妇随嘛。

我是一大爷,你当然就是一大妈。

别人叫你一声大妈,还是人家吃亏嘞。”

何大清淡淡笑道。

“对了,我听说街道办准备开始详细统计户口。

孩子的户口随母亲。

我想把你的农村户口转成城镇户口。

你觉得怎么样?”

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束,户籍制度开始稳定下来。

城乡二元户籍体系将在往后数十年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何大清自然要早做打算。

“农村户口有什么不好?

在村里还能留有土地。”

秦淮茹抿着嘴问道。

这个时候农村和城镇户口的差距还没完全显现出来。

秦淮茹对丈夫的做法不太理解。

“农村户口没什么不好。

只是我收到消息,将来城镇户口会非常吃香。

所以决定帮你们把户口转了。”

等计划经济粮票时代来临,城镇户口比农村户口的待遇可好太多了。

城镇户口有定量粮票,农村户口可没有。

没有粮票就只能去买高价粮。

那可是笔巨大的开支。

虽然何大清不缺钱,但考虑到俩孩子未来的发展。

还是转成城镇户口为好。

“你是当家,咱们母子都听你的。”

秦淮茹是晓轻重的。

既然丈夫做出决定,那必然有其原因。

她只管照做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