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基建:我在大秦养崽崽 > 第334章 好玩?有他好玩吗?

第334章 好玩?有他好玩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基建:我在大秦养崽崽!

朕丢下香香软软的老婆,来见你这个五大三粗的壮汉......

结果就是为了这点破事?!

饶是嬴政喜怒不形于色,此刻竟也有些气极反笑。

他眯了眯凤眸,周身寒气凛冽,不答反问。

“所以蒙卿今日求见朕,仅是为了此事?”

蒙恬心下一咯噔,顾不得悲痛,连忙停下干嚎。

坏了,连爱卿都不叫,陛下肯定生气了。

莫非是自己打搅了陛下的好事?

想起陛下记仇的性子,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咽了咽口水。

然后,他勉强扯出一抹讨好的笑,直白地奉承。

“陛下,臣想像您一样,寻一个与自己心意相通的妻子。”

“想必陛下定能理解臣的难处。”

不得不说,蒙恬不愧是宠臣,十分了解自家陛下的性格。

奉承话的辞藻虽不华丽,但正好说到了人心坎里。

嬴政心头的火气顿时熄灭了三分。

他想起还在等自己的妻子,又觉得蒙恬确实是被逼无奈,于是决定不计较此次冒失。

谁让他是个度量大的君主呢?

帝王端坐于上首,骨节分明的手指轻敲桌面,剑眉微皱,似在深思。

一盏茶后,他沉声开口。

“等边关安稳,爱卿便为朕南下寻宝。”

“是,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见目的达成,蒙恬大喜过望,义正言辞地领命。

大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君臣二人看上去皆是一本正经,仿佛在商讨什么国家大事。

然而实际上,不过是某人为了逃避相亲的借口罢了。

嬴政解决完所谓的要事后,懒得对着蒙恬这张大胡子脸,起身挥挥衣袖,不带着一片云彩,大步离去。

要他说,蒙恬倘若不好好捯饬这张脸,恐怕遇见了心仪之人,人家也不一定瞧得上他。

不像他,姿容与身形都保养得极好。

自己小妻子可是喜欢得紧。

不过嬴政并不打算好心地提醒某人。

谁让他打搅了自己与妻子的二人世界。

哼。

蒙恬眺望着陛下渐行渐远的背影,憨憨一笑,内心为陛下打抱不平。

到底是谁说陛下记仇啊!

明明陛下宽宏大量、心胸开阔。

怎会是那等小肚鸡肠之人?

想着想着,他开始琢磨,这段时日没事能不能多来宫中,以免回家被父母催婚。

若是嬴政知晓蒙恬的心思,怕是要当场收回成命。

可惜他已经回到了蕲年宫,正在用蒙恬方才的糗事,逗妻子开心。

“哈哈哈...想不到呀!”

“蒙将军表面上威风凛凛,私底下竟然是这样的性子。”

楚月凝笑得乐不可支,一双美眸弯弯如新月,显然极为开心。

嬴政却是面容端肃,眉心微微凝起,不赞同地批评了一句。

“蒙卿是有些不着调,也是快而立之年的人了。”

楚月凝没听出暗戳戳的踩一捧一,继续笑吟吟地接话。

“这样的性子挺好玩的。”

听到妻子对其他男子的夸赞,嬴政心头泛起一阵酸意,甚至莫名燃起了一丝胜负欲。

好玩?

有他好玩吗?

好在楚月凝没有再聊下去,只是感叹了两句,无意间扶稳了某人快要打翻的醋坛。

“希望此次南下,能如他所愿。”

“最好带个媳妇回来,免得让文茵整日操心。”

“嗯,但愿。”

嬴政随口附和道,随后牵着妻子去御花园赏花了。

难得的二人世界,还是不要在其他人身上浪费时间为好。

白驹过隙,时间一晃过了半旬。

在与群臣商讨后,嬴政下达了从陇西郡迁一万人丁至河西郡的诏令。

起初,百姓们没搞清楚事情缘由,以往是像从前那样强制迁居。

因而一个个愤慨不已,怨声载道。

自古以来,华夏人讲究一个落叶归根。

若非逼不得已,很少有百姓愿意离开祖地、迁入陌生的外地。

更何况,近几年开荒种地,粮食丰收,一家人温饱有余,安稳度日。

干嘛要自讨苦吃重新开始呢?

然而,当自愿报名的消息一出,所有人瞬间哑了声。

再当知道迁居的奖励后,所有人无不面露心动之色。

陇西郡,一处稍显破落的村庄中。

等村长宣布完消息,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激动地议论起来。

“一个人丁分一亩田,那俺家十口人,是不是能分得十亩田哩?”

“乖乖,官老爷们可真是大方啊!”

“据我所知,那边都是上好的良田呐!”

尽管村民们兴奋不已,但却没有一个人下定决心报名。

毕竟,举家搬迁可不是件小事。

见状,村长抚了抚花白的胡须,善意提醒了一句。

“你们尽早决定吧,名额只有一万个,晚了就错过喽。”

“一万人不挺多的吗?不急不急。”

“多个屁!咱们陇西至少几十万人,分摊到每个村子能有多少名额?”

一个精明的瘦高青年粗算了一番,忍不住冷声反问道。

霎时间,一语惊醒梦中人。

原本还不着急的村民们心头一紧,猛地涌起一股急迫感。

有些少田的村民已不再犹豫,连忙挤到最前面,大声嚷嚷。

“村长,俺们家报名!”

“还有俺们家!”

“......”

许是从众心理,许多摇摆不定的村民们咬咬牙,也争先恐后地报名。

没多久,村长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场面热闹至极。

类似的场景发生在陇西郡其他村庄,甚至还有许多县城的贫苦百姓报了名。

有块田至少饿不死,种红薯也能养活全家人。

当然,不是没有人质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点。

但真正贫苦的百姓们是不会在乎的。

管他什么使用权、所有权,只要这地能给自己种一辈子,那不就相当于是自己的吗?

还有脑子灵光的人看出了些端倪。

田地所有权归属朝廷,岂不是不用担心恶霸地主强抢?

朝廷的田谁敢抢?

那不是茅厕里点灯——找死吗?

如此,他们就可以安心种地了。

事情的顺利程度远超嬴政所预料,不出几天,一万人便凑齐了。

只是,现在仅仅处于报名阶段,河西郡的基础设施尚未建成,还要等到明年才能迁移。

但不管怎样,总算解决了一桩难题。

不过眼下,嬴政又面临了另一个头疼的问题。

那些大片的戈壁荒漠该如何处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