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1988老婆我浪子回头了 > 第352章 延长采访

第352章 延长采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1988老婆我浪子回头了!

私营比国营更好,全改私有制?

这个问题背后可藏着个大坑!

赵山河立刻摆手,正色答道:“不能这么说,私营和国营不过是不同的经营方式罢了,就像人的手和脚,各有所长,没有哪个更好的说法!一个人要是长了四只脚没有手,那就拿不了东西,要是长了四只手没有脚,那就没办法走路!”

“手脚健全,才是一个正常人!所以我觉得私营和国营并不矛盾,反而可以可以互补,为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这番话极有高度,意味深长。

于娟立刻让小女生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国营企业改制,从97年9月开始,到现在正好一年。

这次专访,就是为了寻找成果!

华龙兴盛商场的成功,说明改制是卓有成效的。

于娟感觉到,自己这篇报道,肯定能拿到一个好版面!

再看赵山河,她隐隐觉得这个男人,将来很有可能会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

又问了几个问题,赵山河也都一一作答,不仅回答得滴水不漏,还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

眼看台本上的问题全都问完了,但于娟觉得意犹未尽,于是临时决定增加一些采访内容!

“赵先生,说了这么多,咱们一直呆在办公室里,不如我们到商场里逛一逛,边走边聊?”

赵山河没意见,刚一出门,就看到了王长山、张继斌、刘长江和刘世强几人正在聊天。

“恭喜,赵老板,生意这么兴隆。”

几人也都见到了华龙商场的火爆,客套了一番,但心思却各有不同。

赵山河寒暄了几句,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下身旁的于记者。

“竟然是抚远日报!”

“这下华龙商场要更加出名了!”

几人都知道抚远日报的含金量,没想到华龙商场竟然能引来这么大的报社。

不过昨天那顾客前赴后继、一刻不停,生意太过火爆,引来大报社的记者也不算稀奇。

于娟看了看商场里的顾客,回头问道。

“今天的顾客还是很多,赵先生估计能达到昨天六百万的销售额吗?”

赵山河摇头:“昨天是占了开业第一天的优势,家电的销售额占了大头,今天应该没那么多了。”

什么?

昨天的销售额有六百万!

听着于娟采访赵山河透露的信息,旁边的几人都惊呆了!

刘世强惊讶之余,也十分高兴,毕竟这个商场他们也出过不少力!

与有荣焉!

同时对赵山河也更加佩服了。

“恭喜,赵老板,这华龙商场真成了龙,要腾飞了啊!”

刘长江看着赵山河,想起了当初他来找自己疏通关系,想要租下商场的六间铺面的时候。

那时候就看出来他是个人才!

但没想到这才短短几个月,赵山河就让他知道了什么叫长江后浪排前浪!

先不说以后,光凭这个单日营业额600万,赵山河在南城已经算是闯出了名堂!

张继斌则是纯纯的羡慕,他的衡阳购物市场最高单日营业额也才64万!

这差不多是十倍了!

完全比不了!

王长山那自然是恨得心里痒痒,这已经是第二天了,来华龙兴盛的顾客没见比昨天少!

昨天要是有六百万,那今天肯定也少不到哪去!

这下赵山河岂不是翻了天!

在他看来,这些生意,可都是从他嘴里抢走的肥肉!

他非常不甘心,同时心里有些不相信。

自己控制的家具城、家电城,还有衡阳购物市场,就算加起来单日营业额也不可能有这么多。

赵山河一个半路出家的愣头青,搞商场的手段怎么可能超过自己!

“赵老板,你没吹牛吧?”

听到王长山这样问,旁边的人都沉默了。

王长山顿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十分后悔。

因为六百万这个数字可不是赵山河自己说的,而是从于娟口中透露出来的。

身为省报的记者,怎么可能胡编乱造,肯定是有证据的!

于娟扭头看了王长山一眼,然后向赵山河问道:“这位是?”

“市场部的王主任,华龙商场能有这么好的生意,他可谓是功不可没啊!”

“那王主任主要提供了什么帮助呢?”

赵山河顿了顿,微笑着说道:“实际的帮助嘛,我一时间想不起来,但王主任领导下的家电城,十分配合我们商场的开业活动!生意冷清得不行!哈哈哈!”

这话就是明着揶揄王长山了,华龙商场就是要从家电城手里抢顾客!

王长山被恶心得不行,气得咬牙切齿、七窍生烟!

可在记者面前,他又不好发作。

旁边摄像师的镜头可对着他们呢!

“赵先生,国有改制政策已经落实一年了,能详细讲一讲你对未来国营改制的看法吗?”于娟又问道。

“这个问题太广泛了,但其实改制从78年就已经开始探索了,比如放权让利、两权分离等等。从这些年的变化来看,改制肯定是利大于弊的,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创新和技术进步,比如沿海一带,有不少家电品牌都弄出了水准很高的产品,这也进一步挖掘了市场潜力,推动经济繁荣发展,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也有一些投机倒把的人,趁着改制中饱私囊,未来改制深入,这种情况肯定无法完全杜绝。”

“另外,改制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在很多关键领域,比如民生、医疗、教育,还是以国营为主更好。”

一行人就这样在商场里闲逛,一边继续采访。

赵山河侃侃而谈,不管于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饭点,客流少了些。

和昨天一样,赵山河让赵浩去买了包子馒头来,给员工充饥。

夏河、徐虹这两个年纪最小的姑娘吃着包子,见赵山河他们还没吃东西,于是主动拿了包子和汽水送过来。

就连摄像师也有份。

哪怕是在吃东西,于娟也能抓住机会,向两个姑娘问话。

“你们都是商场的收银?”

“对!我们也是这里的老员工了。华龙商场开业之后我们就跟着赵老板干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