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262章 勋贵出京

第262章 勋贵出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夜,四更时分。

已经睡熟的百姓被一阵噪杂的吵闹声惊醒,他们起身,不敢开门,只能透过门缝向外看。

街道上满是持枪披铠,来来往往的兵卒。

那些平时紧闭的高门大院此刻却灯火通明,人群慌乱,不时传来小儿的啼哭声,以及大人的催促声和叫骂声。

门外停着马车,每处房宅外都至少有十几辆。

仆人将箱子抬上去,然后在士卒的催促声中,主人们坐上马车,向着特定的方向驶去。

接着,士卒结队离开,大门再次被关了起来。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糟乱的声响再次响起。这次兵卒更多,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沿着大道向东边的朝阳门方向行去。

队列中间跟着无数马车。

有人认出了他们,都是大明的勋贵们。

有英国公张世泽,有镇远候顾肇迹,有西宁侯宋裕德等等人物。其他的,认识的,不认识的一大堆。

而在这些人身后,各个兵卒虎背熊腰,长相威仪,旗甲夺目。明眼的人看去,知道这些都是天子禁军。

看着他们远去,看的人眼圈通红,哀叹连连,恐惧、悲伤、痛苦的情绪在心中弥漫,不少人失声痛哭。

为自己的未来和命运忧心。

这几日,一直有人在传战事不利,大明皇帝要离京。

现在看来,这并不是虚言,而是事实。大明天子,他们的皇帝,真的要抛弃自己的臣民独自逃生了。

夜幕之下,无数人家都点起了油灯。

在昏暗的灯火下,聪明的百姓开始打包行李,准备天色一亮便离开京师。

皇帝都走了,京城又如何能守住?

留下来,只会沦为待宰的羔羊。

朝阳门城头上,数人肃然而立。

有李邦华、王承恩、李若琏、杨廷麟、王家彦、金炫、唐通、刘肇基。

看着出城的队列连绵不绝,几人眉头紧缩,尽皆沉默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李邦华才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回转身来,向在场的所有人行了一礼。

众人脸色顿变,连忙回礼。

李邦华起身,“诸位,天子离京,京师动乱在所难免。如何稳住局面、坚守城池,就看在场的诸位了。”

杨廷麟带头行礼,“李阁部放心,我等必定齐心御敌,以报天子之恩。”

李邦华点了点头,转向王家彦道:“王总督,一旦天亮,必有无数百姓拥到城门,想要出城。京营的人马可尽数派往九门,稳定城门秩序。若有趁机做乱者,立即逮捕入狱。若动乱不止,可斩杀。”

王家彦脸色一凛,抱拳道:“属下明白。”

李邦华点了点头,又转向唐通,“朝阳门紧要,就麻烦唐将军暂时留守此地,协助金后督稳住局面。你二人要通力合作,确保此处安全。”

唐通、金炫两人连忙抱拳,“末将领命。”

李邦华接着看向刘肇基,“刘将军,城中安稳也同样重要,你那一营人马就负责在城内巡逻。有人趁机作乱,抢劫、奸淫者,直接斩首示众。”

刘肇基挺直身子,拱了拱手,没有多言。

李邦华最后将目光落在王承恩和李若琏身上,“王公公,李指挥使,你们是陛下最信任之人,本职也不隶属内阁。但陛下出京之前曾言说,你二人要听本官之令。不知……”

李若琏首先拱手道:“属下听令。”

王承恩也笑了笑,“李阁老,有什么吩咐的,您尽管言语。咱家和咱家的两万厂卫随时应命。”

李邦华深深的点了点头,“李指挥使,你手下锦衣卫散布京师,若有消息,你必会第一时间知道。本官也要你第一时间上报给本官,蒋次辅,或者杨赞画,而且不得有任何隐瞒。”

李若琏看了看在场的杨廷麟,遂抱拳道:“属下明白。”

李邦华又看向王承恩,“王公公,陛下不在,太子便是城内的主心骨。等天亮,还需要你陪着太子在城墙各处走一走,以稳定军心。”

王承恩点头道:“这个自然,陛下走之前便有交待。”

李邦华接着道:“至于你手下的两万厂卫,他们铠甲不齐,就暂不上城墙,作为后援兵力吧!”

王承恩眉头一挑,“李阁部可是瞧不上我等太监?”

李邦华摇了摇头,“王公公何出此言?”

王承恩沉声道:“我等厂卫,自成军起,便和京营将士一起接受训练。论吃苦,论听令,我等哪点输于他们?现在战事逼近,李阁部却要以如此拙劣借口阻我等上城守御。这不是瞧不上,什么是瞧不上?论铠甲不齐,京营哪个营是全员披甲的?”

李邦华紧皱眉头,没有言语。

杨廷麟上前道:“公公息怒。你们厂卫的辛苦,下官是知道的。但公公也应该知道,厂卫身份特殊,没人能管的住他们?而守城,最重要的是听令行事。若上城后,公公们恣意行事,不听命令。不但对守城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添乱。”

王承恩看了杨廷麟一眼,笑道:“还是杨赞画是忠厚人,把什么问题都摆在明面上。”

李邦华脸色一红,拱手向王承恩道:“望王公公体谅。”

王承恩摇头道:“咱家不体谅。”

李邦华顿时一怔,脸色陡然间变的难看起来。

王承恩继续道:“李阁老,自进入京营后,我们便不是宫内的太监,而是陛下手下的兵卒。我们懂得什么是令行禁止,什么是军法从事,更明白此战对于大明的重要。因而,我们不会干涉什么,只会听令行事,助大军收好城池。此心可昭日月,望李阁老成全。”

看李邦华面带犹豫,王承恩继续道:“李阁老,你们是官。京内有一个家,是官场。京外还有一个家,是你们的老家。但我们太监,自入宫起,京外那个家十有八九就已经散了。所以,我们只剩下宫内这个家了。大明是你们的,但同样也是我们的。”

“孩儿们那么辛苦训练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保卫大明,同时让其他瞧不上我们的人看看。我们这些没卵子的,未必就不是大丈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