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169章 四川军情

第169章 四川军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至于王永吉那边,天津商户群集,

朱由哲下诏让王永吉自行募银,必要时可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而对于黄蜚,朱由哲直接两个字,没钱。

只是让沈廷扬率五艘海船从天津前往蓬莱,准许其出海前往朝鲜及日本国进行货物贸易。

得来之银子,再补充到水师上。

大明现在处处窟窿,银子只能用在紧要的地方。至于其他地方,爱咋咋地,真管不上。

但对于最后一本奏疏如何处置,朱由哲犹豫了。

张献忠攻破夔州,到达万县,没做任何停留,渡河而过。接着长江水暴涨,经月才停,追兵被阻在长江之东。

但张献忠这段时间却没有停歇,接连攻克梁山、忠州、涪州。更在佛图关前击败曾英所率的官军主力。

秦良玉率部增援,但因为自军兵少,而又不能号召各地守军齐心应敌,也同样被击败。

崇祯皇帝任命高斗枢为巡抚,秦良玉为总督的诏书姗姗来迟。

看着它,秦良玉只能默默叹息。

因为来的太迟了。

此刻的张献忠已经攻破泸州,拿下川北重镇重庆,端王朱常浩、巡抚陈士奇及上百名宗室和官僚被处死。

奏疏为高斗枢和秦良玉共同书写,写了战事的主要经过,同时也为自己请罪。

按正常的历史,张献忠应该在六月份才能拿下重庆,但现在可能是自己任命了堵胤锡的缘故,提前了好多。

而且,张献忠的兵力似乎比之前更多,战力也更强。

奏疏从四川泸州传回湖广,再由湖广转回京师,再由京师转来这里,耗了近二十日。

这时,张献忠恐怕已经在向成都进军。

看着朱由哲眉头紧皱的样子,朱由检问道:“朱小友,成都是如何被张献忠拿下的?”

朱由哲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张献忠分三路进军成都,沿途州县望风瓦解,烽火数百里不绝。”

“巡抚龙文光率部从顺庆增援,并召集各地土兵协助守城,张献忠让其部众扮作援兵混入城中。四面攻城,里应外合,三日后城破。”

说完,朱由哲长长的叹息了一声,“我的错,本以为还未到那之时,没提前对成都发出警告。”

“但实际想想,成都无兵,若不召集四方之兵守城,同样也守不住。所有人都没料到张献忠会进军那么快。”

朱由检脸色难看,“那成都定然是守不住了?”

朱由哲点了点头,表情严肃道:“守不住的。”

拿出地图,朱由哲说道:“在成都之外,都是险峻的高山和关隘,这样都挡不住张献忠。现在他很大可能已经进入成都平原了,靠什么挡?成都失陷已经是时间问题,关键是怎么失陷,什么时候失陷?”

突然想起一事,朱由哲抬头看向朱由检,“崇祯老哥,秦良玉手中到底有多少人马?按说,她手中的白杆兵天下闻名,擅长山地作战,又占据地势,不应该打不过张献忠啊!”

朱由检听后眉头顿时蹙了起来,过了半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崇祯十三年,竹菌坪之战。”

朱由哲顿时愣住了。

想着,怎么忘记了这茬?

崇祯十三年,同样是张献忠入川。

秦良玉和老将张令迎击兵势正旺的张献忠,挫败其前锋,对峙于竹菌坪。秦良玉和张令各率一支人马,成掎角之势安营。

张令战功卓着,威震川陕,擅射箭,有神弩将之称,是川中仅次于秦良玉的第二名将。

竹菌坪之战中,和他对峙的正是初出茅庐,尚不到二十岁的李定国。

这一战,张令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看李定国年纪小,心生轻视,贸然出阵。被李定国抓住机会,一箭射中咽喉毙命。

这一战,神弩将张令死在弓箭之下,成就了李定国的威名。自那之后,再无人敢轻视李定国这个小将。

张令死后,秦良玉救援失利。之后军心散乱,辗转作战再次失败。

这一战,史书中记载。

秦良玉手下三万士卒几乎全部战死,秦良玉仅以身逃。

之后,秦良玉求见当时的四川巡抚劭捷春,提出愿意以自己的两万溪峒士卒击破贼军。

自己愿出一半粮饷,其余一半需要官府支持。

但劭捷春和杨嗣昌不合,再加上仓库里没有现有的粮食,竟然拒绝了,最终导致整场战事的失利。

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个是为何之前,秦良玉的三万白杆兵不需要官府粮饷,等到两万溪峒士卒就需要粮饷了?

问题很可能是,那三万白杆兵是秦良玉的私兵,完全听从秦良玉的命令,而不在乎什么粮饷。

但溪峒士卒则不是她的亲信,只能用粮饷来调用他们的积极性。

在竹菌坪之战后,白杆兵损失殆尽,秦良玉只能用她手下的那些溪峒士卒。

而溪峒士卒和白杆兵名字的差别,很有可能是白杆兵多数是汉人,而溪峒士卒则不是。

第二个问题是劭捷春。

史书中记载,他为官勤廉,严谨,治理四川实施了惠民政策。

在他被杨嗣昌弹劾逮捕时,为他求情的队伍阻塞了街道,蜀王更是多次上书为他求情。

这样看来,他劭捷春应该算是个好官。

但就是这样一个好官,却导致府库里面没有一点粮食,为此还驱散了最后一支可能救援的军队。

而那个蜀王,一家就占了成都平原七成的土地,剩下的两成为军屯,民田仅占一成。

若在其他地方,还能说的过去,毕竟成都只是一府。但四川多山,最多的,最好的土地都在成都周边。

当蜀府富甲天下的时候,当地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自愿的,或被迫的成为王府的佃户。

而这些佃户还算是幸运的,而最不幸的是那些连佃户都当不成的。他们逃进深山,或者直接为贼,成为四川地方动荡混乱的根源。

但史书中从始至终,都没写过蜀王拿出钱财周济百姓的记录。即使在张献忠逼近成都的时候,也没有这个记录。

可谓,吝啬到了极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