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成市井小娘子开店发家记 > 第121章 新城

第121章 新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成市井小娘子开店发家记!

周齐吃完手上的烤肉串才说道:“你忘了他在哪里读书?在太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桌上的两人微愣。

周齐接着说:“意味着只要他不夭折,不在国子监里闯祸被退了学籍,将来就会为官。”

严礼若有所思,看看谢京山,又抬头看朝他们走过来的姜恒。

“你们谢家是世家吗?”严礼问道。

在世人眼里,世家可比官宦值钱多了。

谢京山摇头:“我们家在我祖父那一辈就从定州谢氏分出来,单独成一支。

之后我家就一直住在蜀州,我爹也只是小乡绅而已。”

严礼思索了一会后说:“我记得氏族志里有谢氏,我忘记是哪个地方的。”

已经落座的姜恒听他们说完了才开口说道:“就是定州谢氏。”

周齐好奇,“你怎么知道,你还看氏族志?”

“国子监藏书楼有一本,我偶然间翻到的。”

谢京山:“定州谢氏在氏族志里很角落很边缘,排在最末尾的位置。”

不止是排在末位,而且只写了短短的一句话。

“况且我家只是很小很小的一个旁支,早已分出来了。”

姜恒:“那也是同宗。”

“没错。” 周齐严礼齐齐点头。

“所以我也是世家出身?”

谢京山看着三人肯定的眼神,都呆了,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个乡绅之子。

严礼点头道:“京城的官宦小姐可能是娶不到,那地方上的应该没问题。”

于是,谢京山就开始转着眼珠子思索起来,他觉得开启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

想通了之后,他的心情又变得愉悦起来,胃口都好了,感觉手上的凉皮更好吃了。

一碗凉皮下肚,他问另外三人,“你们呢?你们年纪也跟我相仿,是不是也要成亲了?”

三人吃着烤肉摇头,严礼和周齐是不愁,家里会安排好的。

姜恒是他自己还不想,没到时候。

过了一会,严礼又开了一个话题,“我听我爹说,因为京城两县一直以来都是人满为患,住宅特别紧张。

朝廷就让人扩建了雍城,就在京城和雍城之间建了一座雍城新城,出了东城门骑马坐车一个时辰就到了。”

周齐:“我也听我爹说了,他去那里看过,新建的有铺子、有宅子,大小都有。

地面和京城内部一样铺着青砖,也规划了车道和人道。

西侧更有一片商铺街,那里的商铺都是二、三层的,都不小,且是前后两院,后院可以住人或放杂物。”

严礼:“没错,那里的布局和京城一样是正四方的,西侧过去有一个大的皇庄。

西侧城门出来修了一条官道,直通往京城的东城门。”

谢京山:“新城的宅子贵吗?

盛京城居大不易,很多来求学的学生,还有每年来京城赶考的书生很多都是挤在城西的一些小客栈里,五六个人住一个屋,就是一个大通铺的样子,一个月也得五、六百文左右。”

严礼听得一愣,肉都忘了吃了,“你怎么这么清楚?”

谢京山:“去年我和小厮去租房子时打听到的,入国子监后我也和同学们打听过。”

他现在和几个同窗在国子监附近合租了一个非常贵的小院子,虽然他不缺钱,但是每月交房租时仍旧让他很心疼。

周齐:“那边的宅子租或买肯定比这边便宜。

京城的房子都不好买的,在内城主街租住的租金也不低,视房屋位置和大小,月租在二两和八两不等。

在内城主街上买一套房子的钱可以在别的州县里买同等大小的院子十套不止了。”

姜恒:“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可能需要三年、五年,甚至是七八年的时间,相比住在那些逼仄的房屋里,很多书生应该会想住得舒适点,住有带院子的单独屋舍。

很多应该会愿意选择住到新城那边,即使每日要多花两个时辰的来回时间。”

所以,只要人多了,那边应该会慢慢繁华起来。

“那我们休沐那日去看看?咱们骑马去?”严礼兴致勃勃的问道。

周齐点头,“好啊。”

谢京山跟着点头,转头问姜恒,“我想去打听下那边宅子的价钱,阿恒也一起去?咱们一起去租马匹?”

看看宅子合不合适,路好不好走,合适的话,他想买一套,家里人过来能有个落脚点。

姜恒:“行,我也去看看。\

他打算晚上跟瑶瑶说说新城的事,让她也去看看。

四人说话间,也不忘吃东西,等桌上的饭菜都吃光了,四人就起身去结账。

他们这四人小团队出去外面吃饭的饭钱都是平摊的,一人出一点就能吃得好又饱。

这就是严礼喜欢跟他们一起玩的原因,他和其他朋友出去吃饭都是他掏的钱,就算是他家有钱,时间久了他也不乐意。

结了账,此时店里已经过了吃饭的高峰期,姜瑶他们四人可以忙得过来,姜恒便带着弟弟妹妹和爷奶回家了。

……

等夜幕上的弯月升至正中时,姜瑶洗完澡,披着一头湿发在院子吹风。

姜恒从屋里出来,跟她说了雍城新城的事,“你们要不要去看看,听说那里有新宅子、有商铺,城刚建好,里面应该还很干净。”

姜瑶摇着蒲扇,低头思索着,姜大哥也该成亲了,是要开始买宅子了,况且钱拿在手上又不能生钱,租的不如买的。

“大哥,你觉得咱们宅子买在那边方便吗?宅子买去那边,食肆也开去那边?

那边宅子的价钱怎么样?”

“新城那边不管是租还是买应该会比这边便宜,具体多少还得再打听打听。”

姜瑶也同意:“咱家人多,至少要买二进的有个七、八间的宅子。七八间其实不够,还需要有堂屋和柴房。

现在家里开店挣的加上卖麦种的钱有快有两千两,我问过牙人了,在这附近买是不够的,而且附近也没有很适合的宅子出卖。

可惜了,这边有书院有学堂,不管是治安,还是学习读书氛围都很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