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苏青荷用损招催京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娇软答应说:皇上臣妾又有身孕了!
“皇上,您是能听见我平常心里在想什么吗?”
洛长安摇摇头:“不能,只有在那个系统出现,跟你说话的时候,朕才能听见你们所说的。”
“原来如此。”
苏青荷松了口气,幸好洛长安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不然平常自己想偷看点不正经的画本子都被人发现了。
......
戴鸿远焦头烂额来找到洛长安。
“皇上,您交给微臣的任务,微臣想从京债入手。
微臣跟户部尚书毕阳成共同查了陈年旧账。
发现太祖和太宗皇帝那会,不少官员欠下京债。
微臣催债时,有些老实人倒是把欠朝廷的银子和利息还了。
但有些人实在是不要脸得紧,硬是将微臣轰了出来。
若是把这些官员欠的银子和利息收回来,国库确实能增加不少。
皇上,微臣真的不知该怎么办了。”
戴鸿远苦着一张脸。
整个人蔫蔫的。
洛长安摆摆手:“你先下去吧,朕想个办法再告诉你。”
“微臣告退。”
洛长安本想阻止苏青荷回答系统的问题,才让戴鸿远去搞钱的。
如今倒是阴差阳错查出户部有那么多京债。
洛长安决定问问苏青荷有什么主意。
“京债?什么是京债?”
洛长安解释道:“京债就是举子入京参加春闱,在京城所需的银钱从国库借出。
获得名次入朝为官后,再用俸禄去偿还欠下的银钱和利息。
有些人刚上任,便省吃俭用,用俸禄还了自己的债。
但有些人死活不肯还钱,于是利息便越滚越大。
朕在位期间,一共举办过三次科举。
今年的这次科举,朕因缴获了周家的财产,所以举子所需的银钱,直接由朝廷支出,无需他们偿还。
以往的两次科举,举子借的便是京债了。
但朕对国库银钱的把控很严格,所以朕在位期间,举子欠下的京债几乎都还完了。
但朕的皇祖父和父皇在位期间,京债可就多了,到现在还没还给朝廷。
而且他们的利息,早已超过本金好几倍。”
苏青荷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京债。
皇上是想催那些陈年旧账吗?”
洛长安:“对,若是这些京债偿还,国库的银子至少多三成。
那么朕派兵去西北边境剿匪所需的银子和粮草,就十分充足了。”
苏青荷眼珠子滴溜一圈:“皇上,我有个很损的办法......”
苏青荷凑到洛长安耳边低语几句。
“皇上,你觉得如何?”
洛长安一挑眉,嘴角噙着笑:“娇娇果然是聪明。”
苏青荷眼珠子透着一抹狡黠:“皇上不许告诉别人这馊主意是我出的。”
洛长安扯了扯苏青荷的脸颊:“好。”
苏青荷这个方法,不得不出动戴鸿远的“情报网”了。
很多借了京债的官员其实已经致仕。
有些都已经去世,但后代还在。
先人的债,后代自是有义务要还清。
戴鸿远让飞燕楼的姑娘往肚子里塞个枕头,专门去那些官员后代门口嚷嚷个不停。
“陈公子,您说好要给奴家三万五千八百两银子,为何不兑现承诺?
你好狠的心,奴家肚子都这么大了......”
“王公子,您说好给奴家......”
过半的债务,通过这个方法催了回来。
毕竟很多人还是要脸的。
那飞燕楼姑娘,成天在门口叫唤,引人注目。
百姓笑贫不笑娼,有钱人家把人家青楼女子肚子都搞大了,还不肯给钱,简直无情无义,是要被人扔臭鸡蛋的。
还有些不要脸的,直接就要让家丁把飞燕楼的轰走。
但每个去催债的飞燕楼姑娘,不远处都会蹲着几个乞丐。
一旦家丁要出来轰人,乞丐便一窝蜂而上,将家丁揍了个半死。
飞燕楼姑娘和乞丐都是收了戴鸿远银子的。
管饱还有零花钱,这活必须干好它。
于是,不要脸之人的债,也被催了回来。
但依旧还有些头铁的,不管不顾,死活不还钱。
这些人基本都是太祖皇帝那会当官的后代。
欠的利息比本金都多八九倍。
有钱人家的公子哥总会去飞燕楼喝花酒。
喝多了便开始口不择言。
炫耀自己什么店铺匿了多少税,平日里干了什么违法之事又没有被发现。
所以飞燕楼的姑娘知道不少有钱公子哥的秘密。
戴鸿远直接带人拿着这些秘密去威胁。
收了京债后,立即让捕快逮捕违法作乱之人。
让他们把平常的匿税都重新上交。
户部的人忙得都快飞起来了。
每天都在点银子、点银票。
戴鸿远跟洛长安汇报时,那嘴角根本压不下来。
“皇上,微臣这次要回了五百多万两的银子和银票,足足占了国库四成。”
洛长安的嘴角也隐隐有着起飞的迹象。
“干得好,记得给飞燕楼和乞丐足够的好处,毕竟这么麻烦人家。”
“有的有的,微臣都给足了银钱,要债那段时间还管饭。
皇上,此次户部尚书毕阳成替微臣算账,没有功劳也算有苦劳,您看......”
戴鸿远嘿嘿一笑。
毕阳成本来优哉游哉的,被戴鸿远这么一搅和,比戴鸿远这个要债的都忙。
“赵全,替朕送五千两白银到毕阳成府中。
再另取五千两去戴府。”
“是。”
戴鸿远大喜过望:“多谢皇上。”
戴鸿远走后,洛长安盯着永安候的奏折良久。
随后拟了一封圣旨:追封已故林皇后为惠明皇后。
永安候多次催促洛长安给林皇后谥号,并承诺往后定会在永安侯府安分守己,管教好子孙后代,不会再出现林淑妃这样的子女。
洛长安没有因林淑妃而牵连永安侯府,已算给足了已故惠明皇后面子。
(关于“京债”的记录,古代是有一个专门的放贷机构借钱给举子的。
我这里改了一下,改成由国库出钱借给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