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第九十九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然后下面没有了!
大伙儿这个年过得还是很不错的。
玉米在试点种植区经受住了考验,正要向全国推广呢。如此一来, 沈怡这新诚伯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而且, 西红柿也开始在民间种植了。虽说西红柿不能当饭吃, 但是种植西红柿时也不需要占据好田好地啊,只要屋前屋后开垦出一片菜地来就能种了,因此百姓还是愿意尝试的。
对于百姓来说,种植西红柿是毫无风险的, 就是费些功夫,于是它蹭了玉米的热度大火了一把。
京城附近村子里的老百姓们尤其种得多。因为西红柿里头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等等, 经常吃确实对身体有好处。此时府物资不算丰富,富人们虽是一个赛一个富,但很多穷苦人却连饭都不敢吃饱,他们的身体很缺营养,于是吃了西红柿以后, 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皮肤好了, 嘴不臭了,牙龈出血止住了, 肠道通了等等等等。不久之后,民间竟然产生了一条俗语,一天一个如意果,大夫疾病远离我。
嗯, 西红柿这不要脸的, 把其他时空的和苹果有关的俗语安在自己身上了。
沈怡的大嫂虞氏已经确诊有孕了。沈怡的大哥沈思早就看出自己弟弟对边静玉死心塌地了, 因此从南婪回来后就拉着媳妇努力造人了。如今虞氏有孕,若这一胎是男孩,那肯定是要过继给沈怡的。
全家人都默认了这件事。
沈怡却还什么都不知道。得知虞氏有孕,他只单纯为自己又要有个小侄子开心呢!
虞氏有些舍不得。但传承是一件大事。此时的人信天道轮回,信阴间鬼神,若是没有后代,无人在你死后祭拜你,无人给你烧纸、烧衣,那就实在太可怜了。这是罪大恶极的坏人才有的待遇。虞氏自然不想让沈怡落到那样的境地中去。但是,孩子过继后就不能再喊她娘了,她的舍不得也是真的。
总之,大家这个年都过得挺开心的。但皇上不开心。
显武帝成年的儿子有六个。自从最年长的几个孩子开始上朝议事后,这里头的明争暗斗就没有少过。虽说显武帝有时候看到这些讨债鬼们就觉得心口不顺,但他始终觉得,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内,但为了要历练太子,有时大皇子等人明显僭越了,或是太子明显吃亏了,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因高飞案闭门读书的二皇子已经被放出来了,重新出现在了朝堂上。他明显谦逊了,对上恭敬尊重,对下温和有礼。据说,皇上曾当着某几位大臣的面夸过二皇子,说老二这些日子的书没有白读。
显武帝在朝堂上玩得一手好平衡,在几个儿子中也玩得一手好平衡。
太子是一派,四皇子和太子年纪相仿,据说他们小时候还在一个被窝里睡过,因此一直都是站在太子这边的。大皇子是一派,这一派里头还有五皇子。六皇子一直唯唯诺诺的,皇上很不喜欢这个儿子,他最近也和大皇子越走越近了。二皇子是另一派。这就分作三派了。剩下的几位皇子里头,像十四皇子这样刚开始启蒙没多久的不予考虑,但像七皇子这样快要成年了的,也隐隐开始上蹿下跳了。
近来,大皇子不知道是忽然开窍了,还是新得了一位谋士,行事越有章法了。他依然在针对太子,但针对的手法更隐蔽了,竟是叫太子连吃了好几个亏。显武帝越看重太子,对太子的要求就越严格,因此把太子提溜到跟前骂了一通。但骂完了,显武帝却又叫太子陪膳,父子俩推心置腹了一番。
至少在太子跟前,显武帝真是一位慈父了。
和显武帝相比,太子的性格确实软了一些,也比较重情,也难怪显武帝想出了要用其他儿子磨砺太子的主意。当然,皇上任由大皇子、二皇子等人的势力展壮大,也不仅仅是为了太子。事实上,这是他平衡朝堂势力的一种手段。他通过平衡儿子的手段来平衡朝堂,又通过平衡朝堂来平衡儿子。
显武帝一直稳坐钓鱼台。
但是,有时候摊子铺得太大,就不受控制也不好收拾了。
显武帝最近的心力其实都放在税赋改革一事上,谁都看得出来,他是铁了心要做这件事情的了。朝中曾有过反对的大臣,显武帝都叫他们回去吃自己的了。去年恩科过后,新的收税方式就已经在北方好几个城市试行了,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那么,从今年开始,新税法就要由北到南的推进了。
边静玉时常面圣,对这一进度心知肚明。然而,他心里却有几分隐忧。
事实上,不论是税赋改革,还是土地改革,在北方都比南方容易。江南那边的豪强和当地官员勾结得尤为厉害,钦差的权利被极大地遏制住了。显武帝不知道江南事情难办吗?他是知道的。但他身上有一种为帝者的自负,不像边静玉那样能更加客观的看待问题。显武帝确实重视江南的事,他认为自己已经非常重视了,但边静玉却觉得他重视得还不够。可边静玉又不能不管不顾地给皇上泼冷水。
改革要动的是诸多豪强和许多官员的利益,他们能乖乖听话吗?必然是不能的。但他们想反朝廷也不容易,若是真打起来,哪怕朝廷损失惨重,但最终赢的肯定还是朝廷。那该怎么办呢?这些人立即有了主意,只要把主张改革的显武帝弄下去,再扶持一个亲近他们的皇子上位,这样不就好了吗?
如此一来,显武帝营造出来的平衡局面反倒是为他们做了嫁衣。
大量的金银珠宝从江南运来,入了某几位皇子的府邸。还有娇柔的美人儿,养在深宅大院里,连着房契一起被送给某些大臣,收礼者什么都不用做,就有了一门外室,有了一个可供幽会的好去处。
显武帝之所以生气,就是因为他听说太子收了从江南来的贿赂。
虽说最后的调查证明那几箱东西都是太子的门人孝敬的,是那门人特意去江南采买回来的。像这样的孝敬其实很正常,谁没几个门人呢,谁不收来自门人的孝敬呢?但皇上还是对太子仍有些失望。
太子的政治敏锐度似乎也低了一些……
皇帝第一次这样想到。
其实太子冤枉得很。那门人是他身边的老人了,年年都有孝敬呈上来,又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收礼这种事,自然有太子身边的人负责去做,根本不需要太子亲自掌眼,没得失了身份。事实上,太子连那位门人今年送了什么都还不知道呢,结果皇上那边就先知道了。到底是谁去皇上跟前传的流言?
不提皇上和太子这对天下最尊贵的父子心里的郁闷,沈怡和边静玉成亲的日子渐渐近了。
喜宴自然要设在新诚伯府里面。沈怡亲自督建了房子,但他作为新郎,不能亲自操办喜宴,这应该是由家里的长辈们操办的。于是,苏氏约了鲁氏,两位母亲一起去新诚伯府踩点了。她们得对府里有哪些建筑做到心中有数,也要知道把喜宴安排在哪里。因鲁氏肚子大了,苏氏就扶着她慢慢地走。
沈怡亲自跟在两位母亲的身后伺候着。
看着看着,苏氏觉得不对劲,说:“怡娘,你把图纸拿来。”
沈怡赶紧把图纸奉上,亲自摊开了给苏氏看。
苏氏盯着图纸研究了一会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面露纠结地看着沈怡,问:“你造的到底是房子呢,还是园子?”原来,这新诚伯府连着旁边的状元府,里头的屋舍都极少,但各种园林景致却很多。
虽然这里头还有暖阁什么的,但那地方是不能正儿八经用来住人的。
沈怡不以为意地说:“反正日后就我和静玉两个人住,要那么多屋子干什么!”沈怡一直觉得,他们只要两个院子就可以了,前院用作书房,也可以用来待客,后院就是他和边静玉两个人的住处了。
苏氏觉得自己的额头上仿佛都要跳出青筋了,她卷起图纸,在沈怡的肩膀上捶了一下,说:“是是是,我们都知道你们打算好好过日子,都不会行纳妾之事。但孩子总要过继的吧?孩子们的住处呢?”
“哎?”沈怡没想到自己母亲已经想得那么远了,“我和静玉还年轻呢……”
苏氏哼了一声,重新摊开图纸和鲁氏商量着,说:“我觉得这一处可以改了,就改了给孩子们住。等他们各自过继了孩子,索性让两个孩子住一起,从小一起培养感情,不是亲兄弟也胜似亲兄弟了。”
沈怡听了这话,连忙反驳说:“不行不行!要改就改两处,孩子们还是分开住吧。”
苏氏和鲁氏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沈怡。
沈怡说:“若是姐姐同意,我想要继妮儿呢。她是姑娘,总不能和小子住一块去。”
两位母亲都愣住了。世间只有无子过继儿子的理,哪有过继女儿的呢?更有些人家,因为生不出儿子来,哪怕已经生了七-八个女儿了,却还要去族里过继个儿子,对这儿子比对自己亲女儿还要好。
“妮儿上的是咱家的族谱,姐姐若是要改嫁,总不能把她带走,不如给我当女儿呢!”沈怡说。想了想,他又说:“若是姐姐舍不得,那妮儿也不用改口,仍叫我叔叔好了,但我肯定会好好疼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