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男轻女?带着女儿离婚不过了! > 第105章 派对上的所见所闻

第105章 派对上的所见所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男轻女?带着女儿离婚不过了!!

目前这位女士只有四十八岁而已,看起来清瘦典雅,和书中作者介绍里的那张照片上的模样一样,高鼻梁深眼窝,金色的发丝在灯光的照耀下好像有淡淡荧光一样。

为什么说只有四十八岁,因为萧槿知道这位作者时,她都已经去世了,好像是过了八十五岁生日后去世的?

这样一对比,可不就只有四十八岁,还如此鲜活明媚地与她交谈,心脏真的不受控制,有一种小迷妹见到了传说中的大明星。

这可是真人,萧槿双手交握在一起,看似平静,其实交叠在一起的手已经透露出了小紧张。

“聊了这么多,您要不要吃点什么,我帮您拿?”

那位女士直接拉住萧槿的手,愉快地说:“我们一起——”说着就走到自助餐桌前,拿起两杯果汁,将其中一杯递给萧槿,像一个温和的前辈在照顾后辈,一点都不高高在上,非常的温和贴心。

萧槿双手接过果汁,喝一口后,给对方拿了一个小糕点,虽然是西式的用餐方式,但也加入了一些国内的糕点,比如枣糕,鲜花饼等特色。

“尝尝我们这里的枣糕,微酸微甜,很是开胃。”

“谢谢。”对方欣然接受。

两人边吃边接着聊,对方十分健谈,风趣博学。

八点才开始的派对,整整三个小时,萧槿简直如鱼得水,仿佛来到了自己的伊旬园,除了这位喜欢的女作者外,还见到了好几位只在书中见到过的大人物,好像是什么文学访华团,除了萧槿这个充当翻译的小作者外,国内的许多名家也在其中,她被陶罄带着认识了不少人。

其中一位还是北大的在职教授,优秀作品不仅出现在初中课本里,还拿过不少大奖。

萧槿在旁边给这位教授翻译,教授说到开心处把方言都整出来了,地道的陕北方言,萧槿听得抿着嘴角笑,旁边的教授说:“小萧啊,你这娃的翻译水平不错呀。”他会点外语,但年纪大了,懒得深入学习,能勉强听懂一些,但要自己流利的表达就有些为难他。

“谢谢吴教授,都是我老师教得好。”

“那陶小姐没教你,她的外语水平可是数一数二的。”

“当然当然,陶姐姐也有指导,多亏了身边的老师们,如今跟在吴教授旁边也领略到了文人墨客的才气,没准我也能写出来点好作品。”

“什么才气不才气的,我就是写村里的故事,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想到能拿奖,没想到北大会找我当教授,我说我不知道教啥,那院长说,没事,就把自己如何写出故事,讲一讲,我能讲个啥”然后偷偷压低声音给萧槿说,“我每天上课都在糊弄,瞎讲一堆,我觉得我这么讲,学生肯定觉得啥也学不到,到时候就把我投票出去,我自然就没得干了,你说说,这帮死孩子也不知道咋回事,好赖不分,把我评了优秀教授什么东西的,一干干了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咋个就干了这么久,还好快退休了,退休了我就能出去玩了。”活脱脱一个老顽童。

萧槿自然知道这是教授的幽默和自谦,而且学生能投票自发选出来的教授,能没有真才实学,那么多奖也不是白给的,实打实被评委们选出来的。

有些人需要照本宣科教学,有些人天生靠自己的内在去吸引学生发现身边的一切,文学嘛,这种东西有时候讲是讲不通的,得靠自己去领悟。

这次派对对于萧槿来说收获颇丰,和莉莉安留了通信方式还有电话,认识了吴教授这么有趣的前辈,为好几位艺术界的女士当翻译,和她们交流,短短的三个小时,萧槿的内心得到了充盈的能量。

派对结束后,陶罄和萧槿一道去陶家接圆圆,路上陶罄听着她在派对上的所见所闻。

“吴教授真的太幽默了,尤其是每次讲陕北方言,我都要忍不住笑出声,还好我定力够好,忍住了,莉莉安真是太好了,她的作品我都好喜欢。”虽然有一些目前还没写出来。

陶罄手肘靠在车窗旁,撑着一侧脸颊,淡笑着像个小女孩吃到美味糖果的萧槿说:“以前怎么没听说你喜欢莉莉安,据我所知,莉莉安的作品似乎并没在国内被翻译。”

萧槿心里咯噔一下,福至心灵,笑呵呵地说:“当然是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她跟我简单地说了说那些作品,我一听就觉得是我会喜欢的!”

陶罄说:“既然你们已经建立了联系方式,像莉莉安的优秀作品也该找人翻译出来,让国内的群众也能领略一番,你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试着翻译她的作品。”

“可以啊,我乐意之至,只是这个得陈主编和莉莉安谈吧。”人家作者还在世,要翻译成国语,自然是要付版权费,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翻译的。

“这个你不用管,这次邀请这么多国外文化圈的名人访华,文化部有指标的,如果你愿意,到时候陈主编应该会给你发翻译邀请,费用的问题都会处理好。”

“好啊好啊。”萧槿之前翻译的作品都是开放版权的,没有这方面的纠纷,一些还在世的国外作家她不敢乱翻译,不过既然文化部出手下指标,那肯定不用她担心啦。

“本来还担心会不会麻烦你,让你当免费劳工,看你这么开心,应该不是麻烦。”陶罄松开手,微微侧着脸看萧槿,语气调侃。

萧槿双手合十捧在胸前,语气感慨地说:“怎么能叫麻烦,你这简直是让鱼儿入了水,我到现在还兴奋着呢,见到那么多名人,恨自己没带本本,这样就可以挨个要签名,还好场内有摄影师,拍了不少照片,嘿嘿,也不算亏。”这要是放在后世,没个万儿八块,估计进不去,不对,像这种派对,有钱都不一定能进!

可见有时候,人脉很重要,不是认识陶姐姐,她有这荣幸进入到这种层次的场合?

不久后关于此次访华团的新闻就出现在了人民日报上,萧槿连着好几天都充当翻译,国外友人参观故宫等地时,她也都在旁边,穿着一身陶罄为她准备的套装,像个职业女性一样。

大合照人很多,她站在边角不起眼的位置,照片最下面给她的备注也不过是翻译员萧槿,文章内甚至只用翻译员来代称,那么多名人,也没什么人注意到黑白照片里的翻译员。

但萧槿却足够开心,有一种国家大事自己也参与进去的快感。

爽!

历史的车轮里,自己这个小沙粒小小的刷了一波存在感。

萧槿以为没人注意自己,但其实人民日报那天刚进入到吴家,吃早餐时,吴榈就发现了。

一开始她只是觉得照片上的女孩有些眼熟,等看到最下面的介绍,翻译员萧槿后,她十分笃定,这不就是她亲爱的作者太太吗?!

太太为什么又成了翻译员了!

她到底有多少牛逼的身份!

我的作者太太好厉害!

吴榈早饭都没心思吃了,直接拿着报纸冲到座机旁边,拨通萧槿家的电话。

电话刚接通,她就激动地说:“人民日报那个翻译员是不是你!”

萧槿一听就很意外的样子,惊讶地说:“这都被你发现了?我站那么角落,以为没人会注意。”

“怎么会,虽然这张大合照人很多,厉害的人也很多,但作为你的忠实读者,还见到过你本人,当然是第一眼就认出了你!”吴榈此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本命,如果她知道,肯定会说,你是我的本命太太,别说你这么大个人在报纸上,你就是只露出个侧脸,我都能认出你!

吴家爸妈坐在餐桌前听得云里雾里。

吴家爸爸纳闷地说:“是她认识的人上了报纸?”

吴家妈妈说:“我还没看报纸,不晓得耶,这么大个人了,还疯疯癫癫的,一天到晚除了工作就是在屋里待着看书,都不晓得以后要怎么办,给她安排相亲也不去。”看似忧愁,但神情对于女儿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也没有什么怨言。

“她不愿意就算了,之前去了几次都很不开心,做什么一直强迫她做不开心的事情,反正她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也不怕我们没了会饿着她。”

“她不开窍,你这个当爸爸的也不开窍,那总要有个伴,不然我们俩怎么在一起的,我有工作,当初是不是也用不着和你在一起?”

吴爸爸得意洋洋地说:“可是你能遇到我,不代表女儿能遇到我这种好男人,遇不到的话就不要勉强将就,我说的不对吗?”

吴妈妈直接被噎住,翻个白眼。

“吃饭,我才懒得管,我自己的事情还一大堆。”

吴爸爸慈爱地看一眼还抱着电话跟里面的人叽叽喳喳的女儿。

这样不也挺好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