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空间:无痛养崽,我在古代做美食 > 第249章 孩子们能识字就好了

第249章 孩子们能识字就好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空间:无痛养崽,我在古代做美食!

病人中好多都是女子,听闻赵大夫收了女徒弟,都十分开心。

而赵大夫在教了施妍几天以后,将之前的怀疑态度全部打消,就连霍启君带来的滤镜一并取消。

施妍刻苦耐劳,脑子灵活,很多问题都能举一反三,学东西很快,这让赵大夫很惊喜。

霍启君又私下说了施妍的身份,赵大夫更是惊讶。

一个官家小姐,不仅来这里学医就算了,还能有如此认真的态度,真的是太难得了。

赵大夫对于这个女徒弟,又认真了几分。

施大人一家在县城没有待很久,两县的稻苗种完以后,便启程回府城了,只留下施妍一人在大山村,跟着赵大夫学习。

霍启君思来想去,还是让施妍暂时住霍家,反正霍家客房很多,匀一间就是了。

“施妍拜师成功,奖励宿主妇科疑难杂症一本!”

霍启君手边陡然出现一本厚厚的书籍。

她找到赵大夫,将这书交给他。

赵大夫一看,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书好啊,很适合施妍!”

说罢,他又对霍启君鞠了一躬:“我代妍妍谢过霍娘子了!”

霍启君摇摇头:“不必多谢,施妍学有所成是好事,有困难来找我就是了。”

时间一晃便入夏了。

官府给霍启君划分了几十亩的试验田,用来培育稻苗,府城的公文在一个月前便下来,说是要全府城推广。

全府城要的数量可不是个小数目,虽说有9号在,但一下全部拿出来,也会被人当做妖怪。

所以试验田的存在,就是必须的。

培育数量有限,就要慢慢推广,这样看起来,才不会很突兀。

目前霍启君的试验田里培育的稻苗,可以再供两三个县使用。

而且今年已经太晚了,等种下去,也只能收一茬,剩下的只能等明年了。

对于此事,上面也没说什么,只叫她专心弄。

如今试验田里已经播种,能看到绿色的芽,再等一个多月,就能长成秧苗。

届时这无限种植水稻将再次扩大种植面积。

夏日白天时间长,没什么农活,养殖场的活也轻松简单,村里有些婶子小媳妇就喜欢聚在一起家长里短。

霍启君有事没事也喜欢过去听听,颇有意思。

“听说了,老王家那个侄孙听说中了童生了,如今才十来岁的年纪,再读几年书,考个秀才怕是稳妥了!”

“对呀,考个秀才就能免了家里五亩地的赋税,这可省好多粮食呢!”

“哎呀,人家童生也免两亩地的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着,言语之间都是羡慕。

一个小媳妇唉声叹气的说道:“我家虎子已经七岁了,上次公爹去学堂问了,说是一月得二两银子的束修,一年二十四两。”

众人听的咂舌:“这么贵哩!现在一个娃娃念书,花的这些钱可了不得!”

“谁说不是?咱们一家一年的嚼用才几个钱?”

也有人不赞同:“话又说回来,咱们现在日子好过了,供娃念书识字也不是供不起,要真考个功名,也对得起花的银子!”

众人听了这话,也觉得有些道理,先前那个小媳妇开口说道:“谁说不是呢?我们都寻思家里就虎子一个,送他去学堂念书,也不心疼钱。”

“可人家夫子嫌我们虎子年纪大了,说啥启蒙时间太晚了,不好教。”

“而且还有个什么入学考试,要考过了才能读书。”

“啥?考试?娃都没念过书,咋考试?这不是为难人吗?”

“就是就是!”

小媳妇苦着脸说道:“我们哪里懂这些啊,只想着有钱送娃去念书,却不晓得还有这么多事。”

“前些年虎子还小的时候,家里没钱让娃念书,如今供的起了,又说错过了时间,怎么啥都赶不上热乎的!”

众人安静了一瞬,纷纷叹气。

突然有人出声问道:“霍娘子有办法吗?听说你认识县城好些人,子轩去年还中了举人,能帮我们想想出路吗?”

“现在手头不紧了,也想让孩子们多一个机会,哪怕不考取功名,多认识几个字,日后说亲也好说些!”

“万一再有个出息的,能跟的上子轩,也算是大山村光荣!”

霍启君听着她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也没有拒绝。

关于这个时代读书情况,家里也只有吴子轩一个,具体如何霍启君还真不了解。

不过听那小媳妇的意思,好像这里也有入学考试。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去学堂确实是个问题,再加上读书晚的不要,那这个时代的孩子想从念书走出一条路,可谓是艰难至极。

“好,改天我去县城打听打听,孩子念书是大事,不能耽误。”

听了霍启君的话,众人顿时松了口气,她们莫名的相信霍启君。

回家的路上,9号告诉宿主可以办村学,只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整个村里能教这些年龄参差不齐的孩子识字,也只有寥寥几个人。

自己虽然识字,但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教孩子们。

赵大夫和施妍也识字,但医馆每日忙的不得空,他们也不行。

子轩在年后便去了府城学习,不知道是开阔眼界,还是选择继续走科举之路。

如此算下来,村里没有一个合适。

若是在村外去找夫子更难,县城里的夫子基本都是秀才出身,举人都没几个。

能在县城当夫子的,怎么可能会来大山村这种小地方,人家又不傻。

况且夫子的工钱也是个问题,比县城低人家不会来,比县城高,那这笔钱村民们又认不认。

况且就茂春县那学堂情况,即便从那里挖夫子过来,霍启君也不信对方的本事。

“这事不急,等子轩从府城回来问问他的意思。”

办村学固然有好处,但相对的风险也很大,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时间飞逝,一转眼又到了今年第一茬水稻收割的时间。

这次府城来了好些官员,连知府大人也携带家眷过来观看。

一起随行的还有施大人一家,这次施妍的兄长嫂嫂也在随行队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