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临安小报传 > 第215章 逐时施行索唤

第215章 逐时施行索唤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临安小报传!

“卖报了!卖报了!李商隐当年写下一首绝美七律,隐晦地表达了他对一位女道的爱而不得……”

翌日清晨,伴着报童的一声高喊,临安城的百姓们随之精神大振,开启了新一天的忙忙颠颠,同时不忘忙里偷闲,买份小报闲暇看。

而远在海会寺的韩远岫,也从那名为自己跑腿儿的报童手中拿到了今日的所有小报,发现大家都在关于女道的逸闻轶事。

其中,自然是“青鸟小报”别具一格,从耳熟能详的诗人作品中寻找与女道有关的故事,将其娓娓道来,讲给临安城的百姓听……

“有‘小李杜’之称的李商隐,一生共经历了三段爱情,而最有名的那段正是与女冠宋华阳的有缘无分。”

“那时的李商隐还很年轻,在山上学道,而宋华阳则是公主的侍女,陪伴公主在山上修行。二人不知是一见倾心,还是日久生情,总之是在一起了,然,此事被发现后,宋华阳被送回了宫,二人自此没再相见。”

“于是,李商隐含泪写下《碧城三首》,以纪念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看似每一句皆在诉说着少女的痴情,实则,是李商隐借此诗讽刺当时送公主入道观的行为。他写得非常隐晦,通篇以天宫的仙女比喻女冠,将她们修行的道观比作传说中仙人居住的碧城。”

“诗的首联描写了碧城环境与女子们的华丽装扮,城内有十二座华丽的楼阁,阑干弯弯曲曲,女子们头戴犀头角做的簪子,身上别着精美的玉佩来驱寒。其中‘阑干’是点睛之笔,隐喻了闺中怨,而‘寒’字则与其遥相呼应,更能反映出相思之愁的情景。”

“次联写到女子们用仙鹤传送书信,树枝上栖息着凤鸾,隐喻观中女子动了凡心,常与观外的男子互通书信,以诉衷肠。颈联则连用了两个典故——‘雨过’与‘河源’,前者代表巫山云雨,后者说的是张骞为寻河源巧遇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均是女子与爱人暗约私期。”

“尾联则反映了女子们心中的呐喊,希望天不要那么快亮,希望晶莹的露珠不要被晒干,好让她们与爱人永不分离。”

“李商隐通过这首绝美七律,以仙女隐喻被迫入道的女子,同情她们的处境,从而表达心中对宋华阳的爱与无奈。”

“不同于我朝女子入道的情况,在前朝,许多公主与贵族女子会被家人送去道观学习,随行的还有大批侍女,她们被迫带发修行,可她们大多正值青春年华,心中充满了对情爱的向往,以至于出现不少人像宋华阳一样的入道侍女,爱上民间男子,只能偷偷在一起,一旦被发现,将会被无情拆散。”

“入道自愿,方可修成正果,但身为婢女与宫女,又何来选择的权力?”

最后一句,发人深省。

让看客从好奇这首七律诗所隐喻的内容到感慨那些被迫入道的侍婢与宫女的身不由己。

“那你呢?真想入道吗?”

韩远岫从小报上抬起头,望着庵观的方向,猜测着赵浮岚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以及当时的心情……

“阿嚏!阿嚏!”

此刻的赵浮岚,还缩在被窝里,仍在回味着昨日吃到的“樱桃煎”,早已放下了对杨木人的猜忌。

兴许…木头兄是以德报怨吧?

正当她在心里嘀咕时,赵小妞又兴冲冲地跑进屋,带着一股酒香气,让她腾地睁眼坐起,“可是酒烧江瑶?”

“嘿!瞧你这狗鼻子。”

赵小妞忍俊不禁,将食盒放到了她的床边,“又是闲汉送来的,他说是杨老板喊的‘索唤’。”

“杨老板人真好,不仅没有怪你把他的红颜知己给劝离开了,还天天为你‘逐时施行索唤’,莫不是担心你会因自责躲在庵观不回去,苦了你那张挑食的嘴。”

“哪有天天,也就这两日。”赵浮岚纠正道。

赵小妞说:“但我看今日那位闲汉大哥的意思,像是杨老板定了他的‘索唤’,接下来会继续往庵观送佳肴美食。”

“是吗?”赵浮岚眨了眨眼。

赵小妞点头,“他随口提了一句,明日‘索唤’时,再来拿今日的温盘,还叮嘱我们当心点,别把温盘打碎了,要另赔钱。”

“啧!能说这话的闲汉,一定不是老关的人。”

赵浮岚嗅闻着从温盘里溢出的香气,快速穿衣。

这个温盘的上下两层均是陶瓷,中间注入热水保温,眼下天气转凉,热水保温不持久,赵浮岚急匆匆洗漱完毕,就与赵小妞一道,坐下来享用美食。

“三娘,你方才为何那样说?提醒我们小心没有错呀,这温盘本就易碎。”赵小妞疑惑道。

赵浮岚解释:“同一个道理,但说法不同,感觉就不一样了,当初我找老关‘索唤’时,同样是易碎的餐盘,他叮嘱我的时候,说的却是别打碎盘子伤到我的手,你听听看,一个是怕打碎盘子赔钱,一个是怕伤到食客的人,哪个听起来顺耳?”

“唔…你这么一说,似乎是这个理。”

赵小妞仔细品了品,点点头,又道:“难怪老关他们总是不缺活儿,勤快嘴又甜。”

“不过,他现下还要帮你打探消息,还能分身乏术提供‘索唤’吗?”

赵浮岚笑了笑,“旁人不能分身乏术,可他是老关,咱们临安城最有名的闲汉。”

……

“喂!”

正如赵浮岚所说,身为临安城最有名的闲汉,老关哪能闲着,刚把一个食盒送到食客手里,又来到河边,叫住了一位撑船卖羹汤、时果的船家,要了一篮新鲜水果。

货到付钱后,他没有马上离岸,而是继续在河畔搜寻,直至找到一艘售卖酒水、茶水及茶果的船只,买了一份茶果,这才朝附近的曲巷走去。

沿途,还有贩售菜蔬、鸡鸭、海螺的船只,那些船家似乎都与他相熟,一路招呼个没完。

“下次…下次,眼下我只买这些。”

老关用下巴指了指抱在怀中的东西,冲他们摇头笑笑。

“又是送去给吴家小娘子的?”有人问。

老关笑而不语,一般不透露食客的情况,但这附近的商贩对周遭的住客还是颇为了解。

那人见老关不承认也不否认,接着又说:“那家小娘子不喜入庖厨,总是隔窗‘索唤’,递下来一个竹筐,让我把酒菜放进去。”

老关依旧笑笑不接话。

迎头遇见一位肩膀顶着食盒的小贩,他连忙让开,又险些与挑着担架子卖香辣罐肺和香辣素粉羹的小贩撞上,好在他眼疾手快,往旁边一闪,躲了过去。

“这条路可真拥挤!”

他小心避让着往来穿行的商贩与行人,用余光瞥着一晃而过的“盘卖饮食”,不禁想到了赵浮岚,“不知三娘在庵观过得如何?”

“这都去了小半个月,整日吃素,怕是都瘦了。”

“今日忙完,就去看看她,为她免费提供一次‘索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