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车体部分终于完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捣鼓汽车,整出了超级军工!
李一凡吃完饭后,简单休息了一下,接着起身打造坦克。
严华考虑到李一凡舟车劳顿,让他早点回去休息。
但李一凡的性子不允许。
手里有事做的时候,李一凡喜欢做完事在休息。
而在华南校区的另一处实验楼里。
华刚正在与手底下的导师和学生们,准备着手重新打造一台电磁轨道炮。
但考虑到时间和成本问题。
在经过一番商讨后,还是决定在原有的炮身上不动。
只是重新打造一根炮管更换即可。
但就算是这样简单的更换炮管动作,那也是件耗时耗力的苦差事。
因为放在实验室里的电磁轨道炮,其体积太过庞大。
但大小来说,就差不多24立方米左右,高度在5米左右。
更换这么一根炮管,需要双龙门吊。
时间成本算下来,最快都得要一个月左右。
而且一个月能装上都是快的,若真要调试完好,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够。
说到一个月时间,有导师开口问道:
“华刚院士,那坦克研究组跟我们打赌。”
“说一个月制造出搭载电磁轨道炮的坦克。”
“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若是单普通制造坦克来说,一个月绝对没问题。”
“但他们是要在这辆坦克身上,加装电磁轨道炮的火力系统。”
“按我们对电磁轨道炮的理解,就单单电磁轨道炮的设计都不止一个月时间。”
“更别说制造零部件和组装,一个月连电磁轨道炮的影子都见不到吧!”
华刚听后,随意笑了笑。
“我又没逼他们打赌。”
“是那新来的心高气傲,正好借这个机会打打他那嚣张的气焰。”
“这次的打赌倒是小事。”
“听上面说,现在外面有些不太平。”
“好些其他国都在擦枪走火。”
“上面让我们加紧干,尤其是在我们火炮研发组。”
“虽然电磁轨道炮,现目前还不能普及,但其他火炮研制必须得要跟上。”
“以备上面随叫随到。”
“当下我们有两件事。”
“第一,将电磁轨道炮的炮管更换。”
“第二,就是主要对一些中远距离火炮装置,进行生产化的速度提升。”
“争取做到上面要什么,我们随时就能生产出什么。”
......
坦克研究组的生产车间内。
李一凡将车体部分所有补缝的地方,全都补缝了。
按照寻常步骤走的话,接下来的一步,是要照x光机。
因为不论在机械臂或人工补缝,绝对会遗漏一些瑕疵。
肉眼绝对不可能识别到的。
这样的做的目的是,坦克自身重量过大,动不动就是三十吨。
另外就是传统坦克在高速行驶时,可达每小时七十到八十公里。
而且没有路况一说,都是遇山过山,遇水过水。
在这样极度恶劣的环境下,坦克若是因为节点虚焊。
必定会出现节点变形故障。
所以这一步不单要做,还要做得很细心。
全靠技术工人用探针查找坦克的每一处角落。
但凡出现0.05毫米以上的误差,都得返工。
因为出现超过0.05毫米以上的误差,就会导致无法安装模式化的武器系统。
但李一凡完全可以省略这一步。
因为他的系统扫描比那x光扫描,精准不知道多少倍。
哪怕是一丁点的误差,李一凡的系统都能扫描出来。
跳过这一步,现在需要动的就是变速器和油电发动机装置。
这一步其实也不难,因为在制造车体骨架时。
发动机和变速器都留有安装位置。
相对油电混动变速器李一凡则是采用传统的EcVt混动传动装置。
这是一款带闭锁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
是一款自动行星轮的变速器,带有双差速器和静液转向装置组成。
这款混动变速器能传送1200hp-1500hp功率。
适合重量50t到60t级别的坦克使用。
其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紧凑,重量轻。
在不含制动机构时的重量,仅仅只有1850kg。
整体长宽高的尺寸为1030mm*1560mm*670mm,也比其他的传动机构要小上很一圈。
李一凡将自动变速器用龙门吊配合吊架,将混动变速器固定在了坦克车体位置。
这一番操作下来,仅仅只花了大半个小时,就已经安装完成。
而在油电混动的这块技术,倒不是最难的。
最难的是电磁轨道炮的电源。
虽说现在还没有装炮塔,但电磁轨道炮的电源机构全排在车体部分。
之所以电磁轨道炮的体积庞大,就是因为它的电源机构占比太大。
电磁轨道炮现在不能流通,也是因为它的储能难度实在太大。
就按目前最先进的水平。
就储能单位而言,也要安排七个以上的军用方舱。
每个大小要在25立方米以上。
这样庞大的电源配置,只能用于登陆舰上。
若想放在驱逐舰上,还必须的缩小。
不然就算055级驱逐舰也放不下这样一套电磁炮。
然而这些问题对李一凡来说,也还算简单。
他只管将石墨烯做的电源代替锂电源即可。
李一凡在坦克车间内翻找了一圈,居然真找到了dVd光雕刻录机。
又在一堆材料中,找到了石墨烯。
不过都布满了灰尘。
李一凡也管不了那么多,直接将石墨烯用dVd光雕刻录机,一顿猛刻。
这一刻就是一晚上,李一凡困了就在睡在车间。
醒来了又继续刻。
就这样刻了三天三夜。
期间严华让李一凡去宿舍休息,但李一凡拒绝了。
因为他一旦做起事来,他的眼里就只有工作。
何况这里是华南军工学院,李一凡又不喜欢在陌生的环境里晃悠。
所以干脆吃喝拉撒睡,都在坦克生产车间里。
几下把事情做完就回家,还不知道老家的大别墅修成什么样子了。
还真想回去看看。
又是过了两个三天三夜,李一凡终于是将石墨烯做为电容器的存电单元弄好。
刻了九天九夜,终于将一个平方大小的电池给捣鼓了出来。
这个电源的厚度在十厘米左右。
内部全是由八百多个石墨烯电容器存电单元组成。
看上不大,但李一凡知道,这玩意儿在测试的那天,它将惊艳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