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女主不光长了嘴,她还会造谣 > 第184章 家书

第184章 家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女主不光长了嘴,她还会造谣!

谢泷西也当不知道这事,不过她准备去谢家住的那栋楼溜达溜达,留意一下,别还有人像方小苗一样瞅见了。

不过顾谨铭怎么这么不小心,当回梁上君子,还被人给看见了。

谢泷西连着两天下班后都在谢家旁边那两栋家属楼溜达,前面后面都转了个遍。

好在没听到说谢家丢了东西,也没听到有人议论看到小偷、黑影什么的。

也是去转了几圈,谢泷西才知道不是顾谨铭不谨慎,是方小苗悄好抄了小路撞见了,她转的这两天,后边那条路上基本没人。

而且顾谨铭翻阳台的那天,厂电影院放新电影,大部分人都去看电影去了,家属院几乎都空了。

第三天谢泷西都不准备去了,最后还是决定再去转一圈,正好方小苗今天又要上课,两个人一起走的。

两人在岔路口分开,谢泷西慢悠悠地往回走,这一走,就遇到了同样在阳台后那片溜达的顾谨铭。

两个人溜达起来都挺光明正大的,但一碰上面,莫名都有些尴尬。

主要是谢泷西尴尬,不知道顾谨铭有没有。

“你不是都翻过一次的吗?还翻?”谢泷西下意识就问。

问完才发现自己说漏嘴了。

顾谨铭眉毛一跳,“……要取的东西没取到。”想到谢泷西在谢家生活过一段时间,“你知道谢家房门中间挂着的相框,一般会收到哪里吗?”

相框?谢泷西想了想,谢家那相框放在那里就没挪过地吧。

上辈子她时隔多年去谢家看谢岳平被抓,那相框还好生生地挂在那个位置上,只不过多年过去,添了不少新照片而已。

顾谨铭就把自己发现不对的事说了说。

他现在想要弄清楚两件事,一个是相框去哪里了,二个是他是不是已经引起了怀疑。

如果已经引起谢岳平的怀疑,那他暂时就不能有所行动,需要增派人手来支援了。

“只有余素敏在的话,谢岳平应该不知道,他们夫妻现在的关系很恶劣。”谢泷西帮忙分析。

两人不好在家属院楼下商量,那里楼房密树多,晚上树影下黑黢黢的一片,人站树下根本发现不了。

两人坐到了露天篮球场的看台上。

顾谨铭摇头,“他们夫妻现在关系还不错,好像已经解开了误会。”

余素敏和谢岳平之间,可没有误会,这两口子对枕边人都很了解,现在夫妻和睦是出于什么原因,但谢泷西敢肯定,是演的。

反正也演了许多年了。

“余素敏的精神问题很严重你知道吗?前阵子还因为吃药不当进医院了。”谢泷西问。

这事先是谢卫民晚上去找她,后来阿莲又跟她提了两句。

说是肠胃炎,但根本原因是那些镇定类药物的原因。

这事顾谨铭知道,他比谢泷西还清楚余素敏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病的。

“你的意思是,余素敏把相框收起来了?”顾谨铭问。

谢泷西点头,她觉得这个可能性最大。

顾谨铭放下心来,只是收起来,问题就不大,就怕谢岳平提前察觉到什么,把东西都处理了。

“所以,你是知道我翻阳台,担心所以才去家属楼那边……”顾谨铭克制不住问出口。

谢泷西忙摆手加摇头,“不是,没有,你别瞎想。我就是送小苗去上班,想快点回宿舍抄了近路而已。”

她能说自己是担心顾谨铭出岔子,影响到谢岳平遭殃的进度吗?

说实话好像更伤人一点,谢泷西选择了说谎。

顾谨铭,“……”

不是就不是,倒也不用否认得这么彻底。

正事说完,谢泷西麻溜起身,半句寒暄没有,赶紧拍屁股走人。

顾谨铭知道她不想跟自己多呆,坐着没动,目送她离开。

……

计划科上半年是真没太多事,谢泷西忙完房管科那边的工作后,就只剩下一些细碎的工作,每个月过去对一对报表就行。

没事干的时候,她就去知青点串串门。

梅主任他们上半年的工作也不忙,等到期末才有得忙。

谢泷西到知青点的时候,梅主任正在读陈述写回来的汇报信,“这个小裴不是咱们单位的职工子弟吧,我没有印象。”

梅主任读着读着,问吴姐她们。

每年下乡那么多人呢,吴姐也不可能个个都认得都记得住,她去翻了翻档案,很快就找到了出处。

“不是,是谢副厂长的亲戚,从咱们厂下乡的。”吴姐道。

梅主任点了点头,政策总是有漏子可以钻的,能办下来就说明没什么大问题。

“这个小同志很不错啊,陈述写十句,有五句跟他有关系。”梅主任笑眯眯的,为去年分到蒲宁的知青而高兴。

他们去了个民风非常好的地方,遇到了开明有魄力的地方领导,现在个个朝气蓬勃,积极进取。

“是不错,我那天统计了一下,陈述他们这一批,是电材厂历届知青里头最快融入当地,最快做出成绩,最多人在农村实现价值的。”吴姐笑着道。

他们现在准备把陈述他们的经历写成材料递交上去,看能不能鼓励知青和地方互相协作,发掘更多可能。

“这还得谢谢小西。”李哥突然来了一句。

梅主任和吴姐点了点头,确实!如果不是谢泷西,去年这一批知青,怕是都会被安排到黔省去,那边的情况可不算好。

而且蒲宁还是谢泷西的家乡。

“蒲宁这地方人杰地灵啊!”梅主任笑着道。

谢泷西进来的时候,刚好听到梅主任这句感叹,“咦,我怎么好像听见你们在说蒲宁?”

梅主任看到她,脸上的笑容更加,冲她招了招手,“快来,陈述写了信回。”

说是信,其实更像的是汇报材料,后面还请求知青办能替他们采购一批农林相关的书籍回去。

这种采购,确实让单位出面比较好,谢泷西要去买,只能去新华书店找,还找不全。

单位可以直接用学校的名义进行采购,反正学校每周都有学农课。

不对梅主任说信就是信。

谢泷西带着笑意的目光扫过梅主任专门放信的档案夹,封壳上写着六个字,“孩子们的家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