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传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系统:我在沙漠开客栈!
100个智能清洁仪。
2个放自己房子里,18个给员工当福利用贡献点兑换,至于另外80个么……
“鹿笙姐,你看下仓库,我新存了好东西进去,你们有需要的话用贡献点换,另外80个你看着安排做特色房间或者放花庭落钗做体验都……”
林渔美滋滋,手机还没放下就穿上外套准备去干饭。
刚要出门突然想起来件事,于是补充:“柯飞鸣那边可能对这个有兴趣,你有时间找他说一下,需要的话就2台批给他,但上次说的那个计算机老师让他赶紧给咱们敲定。”
说来也有意思。
他这儿的老师不少,但大多偏向文学造诣比较深的那种或者术业有专精的,像计算机这种偏现代技术类的目前还真没有。
原因之一是幼儿园孩子太小,他和老师们都不太愿意让他们过多接触电子产品,这些东西和系统出品的全息拟态不在一个技术层面上,对视力还是有一定伤害的。
原因之二就是因为这边确实专业不太对口,系统占据技术金字塔,不止林渔,就连柯飞鸣都没想带人过来班门弄斧。
但计划不如变化快……
林渔这儿人越来越多,不止7岁以前的小孩儿,还有不少在县城那边上学的大孩子。
他们放假时候也会跟着这里的老师们学习、补习一些知识,还有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没法进入学校的孩子,因为父母都在这边工作,干脆全天待在这边学习,比如生病的小花、比如早早辍学的巴尔(骆驼队那个16岁的小领队)。
在林渔到来之前,这边整体的教学水平其实和灰扑扑的外表相当,都是整体落后于一二线城市的。别说外语和各种特色课,就连现在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的电脑在这边也是个稀罕物。
你敢相信这个年代,十几岁上了初中的小孩儿打字还是一指禅么?
你敢信跟家里人住在沙漠里的孩子,住校的不提,走读的每天上下学的时间就要超过一个小时么,开11路的那种?
但这种情况放在这样的环境里,就是常态。
所以从开始到现在,林渔最初去了几次焦兰县城后,他就很少再去了。
因为那边和他现在所处的环境、上学时的环境都有一种割裂感。
就好像处在两个时空一样的。
一边是灯红酒绿高楼大厦的现代社会,一边是石板路自行车低矮小房子的旧时光,好像这里的时间在某个节点凝固过一瞬,而后所有发展都比其他地方慢了半拍。
林渔最初习惯了快节奏,现在则喜欢上了自己一点点看着建设起来的“桃花源”。
在这里生活很舒服。
和好的人相处很舒服、在好的环境生活很舒服,连工作忙碌都变得很舒服。
所以他前两天跟柯飞鸣提计算机老师的时候,也只是随口一提,其实当时并没有那么迫切。但柯飞鸣估计误会了,以为他要按万卷书屋那波人的标准找,所以这两天才一直没有反馈回来。
柯飞鸣一直对系统的黑科技产物很感兴趣,或者说他背后代表的力量很感兴趣。
林渔刚才已经跟张鹿笙说清楚了自己的要求,就是要给这些孩子找个技术达标的老师、有教学经验的最好,来给这些接触电子技术很少的孩子们启蒙一下,开开眼界,不用那种能参加竞赛的高精尖人才。
相信柯飞鸣在这个胡萝卜的打动下,肯定能很快给孩子们落实计算机课。
林渔把这事儿前后因果关系捋顺,又交给了可靠的张鹿笙去办,就放了心,打算先去吃个饭,然后去刚落成的百花园看看。
至于你说为啥不让系统出手?
系统是代表了目前最高等级的技术,但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谁还不了解谁?
想让它做免费劳工,想都别想!
特别是这次俩人算互坑了一回,林渔想想让这坑货给孩子启蒙就心里直突突,真怕它把本来正常的孩子教成跟它一个样。而且在他这里,人才的使用顺序应该是(免费>金钱>积分)才对。
有免费且不用欠人情的人做备选,干嘛还要花积分去给系统送钱,亏本的生意绝对不做!
主打一个性价比!
“叮!”
林渔手机上突然传出提示音,这不是狗系统突然搞事情,而是特殊物品被兑换之后的提示。
因为把贡献点面对系统人物卡和人类员工同时开放,所以为了区分,林渔早就让张鹿笙把兑换机制设置的清清楚楚,现在,各个等级能够兑换的物品种类、数量等都有执行标准。
而且,凡是有大额贡献点兑换后,张鹿笙和林渔这儿都会收到提示,以便及时补充某些奖励物品。
林渔打开兑换区一看。
嗬,他员工里有钱的还真是不少,就这么短短几分钟,刚被放进去的清洁仪已经被兑换出去了4台,就算其中2个是柯飞鸣带走了,那另外两个需要的贡献点也不是个小数目。
现阶段,客栈里能买得起的也就那么有数的几个,点开兑换记录一看,果不其然——
张鹿笙3、许清欢1。
第一个想法:总经理和清平茶社的分成果然很给力,有钱人啊。
第二个想法:嘿嘿,看来不喜欢亲自洗澡的不止自己一个,哦呵呵,懒人果然会统治世界!!
……
中午,林冠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鹿鸣苑账号在认认真真更新了将近半个月后,今天最新的一条视频被官方教育号转发并配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不忘历史,砥砺前行,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这条视频是一位教授在给孩子们讲述历史,刚好讲解到一位抗倭大将军。
说到激动处,老教授声音洪亮语气慨然、双拳紧握,而那些大多四五岁本该听不懂历史悲欢离合的孩子们,却仿佛感同身受,跟老师同仇敌忾,甚至有共情能力强的,已经眼含泪花。
整堂课不过二十多分钟,但不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很沉浸,没有一个溜号走神……
而这样的课堂,可能小孩子看不出什么,但每一个已经成长的大人,都能透过这短短的二十几分钟,体会到厚重的传承感。
我们的孩子一代接一代,他们愿意去学习这些知识、不会遗忘历史。
我们的文化,将会一代代传承,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