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三期完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系统:我在沙漠开客栈!
如果单单是老板为了员工做的福利幼儿园,却花费这么大的本钱,那大概率只有两种可能。
老板太有钱没地儿花或者他真的疯了。
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
那就是视频中所出现的一切场景都是真实的,既然不需要另外购买特效,用普通器材随时记录拍摄的话,成本自然会降下来。
但这就更让人羡慕了好么?
网友们是更愿意相信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炒作,还是更愿意看到,远方真的有这种比宣传片还要好的幼儿园?
都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请问,他们这些家长要卷到什么程度,才能让自家孩子也出现在这种起点?
于是在陈元元确认这幼儿园确实是福利性质之后,有很多人开始关注“如何成为塞上曲客栈员工”,之前几个账号招聘留下的联系方式里,简历瞬间暴增……
不过实话实说,一条视频是不够说明什么的,很多粉丝点了关注之后都在观望,看看后续还能看到什么。
或许是造假露馅儿,亦或者是为他们揭开这个地方的更多面。
陈元元和鹿鸣苑官方号也没让人失望。
光是日更还不够,每天3~4更是基本操作,如果素材多,一天五六七八条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两个账号分工明确,视频风格区分明显。
官方号秉持林渔一开始的想法,每天都会挑选几节有代表性的课程全程录制,去掉一些休息、玩耍的环节,尽量精简不必要的插曲,把每节课的内容尽量完整的体现在视频里。
相当于开了一个专业的网课频道,全程免费不说,画质声音和课程质量都出奇的高。
放在别的同类博主手里可以拿去卖课的那种。
视频下的评论也从一开始的质疑变成了后来的整齐划一,比如:”谢谢xxx老师的分享,我家宝宝很喜欢”或者“学到了,感谢分享。”这类的评论开始成为主旋律。
而陈元元视频下的评论就要欢脱许多。
而且每次发完视频后的一个小时内她基本都在线冲浪,能跟网友们实时互动,这让她的账号活跃度再登新高,平台已经好几次联系她给封推和专门宣发通道,要知道,在以前这可是大网红才有的待遇!
幼儿园账号开号三天后,转赞评进入平稳期。
除了第一条播放量破了百万,后面的稳定在70万左右播放量一条,粉丝也涨到了2万。林渔并不着急,这种账号的调性和娱乐性账号不同,受众群体也不同。
光看粉丝量可能有点儿寒酸,但看转赞评数据比例却是高的吓人。
从粉丝画像看,关注这个账号的人群年龄在20~50岁这个区间的人居多,而且男女比例竟然很均衡。按照年龄推算,这些人不是宝爸宝妈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可能有刚结婚在备孕的小夫妻,基本上关注后就很少有取关的。
后台粉丝量一直呈上涨趋势(感谢各个平台的实时粉丝动向检测,太专业了)。
所以只要稳步发展,这个账号到达10万粉丝量时,将会比相同粉丝数量的其他领域账号的粉丝粘性更强,做的更长久。
稳扎稳打,是个好的开始。
……
3天后。
林渔和张鹿笙分头行动。
万卷书屋第三期两天前彻底完工,新一批的“韭菜”……哦不,博学的教授学霸们即将大批量入驻客栈,林渔今天跟柯飞鸣一起负责接待任务,顺便安排一下住处什么的。
毕竟这批人很可能以后常驻客栈,林渔再宅事情再多,见面认认脸打个招呼还是要的。
而且这事儿来的太卡点儿了。
现在天亮的越来越晚,林渔生物钟却养成的很顽固,每天睁眼睛的时候天都没亮,幸好常练拳的小广场那边中了不少萤灯绿萝,还挺亮堂的,不然抹黑锻炼身体,总感觉多少有那个大病。
但这天早上林渔发现,自己不是最有病的那个。
因为他刚打了一遍拳热身,电话就响了,那边是也习惯抹黑锻炼的柯飞鸣,“小老板,你醒了吗?教授他们到了。”
“现在就到了?!”
林渔抬头看看乌漆嘛黑还有星星挂着的天空,怀疑人生,这么早就到了,那他们该是几点出发的啊?
但人都到了,一切吐槽都得憋回去。
“我马上来。”
也顾不上换衣服,忙忙的收拾水壶毛巾之类的装备,背着就往骆驼站那边走。接到人之后,林渔发现这些人比最开始那群的阵仗更大了,平均一个老头\/老太,身边必要跟着2个以上的年轻人。
乌泱泱几乎上百人,黑压压的夜幕下站成一片,说实话还是有那么点儿恐怖在的。
幸好他们互相之间还说话互动,夜里会动的物体总比一动不动的要好点儿。
林老板:并没有,呜呜呜~~
越走越近,那些人的轮廓渐渐清晰,等林渔看清他们的形象后,刚才那种奇怪气氛瞬间消散。
因为最前排的老人们都穿的圆滚滚,很保暖,完全拒绝恐怖。
而后面那些年轻人更是看着搞笑,手里推着行李箱,身上背着挂着扛着不少行李,大包小包的看着像搬家,形象十分的……滑稽。
老人两手空空,年轻人浑身披挂,嗯,孝顺~
“小老板好,这么早麻烦你来接我们这些老家伙,真是麻烦了。”
为首的头发全白,一身羽绒服套中山装的老人热情打招呼,看着气质儒雅,一张口却是明显能听出河南口音的普通话。
林渔赶紧迎上去跟人握手,一顿寒暄,又接过其中一个搬扛太多的小伙子手里的行李,柯飞鸣也带着几个兄弟帮忙分担行李,却跟个锯嘴的葫芦似的打过招呼就不吭声,把自己当哑巴行李搬运工。
林渔只能转换社交达人角色,跟这些老老少少一阵寒暄,显得他很外向……
接待工作进行的顺利脱身却不易。
先是跟那些年轻人一起,把大家的行李都一趟趟搬进早就在桂花巷安排好的宿舍里。年纪大的住一楼,年纪轻的住二楼,领着大家参观下基础设施,交代一下这边的三餐怎么吃、锻炼去哪里,大概有什么好玩儿的。
尽好地主之谊后。
又带着一大帮人去跟原来的那批人汇合,一起参观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