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女穿男:家有娇羞小娘子 > 第71章 规划建新房

第71章 规划建新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女穿男:家有娇羞小娘子!

长青村的祠堂修的是百家祠,各家祖上的木碑牌摆在里面都不一样,因此年初二的时候,就没像别的同姓村子那样有统一祭祖的仪式。

顾家也只是在这天去了趟顾老爷子的坟,上了几炷香,烧了几扎纸。

他们没有别的亲戚,大年初三的走亲,就王氏回了一趟王家村,拜访几位哥哥嫂子。

按照习俗,郑子衿这天本来也该回娘家探望的,但是当初在嫁过来时,郑家嫌她嫁得不光彩,收了顾家给的二两银子彩礼后,就直接断了与她的关系。

还特别叮嘱她,以后逢年过节都别想着回去,他们丢不起这个人!

顾昀知道后有些心疼地抱了抱她,“没关系的子衿,以后我永远都是你的家人,也会一直待你好的。”

郑子衿其实并不是很在意这里的郑家人,毕竟她穿越过来的第二天,就被绑着嫁到了顾家。

甚至她脑海中郑大丫的记忆里,她爹娘的样子都已经模糊不堪了。

不过听到阿芸这么关心她,郑子衿心里还是有些甜丝丝的感觉。

到了年初六,王氏便带着家人把屋里的东西腾空了,全部搬到了酒坊空余出来的隔间儿里。

又临时在酒坊旁搭了个栅栏棚,暂时把牲畜都养在那儿,这样就更方便把旧屋推倒了重建。

现在顾家在长青村的人缘好,村里有些过年闲下来的小伙儿知道他们家要把原来的土院子推了,纷纷主动来帮忙。

还不要工钱!

这事儿顾老爹是一万个同意。

一连来了三四十个人,不到半日,土墙院子就变成了一片废墟。

“顾叔,这是我爹拿着去镇上改了的房屋契。”吴村长的大儿子吴有家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了顾老爹。

虽说顾家要建屋的这一片地契都有,但毕竟房子的占地儿是扩了些地皮进去的。

吴村长也知道现在的顾家能耐,他有意示好,头天便主动提出,帮忙把契拿去镇上改改地的尺寸。

盖新章,戳新印儿,一张新的房屋契一天时间就办好了。

“替我谢谢你爹。”顾老爹接过,转手又拿给了王氏保管。

王氏妥帖收好,便对吴有家问道:“你是在外面帮人建过房子的,能不能帮婶子问问,有哪些人这段时间可以来我们顾家帮忙修房?要一些能干的,做事快的,偷奸耍滑的可不行!”

吴有家算是吴村长家同一辈儿里唯一没来酒坊做工的,毕竟好不容易学出来的技术,做成老手了,在外的工钱也不低。

更何况县衙已经开始对外低价售出水泥,不是穷得没房顶儿的平民百姓,基本都能买得起。

先前跟他一起用水泥建过房修过路的人,现在可抢手了!

吴有家没有犹豫的说道:“倒是有一些人,平时是跟我们一起出去做工的,都是些建房的好手,别人三个月能修好的房子,咱一个月也就弄完了。如今还在年里头,他们应该不忙。”

王氏听罢眼前一亮,那敢情好啊!

“就辛苦你帮婶子去请一下,到时候你来当领工!工钱的事情不用担心,要是一个月就能把我要的房子修好,我给你们一人一天算五十文的工钱,还包中饭怎么样?”

吴有家当即就答应下来,算算一个月能挣上一两多银子,傻子才不干!

“明天一早就把他们喊来吧!”王氏拍板道,“我让大郎今天把新屋的图纸画出来,到时候你们拿到就可以直接开工!”

吴有家点点头,下午就赶着去各家喊人了。

顾家建房的砖瓦和梁子早就备好,这么多人在酒坊里住下还是有些挤的,许多事情也不方便做,她想尽早搬到新房里去。

方申跟丁一丁二今早也回了镇上铺子,初六是新的一年开业的吉日。

酿酒坊一共就余下来四个隔间儿。

一间顾老爹和王氏住,一间顾昀房里的三口人住,剩下的顾沁和张氏,云娘,还有程苗住一间,严氏兄弟和程朗程禾住一间。

屋里搬出来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在每个住的隔间里挤得满满当当,过路都不好下脚。

第二天早上,吴有家请来了二十多个工人,木匠,锯匠,雕匠,砖瓦匠,水泥匠,在里面都齐活了。

吴有家拿到房屋图纸,就开始安排人做事。

王氏从他那儿知道,里面的木匠手艺很不错,于是让木匠跟他带来的三个徒弟,把家里的家具全都做套新的出来,价格另算!

木匠工人也没想到来一趟还有意外的活儿,打全套的家具包括桌椅板凳,衣柜储柜,还要给每个房里重新做几张大木床,顾昀的书房也要多添几个书架子。

这些加起来,能多赚不少银子,木匠很爽快就答应了。

王氏又出钱租了赵柴家的厨房一个月,张氏和云娘两人,每天中午前都带着食物到这来,给工人们做饭食。

过年还剩了一头猪在圈里,现在关在栅栏里养着也不方便,为了让工人干活多卖点力气,王氏特意找来杀猪匠把猪杀了,每天好给这些人添点肉食。

打地基,按照图纸分出院子格局,修房的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房子是按照三进四合院样式规划的,不过由于地皮不够大,较于镇上标准的三进院子大小,顾家这个的整体比例缩小了些。

并且院子设计的是横着的‘目’字形结构。

左边第一个‘口’是第一进的外院,宅大门还是朝南,门庭开阔。

进门左边需要建一排房子,是专门留给下人住的,下人房的对面还要另起两间屋子,用作客卧。

目字中间的‘口’是俗称的内院,两侧设有东西厢房,中间正对着的就是正房。

正房的东西侧还紧贴着两个耳房,东耳房稍大一些,留给顾沁,西耳房位置偏静,作为书房。

东西厢房各有一大两小三间卧室。东厢房长子住,也就是顾昀一家,东南位置还挨着一个厨房。

西厢房留给二郎,西南位置建了个厕所,不过与厢房还是隔开了一定距离。

顾昀根据现代思想,在图纸上给厕所设计了一套污水排水系统,到时候用起来也会方便许多。

最右边的‘口’是第三进院子,顾家身处农家,禽畜类肯定还是要养的。

常规来说,第三进院内应该是后罩房,用来住人的,但是顾昀直接改成了马厩,牛圈,猪圈,建圈围栏,用来养那些禽畜类了。

原先后院的地窖在推平土院儿的时候也被填了,酿酒坊底下有个更大的,屋里的这个也就不再需要。

时间转瞬即逝,年很快就过完了。

到了正月十六这天,县衙张贴了县试的报名事宜,县试定于二月下旬,共设五场,每场一天,考完一场期间可离场,次日出结果通过者才能再考下一场。

参考的学子们需要提前去县署登记信息,同时需要五个同考的人结保,称之为互结。

若在考前考中考后任意时间查明有作弊行为,另外四名学子都会牵连受罚。

不光每人要各打四十大板,以儆效尤,一行人及其后代终身也不可再入仕途。

再则就是,大晋具保无需非得是廪生,仅有秀才功名即可为五子作保。

后续如被查出学子有信息不实的情况,作保秀才的功名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学子们找不到相熟且愿帮作保的秀才,有的就会花上十几两或者几十两银子,去请专门给人作保的秀才帮忙。

秀才们想要高回报,也需要担得起高风险。

好在顾昀有个师父。

陆清风早些年前就已是秀才之身,并且当时还是案首之名,只不过因为参加乡试时醉酒误事,才早早停止了科举之路。

陆清风自是愿意为徒弟们作保,可五子结保还差三人,后面还是寻了几位常来书肆的百川学院学子互结,这才凑齐五人。

接下来,只需要回去巩固学识,耐心等待县试开始就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