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锦衣卫:本想摆烂被迫成神探 > 第114章 举荐信

第114章 举荐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锦衣卫:本想摆烂被迫成神探!

怀真帝满眼疑惑,自从他登基之后,明亲王就佛系起来,成为了大齐的闲散亲王。

即便他刚登基时,还未站稳脚跟之时,让他入朝为官,辅佐他坐稳皇位,却依旧被明亲王拒绝。

自打他登上帝位之后,自己这位亲弟弟便不理朝政,上朝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今日,明亲王破天荒的进宫,还要见他。

怀真帝龙颜大悦,笑道。

“快把明清王请进来。”

俄顷。

一个和怀真帝有七分相似的中年人,牵着身穿飞鱼服,被五花大绑的何炎走入御书房。

只见,明亲王何焕,一脚狠狠踢在何炎的屁股上,让他何炎差点踉跄摔倒。

“罪臣何焕,携逆子何炎前来谢罪。”

说着,何焕跪在地上,朝着高座之上的怀真帝狠狠磕了一个响头。

这一幕,把见过大世面的怀真帝都吓了一跳,赶忙跑到明亲王跟前,搀扶着何焕起身。

“老七,何故如此,快快起身。”

等他扶起何焕之时,他的脸上早已老泪纵横。

“逆子何炎,私自拐带公主出宫,让公主陷入险境,险些伤了公主的千金之躯,臣罪该万死。”

说着,明亲王准备再次下跪,却被怀真帝阻止了。

“行了老七,这不是没事吗?别生气了,来人赐座。”

说完,大太监就搬来凳子,给明亲王坐下。

即便如此,明亲王依旧不解气,踢了一脚跪在一旁的何炎。

“给我跪好了,谁让拐带漓菱出宫的,反了你了。”

何炎刚准备开口解释,却被明亲王狠狠瞪了一眼,只好老老实实闭嘴。

“老七别生气了,气坏了身子可不好。”

怀真帝他和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是最好的。

当年他为了夺得东宫之位,当时还是七皇子的明亲王就一直拥趸他,直到先皇驾崩。

各个兄弟企图抢夺皇位,七皇子依旧护卫左右。

直到他登基后,他毅然选择退出朝堂,在京都当一个闲散王爷。

“哼!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已到双十年华,还未成家,简直是让我丢尽了脸。”

这个时代,男子一般十八岁就娶妻生子,女子一般二八年华就已为人妇了。

何炎这等年纪,已经算老剩男了。

他家明亲王的爵位,可世袭罔替,何炎却迟迟不肯娶妻,把何焕气的不行。

“此次微臣前来,也想替我这逆子求一份恩典,看京都中是否有合适的女子,请陛下保媒,替他觅得一佳人。”

怀真帝想了想,自己这儿子侄,的确到了娶妻的年纪。

“好,朕答应了。”怀真帝笑着应下此事。

明亲王何焕,也躬身谢恩。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红色宫装的丽人,焦急的冲进御书房。

看到被捆成大粽子一般的何炎,漓菱公主赶忙跪在地上。

“父皇,是我自己缠着九哥,非要他带着我去办案,所以才发生意外,和九哥没有关系。”

漓菱公主还怕不保险,站在何炎身前,如同小母鸡护崽一般,把何炎护在身后。

怀真帝、明亲王两人,相视一笑,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时,怀真帝才反应过来。

自己这个七弟不是带子请罪来的,是借这个借口来求恩典来了。

“行了,漓菱你把世子带下去吧,我要和你皇叔有事商量。”

漓菱公主眼前一亮,“父皇你不怪九哥了啊?太好了。”

怀真帝瞪了一眼漓菱公主,“我还没找你算账呢,身为未出阁的公主频繁溜出皇城,皇室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漓菱公主吐了吐香舌,做了个鬼脸,像牵驴一般,把何炎牵走。

走出御书房后,何炎没好气的说道。

“你赶紧把我松开,你真打算拿我当牲口一样的一直拽着走啊?”

“啊!九哥对不起。”

漓菱公主一边道歉,一边替何炎解开身上的绳索。

突然,两人变的沉默起来,最后还是漓菱打破沉寂。

“九哥,你真的就这样,被庆言踢出小队啊?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吗?”

何炎一声长叹,“我也不知道,我从没见过他如此生气过……”

刑部大牢,身为文人的吴舟,显然承受不了皮肉之痛。

十几鞭子下去,就把一切交代了。

原来,吴舟乃是大吴读书人,多次科举不中。

机缘巧合之下,拜在大儒庆太乙门下。

次年科举,便高中进士。

最后因为没有关系,只被安排了微末小官。

吴舟自视甚高,愤然辞官,跟随恩师庆太乙游历九州。

吴舟本就自傲,自称生不逢时,迟迟怀才不遇。

便起了歪心思,恩师庆太乙太大吴名声实在响亮。

只要他愿意为自己写一封举荐信,他入朝为官的梦想就能实现了。

等他求到庆太乙面前之时,却被庆太乙以心思不够沉稳,还需继续打磨历练一下为由拒绝。

数次交涉无果之后,吴舟便心存歹念,当晚再次央求大儒举荐不成,怒极杀人。

当他刺完人之后,他便后悔了,拿着匕首就准备逃离现场。

谈判之际,正巧等到了替他完成接下来一切的人。

那位中年老农,正是他有过从军经历的兄长,吴崖。

自幼,吴家家中便贫苦,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吴崖便要要担起家中重担,一边养家糊口,一边供弟弟读书。

十年前,每家需要让一男丁入伍从军,吴崖也是主动站了出来,前往大吴王朝参军。

在吴崖的心中,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他便全心全意保护着自己的吴舟。

因为只有吴舟入朝为官,吴家才能脱离贱籍。

那晚撞破自己弟弟行凶之后,他便替自己弟弟处理了一切,包括给了大儒庆太乙的那致命一刀。

当刑部众人问起为何要杀小侍从之时,吴崖交代。

他也是大儒身边的一名侍从。

那日,小侍从返回房中拿那特殊香薰之时,他就起了疑心。

始终担心小侍从会透露出去消息,自己半夜还要替大儒添一次香薰,从而会怀疑到自己的身上。

从而,吴崖让吴舟带头闹事,从而找准机会,把正在如厕的小侍从,杀死在茅房之中。

众人闻言,一切都说的通了。

只可惜,从庆太乙的遗物之中,找到一封举荐吴舟的举荐信。

大儒的打磨,可能就是这次九州之行,只可惜吴舟并没理解大儒庆太乙的良苦用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