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皇帝征我去做官,朝堂没了我不行 > 第99章 野有遗贤

第99章 野有遗贤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皇帝征我去做官,朝堂没了我不行!

皇帝也无心再听臣子们的废话。

直接宣布散朝。

“苏公,陈卿,裴卿随朕往承明殿。”

皇宫之内殿宇重重。

承明殿,是皇宫内的第三大殿。

属于内朝殿堂。

也就是内朝议事之处,同时也是皇帝的寝宫。

前殿议事,后殿休息。

能到这里的,多为朝中重臣。

大臣们都以能到这里议事为荣,俗称“入阁”。

承明殿御书房边上有个小暖阁,与御书房隔开又相连通。

平常下朝后,皇帝会在这里休息一会,用点早膳。

此刻,皇帝已经换下龙袍。

穿了一身舒适的常服,坐在暖阁中。

面前是一张不大的黄花梨木的四方食案。

案上摆着几样精细饮食。

而他对面,坐着三个人。

一个是年逾古稀,头发胡须皆白的老头,身材清瘦,面容矍铄。

他就是皇帝口中的苏公,当世大儒苏衍,位列三公之一的当朝太师,声望显赫。

另外两位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他们都是当朝重臣。

面色黝黑,容色深沉的那位,是当朝右仆射裴如海。

皮肤稍白,笑容和煦的那位,是左仆射,当朝陈国公陈中启,容貌和陈洵的三叔有五分相似,他就是陈洵的大伯,陈中序的长兄。

这三位和皇帝私下相处不错。

尤其是陈中启和裴如海,在皇帝还是王爷时,就辅佐他了,继位后更是齐心辅佐。

很得皇帝看重。

而苏衍,则是帝师,与皇帝有师生情谊。

所以才会被召入暖阁这种皇帝私下休息的地方。

朝事之余,几人也常常相聚谈笑,不拘繁文缛节。

“陛下这是有事?”苏衍笑呵呵地问道。

“先用膳,膳后再说。”

刚下朝,都饥肠辘辘,先填饱肚子再说。

食毕,宫人撤下碗碟,皇帝拿出那张晁冷写的《治灾活民书》。

“苏公,裴卿,你们看看。”

苏衍接过纸卷,展开观看。

裴如海等不及,也凑到他边上,一同观看。

只有陈中启老神在在地坐着没动,面带笑容,似有了然。

皇帝看他一眼,笑问:“陈卿可知纸上内容?”

“臣昨夜收到三弟家书,略知一二。”陈中启笑道。

“那你怎么看?”

“惊为天人,非常所及”陈中序啧了一下,摇了摇头道:“要不是臣知三弟从不妄言,臣实不敢相信这些方策出自一少年。”

他又摇了摇头,道:“这是何等智慧啊!说是盖世之才也不为过,到现在臣还觉得不真实,真想见上一见。”

皇帝赞同地点点头,“朕也想见一见。”

两人说话间,苏衍和裴如海已经看完了奏疏。

“妙策!妙策!”苏衍抖着手中的奏疏,激动地胡须乱颤。

“这是何人所书?”未等皇帝答话,他又道:“如此治世之才,不知是哪位学者?老夫可认得?”

皇帝笑言:“尔猜。”

两人当即一番猜测,把当世大儒,学者,有才华的人猜了一遍。

皇帝摇摇头,笑道:“皆不是。两位爱卿,说说,制策之人如何?”

裴如海还在摇头,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此人,惊才绝伦,我朝竟然还有此等厉害的人才,老夫竟然闻所未闻,实不应该啊。”

“还真是,野有遗贤呐!”他又感叹道:“二十三治灾之策,无一不切中要害,尤其以工代赈,既能妥善安置灾民,朝廷又能得益,从中可以看出此人既精通政务,又通晓时弊,这样的人,一定要招揽为朝廷所用!”

“正是,如此大才,怎能任其泯于山野,陛下或可破格征辟。” 苏衍也建议道。

“陛下,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何人?”两人急切地问道。

裴如海看着笑容满面的陈中启,瞪着他道:“老陈,你是不是知道?”

陈中启捏着胡子,笑而不语,陛下想卖关子,他可不会那么没眼色先说出来。

“倒不是朕卖关子,是朕也实难相信…… 两位爱卿,你能相信这治灾之策,是出自一总角小儿之手吗?”

“总角小儿?”两人震惊地瞪大了眼。

惊呆了老铁!

陛下你是说真的吗!

本朝不是没有少年天才,但大多精于诗词文学。

精通政务者少之又少。

刚才的治灾之策,明显是出自精通政务的老手,言之有物,环环相扣,老辣的很。

怎么可能是一个小孩写的呢?

皇帝又把陈中序写的奏折,递给他们。

两位看罢,抬起头看着皇帝,表情有些呆滞,半晌才道:“真有这样的惊才少年?”

“啊,老夫真想见一见啊!”苏衍道。

他不仅是帝师,还兼职国子监祭酒。

手下门生无数,才华横溢者也不在少数,却从没有见过才十二三就能处理政务的。

这是何等智慧啊!

“不知是哪个世家的子弟?” 苏衍问道。

“据三弟说,此子是寒门。”陈中启回道。

“寒门?”两人再次震惊。

寒门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子弟?

要知道很多寒门,连书读不起,更请不到有才名的学者当老师。

寒门要想跟世家子弟一样出色,要付出更多努力。

“老夫,倒是更想见一见了。”苏衍道。

陈中启也表示赞同:“老夫也想见一见,打算去信给三弟,待洵儿回京时,带上那少年一起。”

“如此也可。”皇帝道。“介时,若是此子可用,朕破格征辟也无不可。”

几人均点头赞同,陛下为当世明君,用人当不拘一格。

年龄什么的,不是问题。

“如今珩王在苍南赈灾,手中无钱无粮,处境艰难,朕意欲再募集一些粮食送过去,爱卿以为如何?”

“难为珩王了……”陈中启道,他感叹一声,“这事当初……”当初就不该派珩王去赈灾。

珩王善战,乃大闵战神, 武将去赈灾,这也是没谁了。

提到这个,皇帝也有点憋闷。

“郑氏一党……”

皇帝挥挥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此刻不是说这事的时候,先解决问题吧。”皇帝道。

筹集粮食送过去才是正道。

“陛下意欲采用这治灾活命书上的第11策?”陈中启问道。

第十一策,讲的是如何从富商巨贾中筹集粮食。

“正是。”皇帝点点头。

他打算把京城里的富商巨贾,都给薅一遍。

苏衍道:“策是好策,只是其中有一条,请富商喝茶……是不是”有点太损了?

裴如海又朝纸上看了一眼,一向深沉严肃的脸难得露出了笑容。

策上说,把富商关在屋中喝茶,待其憋涨难耐时,再逐一找其谈话,各个击破。

情势所逼,富商势必松口。

几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何止是损……

出主意的可真是个坏小子。

“只怕用此法对待富商,御史台要弹劾了。”苏衍捋着胡子笑道。

“无妨。”皇帝挥了挥手,不以为意。那小子说了,不管黑猫白猫,能逮着老鼠的才算好猫。

皇帝深以为然。

不管良策损策,有用的就是好策。

要是那些御史看不清形式,他不介意让他们去西北吃几年沙子。

“虽说喝茶损了点,可也有对富商有利的,你看下面两条……总的来说,是恩威并释。”

裴如海盯着纸卷,叹道:“此子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想出这环环相扣的计策的,老夫真是好奇。”

几人深以为然,他们何尝不好奇。

“朕觉得这计策可用,爱卿们以为如何?”

“可用。”几人点头表示赞同。

“好,事不宜迟,这事就有陈卿和裴卿当办吧。”

“臣等遵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