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
然而,一直未动的天华姑娘终于掏出了她的武器,哦不对,是乐器。
“居然是高音唢呐!”李治惊了。
经过宋真改造过的唢呐,就是高音唢呐,大唐本土的唢呐真吹不上这么尖昂的声域。
唢呐的加入,直接代替了鼓声,带动全场节奏。
而且,天华姑娘有意的压低了声音,没有盖过其他的乐器演奏声。
一共四段循序渐进的副歌旋律,一次比一次激昂。
而且,前两段的旋律音调不一样,只有最后两段旋律开头一样,中间又变了。
倒数第二段合奏旋律开始,更是让人情不自禁心情为之一振。
五种乐器共鸣演奏出一种和谐感觉,没有一种乐器是多余的,也没有一种乐器刻意去抢别的乐器风头。
每种乐器都在这首曲子里发挥着自己该有的作用。
就像大唐国土不同区域、不同职业的人民一样,各司其职,和谐共处。
最后,《九州同》在筝的快速拨弦声中,结束。
宋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他离开了鼓手台。
这是他模仿架子鼓的布局模式用一张大鼓,加上三张小鼓,两面锣和一个快板组成。
“陛下!”
李治哈哈大笑着,走到他的身边,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称赞道。
“爱卿,你可真的是让朕大为惊喜啊。”
听闻圣人的认可,天仙姑娘几位不由得松了口气。
她们很怕,刚才的演奏出错,从而毁了这首经典曲子。
幸好,一切顺利。
宋真挑选的,都是最为出色的乐工,他对她们自然是十分信任。
如果连这几位乐工都演奏不好,那整个内教坊就无人能胜任了。
“想不到啊,你居然真的能做到。”李治再次感叹。
原本,他自己都没抱有希望,毕竟《浮光》一曲已经是他这辈子听过最好听的曲子了。
万万没想到,宋真居然能再创辉煌!
《九州同》与《浮光》不一样,前者抛弃了前期的低落旋律,而是直接进入了高潮。
正如李治一样,从贞观之治开始,渐渐地步入辉煌。
“爱卿,你这四种乐器,分别有何含义呢?”
宋真微笑的纠正他:“陛下,是五种。”
“哦,五种。”
“鼓声代表着李唐朝廷,起到一个引导万众的作用。”
“萨塔尔代表着西北陇右道。”
“古筝代表着西南剑南道。”
“横笛代表着东南江南道。”
“最后的唢呐,则是象征着东北河北道。”
“好!”李治拍手称快,想不到,宋真居然想得如此深远。
寓意真的非常好,将大唐国土基本上已经笼络进去了。
“那,为何将这首曲子取名为《九州同》呢?”李治眯起了双眼。
宋真内心吐槽,因为原曲作者关老师就是这么起名的。
不过,他自然不可能这样说出来,略微思忖后回答道。
“从历史功绩看,陛下已经超越了天可汗,在领土方面。”
“大唐盛世,从贞观之治的1100万面积,到永徽之治过后的1300万。陛下实现了天可汗未曾实现的梦想。”
“后人将永记陛下的功德。”
李治没有说话,过了许久,他深吸一口气。
“这话,你在朕面前说说便好了,出去莫要跟别人多舌。”
“自然。”宋真知道李治爱听,不过是场面话罢了。
李治果然笑了,他将宋真拉到一旁坐下,把武媚娘晾在一边。
“来。朕很好奇,你这首曲子用的第一种乐器是......”
“如果在大汉天子的眼里来看,是胡乐。”
“哦?”李治挑眉,你可真有意思啊,前段时间刚被五姓七望污蔑是所作曲目是胡乐,现在就真的用胡乐来作曲。
这是一种打脸吗?
“此乐器名为萨塔尔,琴声苍凉,让人听了后有一种深陷大漠草原的错觉。”
“确实。”
“你弄出来的?”
“是。”
李治惊了,你小子,为了给朕作曲,还专门发明出一种新型乐器?
怎么办?有点被感动到了。
“此曲甚好,朕很喜欢,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又来了,一般提这种要求的,都是看回答下菜碟,还是那句话,你不能贪。
其实人家皇帝早就心里有数了,只不过是想听听你的回答,观察一下你的人品。
如今宋真不缺钱,职位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再升。
于是,他想了个比较折中的办法,给自己落下个好名声。
宋真起身行礼:“臣,有一句诗想送给陛下。”
“哦?说吧。”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治直接呆滞在原地,这诗......
堪称千古名句啊!
想不到你小子,还真的有两把刷子。
居然能作出如此绝句?
李治自然听出宋真诗中的意思,他询问道:“爱卿,你有何高见?”
“臣以为,应该要从多方面选拔人才。”
“怎么说?”
“如今的高考,哦不对,是科举,只以成绩论英雄,过于片面。”
“臣以为,一个好官,不应该以他能否作出绝句来评判标准,而是从个人能力考究。”
“所谓术业有专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臣建议,陛下可以增设多种科举考核,选拔不一样的实用型人才。”
李治听了,觉得有点意思,实用型人才吗?怎么样的人,才算得上实用?
宋真回答,比如说农业、工业、建筑业等等,你让这方面的人才去考诗词歌赋,是不合理的,他们甚至连大字都不识一个。
但是,你能说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吗?你能说他们就不能为大唐建设作出贡献吗?
不能。
每个人都可以为国家贡献出微薄之力,关键在于,朝廷该怎么挖掘和利用呢?
李治则是想到了更深层次的一面。
如果真的按照宋真所述,增设科举科目的话,不以文章论高低,不以诗词论长短,而是凭借着个人实力。
会不会对掌控了天下知识的五姓七望等大家族,带来巨大的冲击呢?
如今的天下读书人,要是想学习,除了依附士族之外,毫无他法。
而读书,也成为了考取功名的唯一途径。
所谓士农工商,士族是根本,农民和工人是国之基础。
三者皆不可抛,缺一不可。
李治点点头:“朕同意了,这样吧,你回去之后,能否将新设科目和考核方法三日内写出来?”
宋真愣住,好家伙,自己给自己挖坑跳是吧?
他坚决拒绝:“回陛下,暂时不能。”
“为何?”
“因为臣忙碌已久,想休息一个七曜。”
李治愣住,随后笑着摇摇头,你小子,还当真耿直啊。
不过,我喜欢。
“行,那朕特许你,休憩十天,如何?”
“谢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