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朝廷要的是能办事的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
说起来,要不是黄巢作乱,在长安灭了那些世家门阀,然后朱温又在白马驿一通乱砍,杀了许多清流士人,令世家门阀元气大伤,丢失了话语权。
现在的洛阳朝廷,可不会像今天这样简单明晰。
世家门阀,多是墙头草,政治投机者,根本靠不住,偏偏又喜欢通过影响政治,取得权利,不惜煽风点火,搅动天下大势。
苏铭不否认世家门阀之中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朝廷的统治。
但是,寄生虫就是寄生虫,这玩意是有害的,他们是切切实实的趴在朝廷身上吸血,而不是所谓的互利共生。
刮骨疗毒,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是,清流浊流这种官员划分,遗祸无穷,绵延千年,后世的明清官场也充斥着类似的观念,造成了体制僵化,底层胥吏无法晋升。
“你要用浊流官员?”女帝当了十几年岐王,执掌数州之地,对官场的规则显然门清,苏铭一说,她就懂了。
“嗯,清流们占着位子不干事,朝廷哪有那么多钱养闲人?这次科举,清流我会选,浊流,我也会选。”
“等这次考完,我会把浊流的官员们外放到洛阳周边的郡县,从小官开始做起,县令、县丞,县尉,主簿,诸曹参军,这些都是掌管地方实务的官职,很考验官员的能力。”
“至于那些清流,也很好办,如果今年没有战事,我打算修一部前朝的史书,免得典籍散失,到后面越来越难编撰。”
“今年是洪武元年,朝廷总要办点事,反正我也管不了国库,与其让李嗣源拿去养兵,不如用来修史书,他也挑不了毛病。”
“朝廷里面,像什么集贤殿藏书管理员,校书郎之类的官职不少,都给那些清流安排上,只要我还在位,这些家伙就别想参与朝廷事务,管人管事。”
这些官职对于文人士子而言,那是清流中最上等的官职,别人做梦都想当这样的官。
只可惜,这是包裹着毒药的蜜糖,只要当了这样的官职,就别想像以前那样火速升官,先待几年冷板凳再说。
等资历上去了,再丢到外地当浊官,参与具体事务。
想一路清流升到顶,做梦吧!
说起宋朝人修的唐史,就不得不吐槽几句,他们修的史书对唐朝士大夫的美化是出了名的,很多地方都用春秋笔法,或者为尊者讳,隐去不写。
而拥有庞大数量的浊流官员却被淹没在历史之中,无名无姓,跟底层的草民一个待遇了,所谓的大唐的历史,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历史。
而且,宋人修史修的这么歪,根子还是在科举上,因为宋朝修史的官员大多都是科举出身,对通过科举当官的人天然有好感,因为这都是他们的前辈。
他们不会事先了解这些人的身份背景,而是先入为主,导致唐史很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无法逻辑自洽。
不过,苏铭这样做,除了要遏制世家门阀死灰复燃之外,更因为他看那些清流不爽,这些家伙,跟后世网络上那些“砖家”,“叫兽”实在是没什么区别。
听到这话,女帝愣了一下,“你这样做,真的好吗?”
“有什么不好?参加了科举,朝廷用人升迁总得有我同意吧,只要我不同意,他们就别想升迁,老老实实的给我守藏书室去。”
苏铭脸上挂着坏笑,“说不定哪天,洛阳集贤殿又冒出来一个老子也不为稀奇。千年能出个老子,没道理千年后不行,你说是吧?”
女帝顿时破防,笑颜如花,“你可真是坏透了,要是那些士子们知道,肯定要把你恨死了。”
“没办法啊,现在朝廷要的是能办事的人,对于那些不办事的,我也只能这样了。”苏铭摊着手,一脸无奈。
“行了,你打算什么时候举行科举?”
苏铭胸中早有腹稿,认真道,“近两个月以来,吏部一直在统计参加科举的士子,我还派了人监视,以往那些限制通通取消了,不管是不是出身名门,寒门,亦或者是布衣,罪民之后,只要会写字,背得出论语,就能够参加科举。”
“这次参加科举的人非常多,现在名单统计,差不多已经过万,在这些人中录取几百个也差不多够了。”
“要是再多来点人,我们的人就有点不够用了。”
说到这,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很是无奈,他们手上能用的人还是不多啊。
……
在苏铭与天师府搭上关系,准备科举的时候,李嗣源也没闲着。
在晋王府中闭门思过半个月,他一边安排通文馆隐于地下,重新建立据点,一面让手下的人接触洛阳之中要参加科举的士子们。
这次科举,从天南海北赶来的士子足足有万余人,这么多读书人汇聚在一起,隔三差五的举行诗会,文会。
各种诗篇在文会中传唱,进而在市井之中流传,文人虽然相轻,但诗篇的水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一首好诗,一旦流传开来,足以轰动全城,圈粉无数。
你可以怀疑现今之人的道德水平,但不能怀疑他们的诗词鉴赏水平,在大唐,就算是市井之人,也能唱几首小诗。
没错,就是唱。
在古代,文人做的诗,是可以当场唱出来的。
就这样,在有心人的造势之下,短短几个月,洛阳城里涌现出了不少才子。
这些才子,无一不是科举大热门。
李嗣源瞅准的就是这些人,如果这些人中举,他将提前把这些人收在麾下,就算不中举,养着这些文人也可以为他摇旗呐喊。
普天之下,敢拒绝李嗣源的人没几个。
所以,他很轻而易举的就拉拢了大部分人。
当然,李嗣源也没让手下的人弄考题,徇私舞弊,以他的骄傲,自然不屑为之,更何况万一除了纰漏,对他的名声也有妨碍。
截至目前,李嗣源在天下人眼里,还是非常不错的,名声也是极好。
这也是苏铭为啥不立即弄死他的原因之一,名声太好,杀不得,一杀,他自个的名声就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