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从嬴政开始盘点 > 第68章 萧衍其人

第68章 萧衍其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从嬴政开始盘点!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有些感慨:“自隋末乱世以来,中原凋敝,朕继位之初便有突厥犯境。今虽克胜敌酋,但百姓民生仍不及隋文帝时,朕身为君父更需勉励治国,汝等臣子也要多多谏言啊。”

长孙无忌在一旁说道:“陛下何忧,今我唐君正臣贤,陛下之英明神武岂是南梁萧衍所能比肩,其任用奸佞,只知一味地崇佛,不惜民力,有此下场实为咎由自取。”

长孙无忌此话一出,别人还没什么反应,魏征先站了出来。

“陛下,长孙无忌以媚言惑君,臣请陛下治其罪!”魏征上前弹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脸诧异,他万万想不到一个前太子的党羽,幸得李世民不追究大搞株连,不安分守己就算了,还敢弹劾自己,他难道不怕自己遭到皇帝的厌恶吗?

长孙无忌马上拱手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臣断无此意,臣之言皆发自肺腑,不敢妖言媚上啊。”

李世民觉得魏征有点多事了,可萧衍的事迹刚刚讲完,他也不可能让臣子因言获罪:“辅机也是有感而发,玄成也不必过分计较了嘛。”

李世民亲自打圆场,魏征这才不甘心的站回自己的位子。

汉初。

刘邦看完,心中一动:“诸位都是朕打天下的功臣,如今天下已定,诸位有何谏言可以教朕啊?”

萧何站起身说道:“陛下扫平四海,结束了自暴秦以来的乱世,雄才伟略,我等皆是佩服至极,无从可谏啊。”

萧何话音刚落,有些喝醉了的樊哙突然站了起来。

“陛下万事皆好,对咱们沛县的老兄弟们也不赖,可是陛下为何就是对嫂子……”

“嗝~~~”樊哙打了个酒嗝。

“不对,是对皇后如此偏心,还要废黜咱大侄子的太子之位,我樊哙第一个不答应。”

樊哙借着酒劲,说了这么一大通的话,旁边的萧何脸都快绿了。再看刘邦,脸上还是挂着笑容,可眼睛已经低了下去。

刘邦接着抬头笑道:“你这屠户,不知从哪里听的这些流言,我跟你嫂子好着呢!”

樊哙还想再说什么,萧何连忙说道:“樊将军醉了,来人!把樊将军扶下去休息!”

刘邦一言不发,旁边的吕雉冷眼旁观着一切。

【回顾侯景反叛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险象环生,侯景哪怕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他都不能成功,无论是霸占寿阳,还是准备叛变,再有就是渡过长江,在这其中不知有多少事情成功率都非常低,但它们却都一一成功了。】

【这真的只是因为侯景运气好吗?并非如此,如果一件小概率事件发生了,我们可以认为是运气因素,可如果一连串的小概率事件接连发生,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这根本就不是小概率事件。】

【回顾侯景的行动,他最开始就认为自己一人无法成功,因此在南梁国内一直在寻找盟友,最终他找到了临贺王萧正德。】

【可这是偶然事件吗?侯景肯定不会把成功的希望都寄托在萧正德一人身上,他必然也联系了其他宗室之人。而以宋齐两朝的内斗传统,虽然萧衍对宗室十分放纵,可在国内觊觎皇位的宗室肯定不会少。萧正德想称帝,别人自然也会想,只不过最后真正帮到了侯景的,是萧正德而已。】

【而朱异又是侯景成功的又一个因素,正是他洞察到了萧衍的心思,极力推动萧衍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这都是朱异为了自身的荣宠所做出迎奉行为。】

【朱异这种人当然能称为一般意义上的奸臣,但问题是,为什么这样的奸臣会出现在萧衍身边,而且还倍受信任?】

【史书上说朱异“聪明练达”,可他的才智根本没有想用在正道上,既不是为国家谋深远的发展,也没有为上位者提供合理正确且中肯的建议,而是全部用来揣摩上意,再迎合领导的心思,为自己谋私利。】

【这样的人能长期待在萧衍身边,而且为萧衍所信任,这才是问题根本之所在。】

【老年皇帝一般都会出问题,比如汉武帝晚年,李隆基晚年,而他们的问题出在哪呢?就在于老人对情感因素的过于看重,更在于能被别人猜得到自己的心思。】

【朱异最后以一个奸臣的形象被定格在历史中,就是因为他的每一次进言,都让侯景朝着胜利的目标又往前挪了一步。而他一共就收了侯景三百两黄金,他做这一切当然不是为了侯景,只是为了讨好萧衍。】

【朱异的每次进言总能满足萧衍内心深处的某些心思,或是一统天下的春秋大梦,或是爱护宗室的柔软亲情,或是不理朝政怕事烦神。但是,对于国家的安危与发展,朱异却毫不关注。】

【而偏偏,这样一个能轻易被人猜得到心思的老年人,又是全天下权力最大的人。】

【复盘整个侯景之乱,萧衍本身并没有作恶的心思,但当他慵懒倦怠的态度被朱异敏锐地掌握到,由此就释放出了巨大的恶果。】

【这也正是我们现在经常在新闻上看到的,老年人被一些卖保健品的轻易就骗走了毕生积蓄,不仅仅是因为老年人思维迟钝,更是因为那些人懂得老年人的心思。】

【萧衍是个好皇帝的吗?如果你看他的行为,那他是个无可辩驳的好皇帝。】

【在冬天,萧衍早早就起床处理朝政,手冻得皲裂,也不停笔,这算是他的勤劳。】

【他还亲自定下了佛教信众只能吃素食的规矩,并身体力行,自己长斋素食,祭天地祖宗以及朝廷大宴会,也只用蔬菜,不用牲畜,他一天也只吃一顿菜羹粗米饭。】

【萧衍穿的是布衣,挂的是木绵制的黑色帐,一顶帽子戴三年,一条被子盖两年,不饮酒,平时不听音乐,这些都算是他的节俭。】

【任何时候萧衍总是衣冠整齐,就在盛夏暑伏穿着也一丝不苟;对待宫内宦官,他也是礼貌严肃好似对贵宾,更不用说接待士大夫的礼貌,这都算是他的谦恭。】

【萧衍对待犯罪行为,士族犯罪一概宽赦,亲属甚至是犯谋反罪,只要哭着悔过一番也就就无罪了。宗室王侯横行不法,或者白天在大街上公然杀人,或者夜间派人出去抢掠,盗匪逃进王侯家,就没有人敢追捕。梁武帝完全知道这种情形,因为讲慈爱所以萧衍一概不究。】

【而对待百姓萧衍却完全不同,他严格依法办事,民众犯了罪,用法极严,如果应该连坐,则罪犯全家不论老幼都不得免,一人逃亡,全家人都被囚禁罚作苦役。】

【乍一看萧衍好像一个好皇帝,他是如此俭朴。可萧衍治国的所作所为又完全和自己的行为相反。他的俭朴不过是皇帝的自我感动,他认为自己以身作则,就能感动天下人向善。自己宽待宗室,就能换来家庭和睦,不再重蹈覆辙。】

【可萧衍自以为地精明睿智,以为梁国能在自己的治理下平安和乐,而宗室子弟对自己感恩戴德。却不知,在南梁平静的表面之下,百姓已经生不如死。】

【侯景后来反叛时,哪里来的兵源呢?他身为北方人,在南方可是没有丝毫根基的。而侯景之所以在攻入建康后部众达到了十余万,都要归功于萧衍,正是由于萧衍的放纵,这才让侯景轻易的获取了民心,当侯景叛乱时,百姓纷纷加入侯景部队,这才让侯景轻松进入的台城。】

【还有一个戏剧性一幕是,侯景包围台城后,柳仲礼率大军勤王,来到建康附近后,周围的百姓经历了侯景兵乱,都觉得救星来了,于是纷纷前来迎接大军。结果柳仲礼毫不客气,勤王军将建康周边的百姓洗劫一空,好好发了笔财,百姓气愤之下又尽数投入侯景的麾下,如此军队,国家岂能不亡?】

【萧衍看重士族和宗室,厚礼相待,结果正是这些他看重的人,眼睁睁看着他被包围,等待萧衍的死去,他们好争权夺利。他苛待百姓,眼中从无这些社会底层的人民,而正是这些他从未放在眼中的百姓,将侯景送入了台城,彻底终结了这个“仁慈”的皇帝。在快要饿死的时候,不知萧衍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呢?】

【侯景之乱,彻底葬送了整个南方统一的可能,虽然后面建立了陈朝,但整个南方的潜力已经消耗殆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正在等待那个彻底终结乱世的男人——隋文帝杨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