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 > 第39章 颍州世家的登场

第39章 颍州世家的登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

蹇硕的举荐按道理,是要先送去何太后那边行玺盖章才生效的。

当然得先给庚哥看。

庚哥看到的时候,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

张辽?高顺?这都是他知道的牛人啊。

张辽不用说,太有名了,想不知道都不行。

至于高顺,因为后头的“陷阵之志,有死无生”这句话,在网上吹得天花乱坠。

庚哥这样常年在互联网上厮混的喷子,当然也会有所耳闻。

倒并没有欣喜若狂。

因为他一条咸鱼,又不想着建功立业开疆扩土,要这些将才帅才干毛线啊?

还不如多几个像吕大憨批这样个人武力值强到逆天的保镖。

或者张让这样能干的职业cEo也行,能让他躺做咸鱼股东。

会用卢喷喷虽说是觉得他讲课讲得好。

其实未必不是觉得他忠心又有见识,觉得能做张让的备选。

所以招揽到了张辽高顺有什么用?

还不如多两个典韦许褚这样的强力保镖护卫头子。

但他自己搞出来了弩枪,也知道就算身边猛人环聚,还是得靠蹇硕他们一定程度把控住形势。

作为甩手掌柜的,当然要全力支持蹇硕的决定。

所以没意见。

庚哥看完之后蹇硕就送去给何太后盖章了,听闻庚哥看过没意见他御姐妈也没迟疑。

毕岚开始大规模造御力。

拿武库中历年积攒的大黄弩改弩枪这事儿没啥响动,反正武库也是在他们手中。

不改不行,这会儿的复合弩弓臂这种东西三年才能造出来一批,等不及只好拿现成的改。

弹矢十字矢旋风矢之类的有金市来加工,而且这些玩意儿在校场练习能回收,没什么消耗。

不像打仗时候很难找回来。

不知不觉庚哥这边的武装力量大练兵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羽林中郎将的职位最终被董二颖的人争走了,连带着那八百兵。

二颖很快就调派人手给羽林营又补充满员了一千八百二十人,自觉占了一个大便宜。

董二颖最近骄横得很。

他把持了半个凉州,以防卫袁术为名,将原本旧属人马源源不断的调拨进洛阳郊区的营盘里。

现在手头上步骑卒总数已经超过五万了。

蹇硕原本为此忧心忡忡。

所以才这么敏锐发现庚哥改造出来的弩枪作用。

也这么迫切且坚决的整军肃武练新军。

二颖自觉完全掌控了京师形势,朝堂上下莫不被其威慑,但心情一直不怎么好。

因为随着他权势愈大,名声就愈臭了。

之前举荐杨氏一门二据三公,结果对改善名声一点儿屁用都没有。

因为造他谣的根本就不是杨彪这一派,而多为袁氏旧人。

李儒李文优虽然久居边郡,但随着逐渐融入京圈儿士大夫的交际圈,也逐渐摸出来了一些端倪。

然后就又撺掇着董卓上书举荐了时任光禄勋的颍川荀爽来当三公。

在这之前,董二颖已经支使亲附他的官员,上奏表说远在幽州为幽州牧的皇亲刘虞兼任太尉太耽误事儿。

因此推举刘虞为名义上居三公之上的大司马,举荐董卓为太尉了。

泥菩萨何太后和咸鱼庚哥早就准了。

这会儿董卓自己上书,自请辞太尉之职,请司徒黄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荀爽为司空。

集体大挪移为荀爽腾位置属于是。

一方面杨彪那边儿也不能得罪了,不然虽然之前黑你的不是杨彪一派,后头就可以是了。

另一方面李儒觉得,用荀爽能够帮助董卓恢复名誉。

二颖权位之心颇重,当然不甘心为了名声从三公里头退下来。

所以这就有他更进一步的图谋。

亲附他的官员马上跳出来说董太尉大公无私,为了让朝廷有位纳贤不惜退位。

朝廷也不可因此薄待了二颖,所以请封二颖为相国。

这话一出来,朝堂哗然。

为啥呢,因为两汉自萧何曹参之后,已经久不设相国。

后头吕雉的侄子吕产也当过相国,但那是他外戚专权的时候自封的,不算。

就是因为相国权柄极重,可分国君之权。

不用你同意就能当你半个家。

可以说到这儿二颖的野心已经毫不遮掩了。

但没办法,人家的兵马把控着京师。

跟外戚当权杀皇帝一样,哗然归哗然也没人站出来反对。

反对也没用。

何太后也惊惧了。

但见庚哥前面坐着还是安安稳稳的不当回事,于是也泥菩萨了。

所以“朝议即许,自当允之”。

我们娘儿俩继续苟着看你们斗,行不行你们商量好就成。

荀家的确是黑董二颖的主力之一。

颍川荀家是儒家三圣孔孟荀三子中荀子的后代,世居颍川。

你要说他们是袁氏门人也算不上。

人荀家自己觉得,跟他们这种名门望族比起来,袁家就是暴发户。

所以虽然多有利益勾兑,但荀家独立性还是比较强的。

但作为自命儒圣后嗣,荀家对董二颖杀袁隗这种背主行径是非常看不惯的。

所以没少在舆论场上黑他。

而颍川也向来是对整个帝国舆论掌控最强的地方。

因为啥呢,因为荀氏的儒学不纯,他们掺杂了很多法家的东西。

后头荀子被踢出三圣,儒家变成了孔孟二圣也就是因为这个。

别一看法家就以为是现在的法规律条。

法家实际上是最讲权谋的学派。

研究律法规矩并钻空子也是法家的专长。

所以举荐制的空子就被他们发现了。

举荐是根据什么?名声。

只要名气足够大,就肯定能被举荐,不用面试笔试就能当官。

那我们有意识的制造名声不就行了?

然后有意识的炒作之下,荀氏八龙荀门四凤三杰之类名士就络绎不绝的出来了。

你看,老祖宗千把年前都懂得整合宣传资源,玩儿男团成团出道。

彧肥谌瘦攸聪明,总有一款适合你。

从这时候开始他们就很懂得有目的的把控并运用舆论。

毕竟住得近,他们的骚操作颍川四姓中的其他三姓看得分明。

当然有样学样,于是颍川自古就多名士了。

什么梁上君子啊之类的小故事,其实都是用来炒作的小软文。

后头别的地方也学会了,所以孔融让梨曹冲称象之类的,你懂的。

再到后头的魏晋,还是举荐制,更规范成了九品中正制。

全天下都会了,所以魏晋名士,每多怪诞之举。

你以为是随性洒脱,其实人家是为求官,不得已当小丑搏出名。

但这个跟颍川的操作相比,那就是网上拼命作怪博出名的小网红和经纪公司运营出来的明星之间的差异了。

跟现在的流量时代大差不差,大家都玩儿粉丝效应的。

不同的是你们谋财,人家害命。

哦不,谋官儿。

谁也别高看谁一眼。

一直玩儿到唐朝,后来一看你们这么玩儿不行啊,只会让门阀横行。

然后才发展出了科举制。

结果一公平竞争,号称掌握优势教育资源所以盛产有能力子弟的门阀瞬间没了。

汉时颍川名士多官儿也多,家族势力也大。

以至于颍川世家都可以抱团不拿颍川郡守当干部了。

搞到有当颍川太守的,甚至需要靠离间他们,才能对地方上稍微有点控制力。

这种特别讲权谋的世家向来不讲什么面皮。

而且不是卢喷喷那种耍无赖但大节不亏的不要面皮。

五侯之一的汝阳侯唐衡因为是宦官,女儿被士人所轻找不到合适夫婿。

荀家上杆子为襁褓中的荀彧跟人求亲,所以定下了娃娃亲。

好处照顾都得了,党锢开始了。

他们倒把握风向,毫不犹豫的跳出来,攻击宦官叫得最欢脱。

因为唐衡那会儿已经死了,没人照顾的他们理所当然的也被党锢了。

这还就算了,党锢闹得最凶的时候,张让的父亲死了。

因为他是宦官,颍川士族无人去拜祭。

就是那个玩儿梁上君子的陈寔,专门跑去祭奠。

张让感念他的情谊,刻意照顾。

陈家党锢虽然免不了,但颍川陈氏亲眷子弟,无一人因党锢之事下狱身死。

张让也算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了。

并且国法大原则坚守,小细节上照顾。

这比起陈寔去走一趟祭拜人家父亲一场,算是大恩情了吧?

陈寔倒好,回过头传他为全家族不惜自污,有屈身事豺狼的大智慧。

反正好处名声他都得了,得你的好处还骂你。

所以李文优还是太年轻。

这样的颍川世家,哪里会收了好处就给你传好名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