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记者的报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温暖的北极光!
还有将近一个月就要到暑假了,正是采摘晾晒山货最好的季节。
课余的时候,孩子们会过来和余苗苗一起收拾山货,按照订单的品类和分量,分别装在袋子里封箱,都装好以后,张锦城会开车去镇里发货。
孩子们闲暇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小九儿说话,玩游戏,逗她笑。
小九儿也喜欢和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玩儿,会咿咿呀呀地说着不甚清楚的话。
说急了,还会流口水出来,孩子们争前恐后地为她擦口水。
每当余苗苗看到这样的景象,不禁感慨。
这些孩子真的把小九儿当成了自己的妹妹,当成了一家人。
网店除了经营山货,到夏天的时候又多了一项销售项目——销售黑龙江流域的特色水产。
红星村的村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对于什么季节,江里盛产哪种鱼,什么季节捕鱼,都了如指掌。
这天吃晚饭的时候,余苗苗和张锦程商量,可以利用网络短视频平台,推销红星村的山货和特色水产。
张锦成不解地问道:“短视频平台?怎么做?”
余苗苗答道:“就是拍摄关于店铺商品介绍的短视频,发到网上,让更多人看见、了解我们的产品,达到推销的目的,催生人们的购买欲。”
张锦程想了想,点头赞同道:“你说的这是个好办法啊!我研究研究怎么拍视频。”
余苗苗在给孩子们上课之余,也在研究怎么拍摄剪辑产品视频。
小两口从刷同类型视频入手,学习拍摄手法,剪辑方式,研究平台各种功能,很快就琢磨出第一条视频。
抱着试试的心态,张锦程注册了一个短视频账户,按照平台要求,把视频传上去。
等来等去没结果,张锦程和余苗苗想到了再次求助同学和朋友。
这次不用掏钱买产品,大家都很乐意帮忙。
视频点赞量上去了,热度高了,张锦程紧接着拍第二条视频。
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张锦程连发了几条关于介绍红星村特色产品的视频,热度都很高。
有了热度就有流量,有了流量,就会推给更对的人。
很快评论区就有人询问,山货和鱼在哪里买得到,张锦程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让张锦程和余苗苗感到意外的是,在视频评论区里,也见到了那位之前在淘宝店铺下单的客户。
之所以引起张锦程和余苗苗的注意,是因为相同的名字和头像,而且在每一条视频里都点了赞,留了言。
因为张锦程和余苗苗是找了同学和朋友为短视频点赞留言,增加热度,确定当中没有用这个账号的人。
联想到之前淘宝店铺的单子,两人猜测账号的主人应该是熟人。
到底是谁,却怎么都猜不到结果。
张锦程的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黑龙江流域特有的鲟鳇、大马哈、滩头鱼等特色水产。
对于这些没有见过的特色水产,评论区里询问最多的就是多少钱一斤。
张锦程专门录了一条视频,对询问最多的几种鱼做了解释说明。
“前几天,有很多朋友问我这里的特色鱼,今天我就给大家说明一下。我们销售的是比较常见的鱼。有朋友问鲟鳇鱼多少钱一斤,我说明一下,鲟鳇鱼我们是不卖的,我只是给大家做一下介绍。我们这里鲟鳇鱼是野生的,野生的鲟鳇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卖的。如果想吃鲟鳇鱼,可以去买养殖的。我这儿还有大马哈鱼,细鳞鱼,黑鱼等等允许销售的鱼,在店铺里有售卖的。”
张锦程不仅在视频里介绍了黑龙江流域特色水产,还介绍了当地的风景。
在这期视频里,张锦程把当地迷人的自然风光,展现在大家面前。
虽然视频很短,展现的内容不是很多,却依旧吸引了很多人,对漠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视频评论区里,大家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去漠河看一看,去看漠河的雪,看红星村的春去,去看松花江的水,去看夏夜的极光,去天然氧吧放松身心,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在众多评论里,有这样一条评论,引起了张锦程和余苗苗的注意。
“相比于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我更想了解,这美好风景背后,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当然不止张锦程注意到了,余苗苗同样也注意到了。
二人虽然对这条评论感到有些不解,但很快两个人就把这条评论给忘了。
因为随之而来激增的订单,让两人忙得不可开交。
暑假来临了,孩子们随着家长去山里采野菜,去江边抓鱼。
以前这样的活计,都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如今,村民们有了更大的动力。
这天,张锦程和余苗苗正在对照订单,分装山货。
却不知,一个陌生人已经迎着朝阳,迈进了学校的大门。
二人正在忙着,突然听见一阵敲门声,张锦程起身去开门。
只见门前站着一个陌生的年轻男人,看样子风尘仆仆。
小麦色的皮肤显示此人经常在外奔波,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透着坚定澄净的光。
张锦程礼貌地问道:“您好,请问您是哪位?有什么事儿吗?”
来人见到张锦程,看起来有些激动,握着张锦程的手,开心地说道:“您是张老师是吧?我是您的粉丝,我姓何,何奇!”何奇松开张锦程的手,在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双手递过去,“这是我的名片,我是慕名而来的。”
张锦程听闻来人如此说,很是不解。
见人自报家门,又递上名片,出于礼貌,张锦程双手接过名片看了看,又抬头看着何奇:“你是记者?请进!”
何奇点头致谢。
一进屋就看见正在忙活的余苗苗,旁边的儿童车里坐着可爱的孩子。
不大的宿舍里,靠墙放着一些大的麻袋和编织袋,袋子前面堆放着一些快递袋和没有折好的纸箱。
余苗苗见到有客人来,赶紧起身。
还未开口,何奇笑着对余苗苗说:“您是余老师吧?您好,我是何奇,是一位记者。”
“你好,我是余苗苗。”余苗苗跟何奇打了声招呼,随即不解地问道,“记者?”
张锦程招待何奇坐下,问道:“你说你是记者?那你来这儿是有工作任务吗?”
何奇笑着解释道:“不是,没有任务,是我自己个人行为。我是在网上看到张老师发的视频,出于好奇,想要了解一下二位老师的工作和生活。”
见张锦程和余苗苗有些拘谨,何奇赶紧说道:“二位老师别紧张,不是采访,就是咱仨坐在这儿纯聊天儿。”
听何奇这么一说,张锦程和余苗苗紧张的情绪有所缓和。
小九儿坐在儿童车里,不能在地上跑着玩儿,本来就觉得束缚。
看到父母一直在和别人说话,没有理她,不满地对着父母的方向用力地喊了一声:“爸爸!”
虽然不甚清晰,但胜在声音大,当即引起三人的注意。
何循声望去去,看着儿童车里正在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认真打量他的小九儿。
他喜爱地说道:“这孩子也太可爱了!叫什么名字啊?”
张锦程起身,去儿童车里把小九抱起来,一边哄着一边回答何奇的问题:“叫小九儿,九儿。”
何奇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叫小九啊?”
余苗苗夫妻二人笑着对视了一眼。
张锦程微笑回答:“因为现在学校有八个孩子,她是第九个,也是小的一个,所以就叫小九。”
这个回答,超出何奇的意料。
他从来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人把自己的孩子排在别人孩子的后面。
由孩子的名字可以得知,张锦程和余苗苗,是把这八个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这一发现,让何奇惊讶不已。
“小九,是个很有意义的名字。”他微微点头,随后在屋里扫视了一圈,“对了张老师,你和余老师在这儿多久了?”
张锦程把小九儿放在儿童车里,让她自己去玩儿,回头答道:“我们是在这里结的婚,算起来三四年了吧。”
三人回到桌边坐下,何奇又问道:“你们是支教以后谈恋爱的吗?”
张锦程笑着回答说:“不是,我们是大学同学,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在一起了,算算也有七八年了。”
余苗苗微微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有七八年吗?我记得好像中间有两年没有在一起啊。”
余苗苗这番话,把张锦程拉进回忆里。
那两年的经历,可谓精彩纷呈,不堪回首。
张锦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哎呀,别提了吧。”
这个话题勾起了何奇的好奇心,问道:“那两年是发生什么事儿了?能给我说说吗?”
余苗苗看张锦程有些尴尬地笑着,随即扬起嘴角,对何奇说道:“没什么,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见二人不肯说,何奇也就作罢了。
毕竟关于两人感情之间的问题,那都是私事,作为外人,自然不好探究过多。
于是何奇换了话题,问了二人支教的经历,过程当中的心得和感触,又询问了二人在网上开店铺的初衷。
“余老师,你和张老师当初是怎么想到,在淘宝上开店铺的?是出于什么契机,让你们想要去这样做的呢?”
张锦程笑了笑调侃道:“果然是记者,随便问的问题都问到点子上了。”
何奇笑着解释道:“这都是职业病了,改不了。”
余苗苗闻言,答道:“是因为孩子们的家庭条件都太差了。这里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差,家里负担不起孩子寄宿和生活的费用,所以基本上读完小学,就不会再去镇里读中学。我们两个就想给村民们增加点收入,让大家挣到钱,手里有了钱,自然就能够负担得起孩子上学所需的费用,也能够维持家庭日常开销。”
张锦程补充道:“我们也是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因为没钱读书,最后像他们的父辈、祖辈一样,在这大山里艰难地生活。要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读书是唯一且长期有效的途径。”
何奇被张锦程夫妻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也感动于二人对于边陲教育的付出和热忱。
这一聊就聊了很久,天色渐晚。
何奇说道:“张老师,余老师,我可不可以去学校?明天早上走。”
张锦程说道:“当然行,正好还有一间宿舍,我去收拾收拾。”
余苗苗说道:“何记者,你先坐会儿,我去做饭。”
说罢转身就去了灶台前生火,准备做饭。
张锦程收拾完屋子,略带歉意地对何奇说:“何记者,我们这儿条件不是很好,只好委屈你住在这间宿舍,我一会儿去给你拿干净的被褥。”
何奇摆摆手,不甚在意地说道:“没事儿,这已经很好了。张老师,不瞒您说,我不只是个记者,我还是驴友,出门在外的时候,经常没有地方住,就地搭个帐篷住在野外,那都是家常便饭。”
安排好何奇的住宿,余苗苗那边饭菜也出锅了,三人吃着简单的饭菜。
余苗苗抱歉地说:“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只能做简单的饭菜,别嫌弃啊。”
何奇笑着说道:“余老师,你和张老师不愧是夫妻,说的话都差不多。你们不嫌弃我吃得多就行。”
三人有说有笑地吃着饭。
吃完了饭,张锦程收拾好桌子,洗好碗筷,和余苗苗结束了今天的工作,带着小九回了屋。
这一晚,何其躺在被窝里,看着窗外的夜色,繁星透过玻璃窗,对着自己眨呀眨。
夏夜的虫鸣声此起彼伏,这些对于何奇来说很是熟悉,但此时又是陌生的。
张锦成夫妇二人的经历,让何琪的内心深受触动。
他从不知道,原来真的有人会为了改变别人的人生,不遗余力去奉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不是张锦成的短视频被他看到,他也不会知道,原来中国的教育事业,需要支援扶持的,不只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西南地区大山里的孩子。
在中国东北边陲,还有因贫困面临辍学的苦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