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精神分裂者的梦境 > 第39章 发动底层士兵

第39章 发动底层士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精神分裂者的梦境!

“大盾太高,士卒拿起来连路都看不见,而且分量也太重,行动太慢了,不就成了一锤子买卖了?”

这货是个粗人,说话远没有读过书的李程有技巧。加上嗓门又大,听起来就像是指责唐笠不懂装懂一般。

脾气同样火爆的郑大一听,眼睛顿时就瞪了起来,张嘴就要喝骂。最早跟着唐笠的他,早已成为了唐笠的脑残粉,根本听不得有人对自己老大这般说话。

唐笠却是伸手摆了摆,示意他不要骂人。郑大倒也听话,见到老大摆手居然也立时明白了意思,硬生生把已经到嘴边的骂人话咽了回去。

另一边的李程,也悄悄伸手拽了一下同样回瞪着郑大的梁栋。梁栋被这么一拽也反应过来自己刚刚的语气的确不妥,脾气火爆耿直的他强逼着自己把头转向一边,不去看郑大那依然瞪得像铜铃一般的眼睛。

梁栋性格再粗,好歹也是在胡人为尊的北魏正规军中混过的,很多事心里也有数,不然也活不到现在。

两人的神情动作自然都看在唐笠眼里,他赶紧开口缓解一时间有些紧张的气氛:“几个月前我也就是个平头百姓,若不是胡人不给活路,咱们也不会拿起刀来拼命。

郑大,你和我一样,几个月前就是个种地的,一天也没在正经的军中待过,很多事情不懂,自然要多听有经验人的意见。

再说今天本就是讨论会,咱们盘古军本也就是只讲上下级、不讲尊卑的,大家伙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是最好的,都是汉子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完唐笠就用眼睛紧紧盯着郑大。

郑大虽然气还没消,心里却也觉得唐笠说的有道理。加上不敢违逆老大,最后只得强忍脾气动作僵硬、勉强的冲着梁栋抱了抱拳。

梁栋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见状也立即抱拳还礼,算是把刚刚的事情揭过去了。

唐笠接着开口道:“梁栋说的有理,仔细想想还真是半人高最好,大不了面对骑兵冲击的时候半跪在地上抵住盾牌,那样也许还能更牢靠些。

那大盾上面的那个缺口呢?”唐笠指着自己刚刚在地上简单画出的大盾形状,又问梁栋道。

梁栋那张黑脸上的大眼睛眨了眨,最后闷着声回答道:“这个俺就说不出来啥了,反正以前在军中没见过这样的。”

李程见唐笠又把目光转向了自己,想了一会儿开口道:“突厥人的军中的确没有那样的大盾,具体道理我也说不明白。不过要只是为了架矛方便,突厥军中的大盾顶部倒也有个缺口,只是很小。”

唐笠又问了下其他人,也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问题后来还是在全军讨论时,有一个普通士卒犹豫着猜测,那样是不是会让架起的长矛太稀疏了?

现在盘古军人数不多,唐笠就坚持把这种战后的总结和讨论让所有人全都参与进来。当然,在那之前军官们先小范围讨论也是必须的。

这种安排,源于唐笠脑子里的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

他记得梦外那个世界中,那支以绝对劣势武器所向披靡的军队,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发动每一个底层士兵各抒己见,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于是唐笠就想把这种做法在盘古军中普及并坚持下来。因为他现在面临的处境恐怕还要更差一些,所有有利于增加战斗力的法子他都要用。

那个叫杨宝山士卒是第二次反围剿时俘虏的官军,现在是郑大手下的一个普通士卒。他在唐笠的反复鼓励下,刚说出自己想法的时候显得很紧张,却让唐笠一下子就觉得很有道理。

想到就做。唐笠立刻当着所有人的面拉着杨宝山就开始动手实验。这下搞得对方更紧张了,看样子腿肚子都开始发抖了。

好在实验的方法也很简单,用绳子和几根棍子扎了三个“V”形大盾的轮廓,并排竖起后架上长枪,情况立刻就一目了然了。

“V”形的底部确实能够很好的固定长矛,可“V”字的两边却太陡太滑,根本放不住长矛。而这种防骑兵冲击的大盾又很宽,一张盾牌上只架一支长矛的话,着实太稀疏了些。

众人对唐笠的这种当场动手实验的做法感觉很新奇,却也觉得非常好。就是直观,所有人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同时心里不自觉的对唐笠又感觉亲近了许多,真切的感觉到了那种一家人一般的气氛。

心理一转变,所有人顿时就放开了。越来越多的人围着三个棍子扎起来的“大盾”一边瞅一边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还是平顶的最好,在顶部开几个小缺口就能解决固定长矛的问题,而且制作起来还要更简单得多。

唐笠的这番操作,不但让所有士卒都更放得开了,就连心里仍有保留的李程和陈道清心里,对他也不自觉的更多了几分叫做认同感的东西。

这只是盘古军此次战后讨论的内容之一,其他的很多小范围并没有讨论清楚的细节,也都让所有人参与了进来,结果大多得到了更好的解决。

比如说还是这个防骑兵的大盾,小范围的讨论只确定了大致的形状,还没完全讨论清楚。至于如何制作更是没人知道该怎么弄。

可几个曾经做过木匠的普通士卒,就很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太行山里最多的就是树木,选其中结实粗壮的做成板材,简单拼接后就是大盾的主体。没有包裹的皮革或铁皮,就用几层坚韧的树皮代替。虽然肯定不如军中制式的结实耐用,但至少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其他的问题,也大多在这种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解决。

比如配合巨盾的长矛,就有士卒提出,就用那种手臂粗细、长得高大笔直的树木整棵制作。至于顶端矛头的问题,用火烧一下就行,这玩意很多老百姓都会弄。因为铁质农具太贵,铁又是胡人严控的战略物资,普通秦人百姓的农具大多就是用这种法子做成的木头家伙。

这种原始的硬化办法,实验之后效果出奇的好,就连一直头疼的如何加装铁质矛头的问题都解决了。因为压根就不用装,反正这玩意刺进高速冲击的战马后也肯定会折断,装不装都一样,还不如重新做一根新的方便省事。

李程提到的那种北魏王庭禁军中用的精良脚踏弩虽然没人会做,但简易的弩却成功的被几个常年玩弓的老猎户做了出来。那玩意不追求极限威力的话本就不难,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原来的弓稍稍改造一下就行,大致就是加个木柄和发射用的机扩。

这样改造得到的弩弓,虽然威力远远比不上李程在晋阳见过的那种强弩,射速也要比弓慢了很多。却可以持续瞄准,在相对并不善射的秦人士兵手中,精确度要比弓箭高得多。

实验了多次改造后的成品后,唐笠果断下令只留下了一百张制式强弓给如老桩、齐大毛那般善射的士卒使用,其他的全部改造成了弩。毕竟对于不善射箭的人来说,射速再快,射不中也是白搭,远不如慢一点但能射得准强。

至于威力也相比改造前有了些许提高,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仅凭手臂的力量就将弓拉到满弦的。弩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可以用脚借助腰部的力量来上弦。

最后的骑兵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之前所有战马除了唐笠和各队的正副队率之外,全都归老桩的斥候队使用,但斥候队中的大部分人其实都只是会骑马而已。

北方被胡族统治的二百多年,秦人虽然处于社会最底层,会骑马的比例倒是比以前承平的时候高很多。至少马匹对于时长能见到胡人骑兵的北方秦人来说,再不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稀罕物了,能接触到的机会也不少。

尤其是那些原来的北魏官军中的秦人士卒。虽然本身都是步兵,很多人平时却要给胡人老爷当奴仆,伺候战马就是他们日常劳役中很重要的一项。接触得多了,很多人自然也就会骑马了。

当然,像李程那样骑战本事厉害的很少,因为他作为原官军的百将,是拥有自己专属战马的。

为了解决骑兵兵源问题,唐笠干脆在军中搞了一次大比武,所有会骑马的盘古军士卒全都参与了进来。项目就是最实用的操控战马、奔驰突刺劈砍以及骑射。

最后选出了最厉害的五十人组成了新的斥候队,骑战功夫最厉害的李程,直接被唐笠转而任命为了斥候队的新队率。老桩则被唐笠调回身边做了亲兵队的队率。

这个安排可谓是人尽其用,老桩对此倒是也没有什么个人得失方面的不爽,只是私底下和唐笠说了自己对李程忠心方面的担忧。

对此唐笠表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老桩就没再说什么。

其实唐笠自然也有那方面的担心。但一是手下实在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放着李程不用实在可惜;二是他觉得自己要是连留住李程心的信心都没有,那也不用指望以后有啥大出息了。

再说根据斥候零星下山探查回来的各类消息,唐笠判断后秦和北魏的拉锯战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而己方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后秦的占领区,李程这种原北魏军官想要突破后秦军的战线回到北魏地盘,根本没有可能。纵使此时的李程还有二心,回不了北魏也是没辙,难不成去投羌人?

这段时间里唐笠自己带着盘古军也不会一直藏在山里闲着,后续的一系列动作要是还留不住李程,唐笠觉得自己也不用混了,顶多也就只能做个随时可能被剿灭的山大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