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一个道士的奋斗 > 第124章 佛说是龙,道说是虫

第124章 佛说是龙,道说是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一个道士的奋斗!

“那伽”,naga,其实在天竺,“那伽”就是一种多头、头型酷似眼镜蛇,长身无足,无角,并且有剧毒的水属精怪类生物,居水中或地下。有宫殿,喜欢财宝。具有控制水,行云雨的力量。

“那伽”是天竺梵语中蛇的意思,也指一种人首蛇身的神。在翻译佛经时,佛教徒将naga译成了龙,将nagaraja译成龙王。

佛经中对“那伽”即龙的记载俯拾皆是。龙树《大智度论》云:“那伽,秦言龙也。”中国称“龙”,梵语称为“那伽”。

在佛教的轮回观念中,“那伽”的生前是修行人。因为在修道时“乘急戒缓”的原因,才堕落为龙身。“乘”是大乘佛法的意思,“戒”是戒律的意思。乘急戒缓,就是说他虽然修行很精进,但是却不守戒律。因为怠慢戒律,所以堕落畜生道,因为修行用功,所以拥有神通变化。

“那伽”纵然有非常大的神力和福报,但是在六道中,它依旧属于畜生道的众生,在佛教的世界里,“那伽”就是低级的水族,被大神当辣条吃的存在。

我们所熟知的金翅大鹏鸟,它每天要吃一个龙王及五百条小龙,指的就是“那伽”。

就是这样一个存在,佛教徒为了在中原传教,于是指鹿为马的说它是龙。

从那以后,华夏神龙的形象就两极化了。一个是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一个是餐桌上的龙肝凤胆,就连和龙配对的凤凰都遭了无妄之灾。

这个所谓的“那伽”在神仙的眼里,其实就只是长虫而已。

此时在拾空和尚脚下的所谓“乘龙念法”施展出来的龙影,就是这么一条多头眼镜蛇的“那伽”。

每次想到华夏的神龙被如此丑化,范盛满心里都觉得有火,用擒龙功对付它都是侮辱了擒龙功。

眼看拾空和尚即将踏蛇飞走,范盛满拿出一张雷符瞄准拾空和尚脚下的“那伽”,当场一道雷霆轰去,打得拾空和尚身形一晃,脚下的“那伽”也虚幻了几分。

“哎呀,还挺能抗,看你能顶得住我的闪电五连鞭不。”

范盛满又取出五道雷符,五道雷霆从五个方向杀去,拾空和尚是上下左右都逃不了,最终硬生生地挨了这顿毒打。

“乘龙念法”还是飞不过雷霆之力,最终被劈开了“那伽”的灵体,拾空和尚也背着约翰从空中落下。

好在拾空和尚是护主的,落地之时还用身体护住了约翰,不然范盛满真怕摔死了孩子不好给赵穆交代。

拾空和尚解开背上的竹筐,将约翰安安稳稳地放在地上,双手合十虔诚一拜,再转过身看向身后的树林。

月光零碎地透过树影,范盛满的身形逐渐在黑暗中显现,踏着枯枝碎叶缓缓而来。

知道无路可退,拾空和尚的内心越发地平静,一身法力也在无声地凝聚起来,准备发起最后的反击。

范盛满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忽然,拾空和尚身形一晃,施展出挪移身法快速在树林中移动,那极快的速度晃得人眼花缭乱,仿佛处处皆有他的残影。

一只大手骤然袭向范盛满的面门,双指直逼范盛满的双目,但却被范盛满轻易躲开。

拾空和尚继续出手,手中功夫是和拾真和尚一样的千叶手,配合他灵活的步伐施展开来如狂风骤雨从四面八方袭来。

范盛满运起感应通灵咒,再辅以擒龙功施展开,很快就捕捉到拾空和尚的身形,范盛满的身法如游龙出击,亦是相当灵活,快速追上了拾空和尚。

逼不得已,拾空和尚只能运起金身功法对抗范盛满,法力遍布全身,范盛满的拳脚打上去就像在打铁一样。

范盛满一边打一边观察拾空和尚的佛法,想看看佛法的威力是怎样的。

佛教不炼气,修的是法力。

通俗点来说,佛的法力产生于他们的心性,也就是说,修行的程度越高、悟性越强,法力就越大。

比如释迦摩尼的修行就很狠,相传他修行时每个星期吃一顿饭,共坚持6年,把自己饿的骨瘦如柴。

法力的来源也不一定是苦行,包括行善所积德,诵经念咒修禅定所发生,或是念佛求佛所加持。

佛教也有一些炼气之道,但不像道教将其作为大道修行,他们只把炼气当作一种辅助修炼的方法,认为练气功是外道,因为练气功不过练的是一身臭皮囊而已。倒是西藏密宗有宝瓶气,也是属于气功的一种。

范盛满也曾经在慧秀和尚身上看到真气的身影,所以对这三个和尚修炼的法力和功法都比较好奇。

不过看来看去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范盛满也不跟他玩了,右手运起真气一拳砸出去,直接破开拾空和尚的防御将他打飞。

这一拳下去,拾空和尚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