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一个道士的奋斗 > 第118章 升授箓职

第118章 升授箓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一个道士的奋斗!

按《天坛玉格》的授箓仪式,受箓道士方可称法师,从此名录天曹,能够代天说法,主持斋醮法事。

值得一提到是,道教的箓种类繁多,而《天坛玉格》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此六、七品衔头),起步就是六、七品仙官。但对真正的修炼之人,龙虎山会先授予将军箓,然后在授予道士从九品仙官。

倒不是龙虎山小气,而是因为德不配位后果会很严重。比如曾经有人强求上品仙官,龙虎山给了,然后他走在路上被雷劈死了。

而授箓有一个地点要求,得在法坛进行,如今道教有四大法坛。

茅山上清法坛,阁皂山灵宝法坛,西山净明法坛和龙虎山正一法坛。元时天师奉旨领天下道教事,其他道法符箓均收归龙虎山天师府,正一法坛便改称正一玄坛,是名副其实的“万法宗坛”。有“万法归宗”之义。

故道士授箓,必以“万法宗坛”所授的箓牒为准。除万法宗坛之外,任何宗坛私出符箓均违背道门定制。

如今万法宗坛不再是天下道士受箓的唯一地点,但是其他没有法坛的修炼之人想要受箓也只有这四个法坛可以去,龙虎山作为曾经的老大,自然还是首选。

每年国内和海外的道士都会来这里受箓、升授。

因为五真道人的事情,龙虎山破例给范盛满和参与行动的同班同学都来一次破格升级,范盛满又赶上了升官的档口。

不过程斌和赵穆他们没来,他们有自家法坛,而且还跑去参加了茅山的罗天大醮,坐在这里的是范盛满、杨顺他们这些小派和雷明觉这种龙虎山本派。

仪式在龙虎山授箓院举行,授箓仪式拾级而上,先给低阶的道士升授箓职。

杨顺他们也心满意得地成为了正八品法官,和范盛满平级。

接下来轮到范盛满上场,主礼三大师之一的张源谦先升授范盛满《太上三五都功经箓》(此六、七品衔头),后面说的话他也开始不自信了起来。

升授从七品“北极驱邪院掌籍法仙官同佥书驱邪院事”。

再升授正七品“北极驱邪院领籍法仙官佥书驱邪院事”。

再升授从六品“金部尚书北极斩御邪使同行驱邪院事”。

再升授正六品“木部尚书北极考召使同行驱邪院事”。

现场其他等待授箓的道士看得一脸懵逼,就连主礼三大师和护法六大师都是一脸古怪之色。

入道不到四年,北极驱邪院正六品行法官,这绝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情。这官职给升的,比坐火箭还快。

不过万法宗坛乃“万神集聚”之所,虽然龙虎山衰落了,这万法宗坛可不含糊,依照万法宗坛的指示给予的法箓和箓职是不会错的。

要是有人擅自修改过,强行给提升法箓和箓职,最终的结果就是德不配位,撒泡尿都能被雷劈死,喝口凉水都能噎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主礼三大师议论了一会,不太敢确认这个事情,又找范盛满来问了几句,等范盛满把二大爷的邪教和米江镇的事情跟他们说了,他们这才打消了疑虑。

邪教和米江镇的怨鬼都是大范围祸害平民的存在,范盛满消灭了这两个团伙,就等于拯救了伏云县和米江镇的百姓,救人何止千人万人。

看起来,反倒是只给个正六品的“木部尚书北极考召使同行驱邪院事”,太小气了点。

以范盛满的政绩,他已经有资格升级为正五品。

满载荣誉而归,范盛满得意的小眼神不停地向杨顺他们抖动。

看,哥多牛逼。

授箓不是单纯颁奖,因为需要考核等内容,所以通常需要8天。

范盛满他们这次比较仓促,但也花了三天。

仪式结束,范盛满被院长张恩涛叫去单独会谈。

简朴的小房间里,除了桌子椅子和一些必需品,几乎再无他物。老道长张恩涛没穿他的紫袍,而是一身随意的便服坐在那里。

他还是不苟言笑的样子,老态龙钟却又精气充沛,拿起一杯热茶递给范盛满,范盛满赶紧接过,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道院长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张恩涛双眼仔细打量了一下范盛满,说道:“倒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见见你。”

“我听源谦说,有个上一届毕业的学生今天领了正六品的“木部尚书北极考召使同行驱邪院事”,这可是破天荒的事。”

“范盛满....唔,我记得你,玄法,你很不错啊。”

范盛满谦虚地说道:“院长过奖了。”

张恩涛问道:“你那北山观最近可好,一个人住持一处宫观可不容易。”

范盛满说道:“只是几间瓦舍而已,不麻烦,比不上龙虎山这样的大宫观。”

张恩涛闻言却有些自嘲般地微笑,说道:“龙虎山,诶,早就衰落咯,不如人家茅山。”

范盛满嘴角一僵,当时就选择闭嘴不说了。

张恩涛接着说道:“茅山现在在举办罗天大醮,说起来是龙虎山的授箓仪式拖了你们,不然你们也都在那边了。”

“等这边结束了,你要去看看吗?”

范盛满眼睛一转,便乐呵呵地说道:“去啊,这么大的盛事,见见世面也是好的,我听说还去了很多外国洋道士呢。”

张恩涛看了他一眼,也不知道范盛满是真听不懂还是假听不懂,说道:“洋道士啊,你觉得他们如何?”

范盛满说道:“既然授箓,那就是道士,道士有什么可如何的?”

张恩涛问道:“你不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范盛满回道:“若道教困居华夏,那岂不是坐等灭亡?”

张恩涛闻言沉默,说道:“你说的对,闭关锁国是取死之道。”

“这个世界在变,道教也在变,但盛极而衰,衰而重生。我们都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道教会再次兴起。”

“所以人人都想争,道派之间也在争。这个时候最大的功德在于传教,在于教化外邦向道。”

“一旦有人成功让道教在西方遍地开花,那他将会是道教第五位大天师,他的道派也会是道教新主,是足以为天府丞相的功德。”

“这些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更多的人齐心协力才能做到。”

范盛满默默地喝完杯子里茶,说道:“北山观雨多,有时候屋顶经常会漏水,我总是忙不过来。我看最近天气阴晴不定,万一下雨可就遭了。”

“一想到这些,我就连修炼的心思都没了。”

范盛满无意参与这些大派的争夺之战,所以委婉的拒绝了张恩涛。

张恩涛没说什么,两人又喝了几杯茶闲聊几句,范盛满才起身告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