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科举雏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昌豨亦为一方雄豪,麾下并不缺少亲信。
虽然堂外预先所伏的刀斧手被臧霸使孙观撤去,但其人身后,亦有数名亲卫留于堂中。
此辈之人,皆是泰山游侠,武艺非凡,可谓百人之杰。
其等受昌豨恩养多年,备受昌豨所重。
此刻闻昌豨之令,未有半分迟疑,纷纷捉刀提戈,从昌豨身后一跃而出。
“不可无礼!”
臧霸大喝。
昌豨却是不管不顾。
两千石之位就在眼前,怎能不搏?
若杀关羽,撕破脸皮,刘备也必不得活。
如此臧霸便是再不愿,也只得率众南下,继任徐州刺史之位。
一念至此,昌豨大叫道。
“关羽休走!”
关羽见昌豨独自留于后方,只令亲信来攻,顿时冷笑一声。
“无胆匹夫。”
其人仗剑而行,纵然以一敌多,亦是全然不惧。
但见白刃闪耀。
纵身交错间,刀兵交击之声,不绝于耳。
片刻之后。
那几名于泰山郡中素有声名的游侠,便皆先后倒在血泊之中。
竟是被关羽短短时间内即斩杀一空。
昌豨面色大变,原先有多大把握,此刻便有多少骇然。
眼见关羽朝其追来,殷鉴在前,其人再无半分战意,慌忙奔往堂外,欲召堂外甲士来杀关羽。
关羽见状,岂容昌豨就此逃脱?
疾步上前,抢在其人奔出堂外之前,一脚将其踹倒在地,然后持剑对准其脖颈。
昌豨面色大恐,连忙朝臧霸喊道。
“大兄救我!”
“云长且住手!”
臧霸亦是大惊,急忙出声制止。
关羽却是理都不理,一剑刺透昌豨脖颈,而后该刺为切。
就在堂中诸人的注视下,从容割下昌豨之首级,握发提于手中。
而后,关羽收剑入鞘,左手一抚长髯,对臧霸睥睨而视。
破围,杀人,斩首,收剑,直到最终抚髯。
整个过程,不急不缓,却又威风凛凛。
“滴答、滴答。”
新割之首,犹然滴血不止。
而昌豨死前那满脸愕然的表情,更是让堂上诸人,心中皆是一寒。
这时,堂外负责值守的甲士,也发现了此地的动静。
见得昌豨被杀,大惊之下,连忙聚集而来。
或是持矛、或是持戟,对准门前关羽,如临大敌。
一时之间,但闻甲兵碰撞声乱响。
堂上的孙观、尹礼等辈,也是纷纷抽刀拔剑。
紧张不安的望向手提昌豨之头的关羽。
其等往日亦是自负武勇之人,能有如今地位,也是经历过无数生死搏杀的。
但那些搏杀,绝无一次如眼下这般惊骇,这般不讲道理。
敌方明明只有两人,却是一人抚髯,一人饮酒,格外从容淡定。
而其等明明数量更多,却皆是满面慌张,未有半分底气。
片刻后,泰山诸将相互顾视数眼。
连臧霸在内。
不由都因己方这般如临大敌之态而面色涨红。
诡异的寂静之后。
终究还是臧霸主动服软。
其人先是挥手,示意堂外甲士退下,然后看向刘备,言道。
“昌豨试图为乱,今既被关君所杀,也可算是其咎由自取。”
“明公受惊了。”
“无妨。”
刘备淡笑,起身离席,拱了拱手道。
“既如此,备就此告辞。”
“恭送明公。”
于泰山诸将的目送下,刘备、关羽坦然离开堂中。
将出堂时,关羽又将昌豨之首丢回堂中,冷哼一声,弃之如敝履。
堂外甲士,未得臧霸之令,不敢有何妄动。
只能让开道来,任由二人出府离去。
待二人走后,再也望不到背影,孙观方才看着被关羽重新丢回堂中的昌豨首级,忿忿不平道。
“关云长何其小觑我等!”
“此事若是传出,千百年后,我等泰山诸将,皆将被后人讥讽为泰山鼠辈!”
吴敦亦是愤然开口道。
“大兄何故一直不准我等动手?”
“若是刚才放甲士入内,关云长便是再勇武,亦必能将其留下。”
臧霸心中更有怒气,闻孙观、吴敦之言,当下冷笑道。
“留下关羽确实容易,但之后又该如何?”
“昌豨已是死人,我等兄弟,莫非还要为一死人结下大敌么?”
“且关云长如此悍勇,若鱼死网破,只怕你我弟兄还得有人为其所害。”
“再者,我既已认刘玄德为主,岂能转眼便做噬主之事,汝等莫非当我吕奉先乎?”
说完,臧霸依旧难平,但望着昌豨死不瞑目的首级,却也忍不住一叹。
“罢了,人都已走,再说又有何用?”
“将老昌之尸送回其家,让其妻缝好头颅后,厚葬了吧。”
“……”
“诺。”
……
兖州。
因徐州之乱,近来屡屡有名士迁入州内。
较为知名的便有彭城张氏、琅琊诸葛氏。
至于其余诸多名不见经传的世家,更是难以计数。
大规模的人才涌入,也因此带来了另一问题。
曹操必须想办法将其等妥善安置。
否则,这些士人中,必然有部分人会再度迁徙,以求能踏上仕途。
有鉴于此,曹操近日大会州府诸吏,屡屡提及此事。
连在外奔波多日的郭嘉、曹昂都被其召回,以作问询。
郭嘉闻曹操之问后,心中甚喜,当即答道。
“昔年汉武帝时,曾设五经博士,并由朝廷为五经博士定下弟子名额。”
“又设甲、乙两科,弟子若有能过考者,即可入仕为官。”
“光武中兴之后,亦曾用此法取士。”
“如今兖内安定,明公不妨参考此举,先于州内广立官学,招揽学子。”
“再定一时间,请州中大贤,以经义为主,法度、阴阳为辅,书题作策,使学子作答,最终定下排名。”
“若能过考者,则授予官位,不能则继续进学。”
“学而优则仕,正是先贤所教,又是同卷作考,大贤出题,想来州中士人都当无异议。”
曹操闻之,喜不胜收,连连点头道。
“奉孝此策甚佳。”
“若行此举,天下必然皆知操重学之心。”
郭嘉轻笑一声,又道。
“圣人云,有教而无类。”
“如今州府钱粮足够,府库所存亦是丰足。”
“州中免不了有因为钱粮短缺,而无法进学者。”
“若有贫家子弟入学,不妨免其衣食,劳役,其中优异者,还可另外补之以钱粮。”
“明公以为如何?”
曹操闻言,叹道。
“奉孝当真仁厚之人。”
“此举便依奉孝之意,由州府出面,定下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