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琅琊诸葛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徐州阙宣之乱示意
徐州。
下邳国。
国相笮(ze)融,乃陶谦之心腹,平生笃信佛教,为人却是残虐。
其人搜刮民脂,于国中广建佛寺。
以金铸佛,以锦衣彩,并令治下之民,日夜诵读佛经。
下邳之民,皆面有菜色,无不对其恨之入骨。
陶恭祖兵败兖州后,州兵大丧,笮融再无靠山。
下邳局势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地方豪强,纷纷开始私下联络,预谋叛乱。
良成县。
此县距离下邳城,不过六十里。
天狗食日,县人尽皆惊恐之时。
县中豪侠阙宣,陡然抽刀在手,奔至屋顶,振臂高呼道。
“国相笮融,奢淫无度,残虐小民。”
“其人广建佛寺千百,却不愿与我等半碗仓粟,任由我等饿毙于道左。”
“如此不仁,天亦发怒,乃至日有食焉。”
“阙宣不才,愿领县中义士,诛杀此恶贼!”
“有愿从宣者,左袒之。”
“事若成,宣当与诸君共富贵!”
话音甫落,天光陡然大亮。
县人皆以为神迹,联想起往日笮融之残虐,纷纷奔至家中,取出刀剑,露出左臂,齐声高呼道。
“愿从阙君,誓杀笮融!”
“愿从阙君,誓杀笮融!”
一夫振臂,万夫景从。
是日。
阙宣即引县民数百,攻占县寺,杀死良成县长。
而后开仓放粮,收取县人之心。
阙宣以良成县为根基,聚众数千,即日兵发下邳。
下邳国相笮融闻之,大怒,遂引兵马,出城相战。
两军激战正酣时,下邳县内豪族为乱,斩杀城内守将,出城袭笮融之后。
笮融大败,领残兵仓惶奔往广陵。
此战之后,下邳诸县豪强,皆纷纷袭杀地方长吏,响应阙宣。
阙宣不费吹灰之力,便尽有下邳。
其人据有下邳全境后,即言汉祚已终,天命属意于己。
其受天应命,当为天子。
阙宣遂于下邳建国。
又因祖籍乃是晋国故地,遂立国号为——大晋。
此时徐州牧陶谦被擒,三万徐州兵尽折于兖州,徐州人心惶惶。
地方之上,盗匪群生。
更有黄巾余众,如被曹军击败数次,却一直未死的刘辟,不远数百里,领黄巾残部赶来投靠。
阙宣为人亦是“慷慨”至极,对于来投群盗,其人视拥众之多寡,授予官爵名号。
而刘辟,能与曹军数战不死,更是为群盗所深深敬佩。
阙宣视刘辟为当世英雄,与其结拜,授其以晋国大将军之职。
其人心中亦有大志。
称天子后,不娶妻,亦不享乐,待兵马整顿完毕,即兵分两路。
使大将军刘辟领万余兵马西攻彭城国。
其人则御驾亲征,将两万兵马北攻东海,意欲尽占徐州腹心之地。
刘辟乃黄巾军宿将,久经征战。
其人虽非曹军对手,但击彭城却是无往而不利,数战皆胜。
彭城相汲廉不能御,仓惶北逃。
彭城当地世家、名士,亦是纷纷迁徙避祸,其中大半都往兖州而去。
诸多于史书中本该奔往江东避难的彭城名士,如张昭。
因为阙宣之乱,南下之路被断,只得选择向西或向北避乱。
相比刘辟而言,阙宣进展却是不顺。
其人攻下邳时,因为事发突然之故,使得徐州州府没有半分准备。
阙宣遂得以全据下邳,尽占彭城。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
徐州豪族,如下邳陈氏、郯县曹氏、朐(qu)县糜氏等,如何会甘居于一黔首之下?
其等纷纷联合,死守东海,保住州治郯(tan)县、兰陵、阴平等郡内大县不失。
阙宣数攻不能克。
无奈下,只得分兵掠取他县,以求获取粮秣、财物来满足其麾下兵马。
徐州由此大乱。
琅琊郡。
阳都县。
此县距离郯县不过二百里。
徐州南部大乱,难民或是西逃入兖州,或是北逃入琅琊。
县人见之,皆忧心会受战事波及。
城外数里。
一处草庐之中。
两名高冠文士相对而坐。
在文士身侧,一弱冠士子跪坐于席,神态恭敬。
“玄本以为徐州乃是安稳之所,未料陶恭祖不自量力。”
“其人竟应袁公路所请,远涉数千里之地,孤军深入兖州,犯兵家之大忌。”
“果然兵败于兖,人亦被擒。”
“今阙宣为逆,徐南大乱,若东海有失,必将波及琅琊。”
“我兄早逝,诸子之中,唯子瑜年岁稍长,若琅琊乱起,稚子又该如何保身?属实教玄忧虑。”
诸葛玄年已四旬,面上有几分病态的苍白。
其人乃琅琊阳都县人,昔年仕于刘表帐下。
后因闻堂兄诸葛珪病逝,遂不远数千里,赶来泰山,照料堂兄后事。
又因堂兄子女,尽皆年幼,身边又无长亲。
其人于是留于琅琊老家,照看堂兄子女,教导其等读书习字。
尔来已是数载有余。
因陶恭祖亲小人,远贤士,故诸葛玄并未于徐州出仕。
其居于阳都,躬耕陇亩,平日唯与数友交游。
友人言道。
“闻君献话中之意,乃是有迁往别郡避乱之心。”
“却不知君献意欲前往何处?”
诸葛玄不答,而是望向诸葛瑾,考校道。
“子瑜以为,若是避祸,当往何处为上?”
“回禀叔父。”
诸葛瑾一揖之后,方才言道。
“瑾以为,当往兖州。”
诸葛玄面有欣慰,故意问道。
“我昔年仕于刘荆州帐下,多有友人在荆。”
“子瑜为何不劝我回返荆州?”
诸葛瑾恭敬答道。
“若自琅琊归荆州,当有三路可走。”
“其中两路皆需经徐南。”
“如今徐南战乱,自不可行。”
“如此算来,唯有先行入兖,再过豫州,经南阳,抵荆州。”
“但兖内安定,泰山更是数载未见战事。”
“而荆州迢迢数千里,叔父既是为避乱,又何必舍近而求远呢?”
友人闻言,长声一叹,笑指诸葛瑾道。
“君献教导有方。”
“子瑜天资亦佳,假以时日,必可为郡国良才。”
“诸葛一氏,再兴有望。”
诸葛玄笑道。
“我兄所生三子中,子瑜为人敦仁,有君子之风。”
“但依玄之见,其人天资,却不如其弟。”
“哦?”
友人面有诧异,正欲说话。
一名童子忽然闯进屋中,咬着手指,目光好奇。
在童子之后,一名少年人亦是从容入内。
应是为寻这童子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