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69章 贾诩乱武

第69章 贾诩乱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王允四月诛杀董卓,主政朝中。

六月即被李傕郭汜攻破长安。

论起其真正执掌朝政的时间,尚不足两月。

其中缘由,与其人性格太过刚强,又盲目自负有关。

当初诛杀董卓之后,王允只是灭掉了董卓的三族。

至于董卓的部曲,麾下将校,则未收拾干净。

吕布武人出身,深知斩草除根的道理,便劝王允,杀尽董卓的部曲。

王允不同意,言道。

“不可。”

“这些人都只是听命行事,本身是无罪的,怎么能杀呢?”

朝政归于王允,王允执意不愿,吕布亦无可奈何。

董卓又曾在郿县建起了一座堡垒,名称郿坞。

其将收集而来的珍宝都堆放在郿坞之中,据说堆积成山。

董卓死后,吕布及其麾下兵士,都眼馋于这些珍宝,军中将校,亦屡屡就此向吕布进言。

吕布轻侠之士,素好颜面,将校既然屡屡来求,吕布自然从之。

遂向王允请求,将这些财物分给朝中公卿以及他麾下将校。

王允又不同意,言道。

“这是国家的财物,怎么能够随意分给私人呢?”

“这是不合法度的事情。”

吕布,虽然仪同三司,又被封温侯。

但在王允眼中,也不过一名剑客罢了。

董卓既死,他又掌握了朝廷,自然也就不用掩饰自己对吕布的轻视。

吕布游侠性格,最重颜面,几次请求,都被王允坚持拒绝,吕布心中遂对王允十分不满。

而其麾下诸将校,兵士,亦对王允多抱有怨言。

王允性格本就刚强。

从前董卓势大时,他折节相交也就罢了,如今他除掉董卓,再造汉室,自认为功劳极大。

因而愈发骄傲,行事渐渐独断。

非只吕布对他不满,便是王允昔日的同僚和下属,也开始与王允离心离德。

当初董卓死后,名士蔡邕(yong)正好在王允家中做客。

蔡邕与董卓私交极好,听得董卓死讯后,不由叹了数口气。

不成想,王允却因这一举动而大怒。

王允斥责他道。

“董卓是国家的大贼啊,险些倾覆汉室的基业。”

“你身为国家重臣,屡屡蒙受国恩。”

“今日你却因为与董卓的私交,而为他身死感到悲痛。”

“这难道不正说明,你与他同为逆贼吗?”

于是不顾朝中诸多士人的求情,执意将蔡邕处死。

蔡邕乃当世名士,却因对董卓之死叹了几口气,便被王允处死。

而董卓又出身于凉州。

因而凉州人闻知此事后,都极为恐惧。

百姓尽皆传言,王允因为董卓之事,痛恨凉州之人,要将凉州人全部杀尽,方才罢休。

董卓麾下将校听说之后,更是难安,私下间纷纷相互联络,议论道。

“蔡中郎仅仅是因为与董公交情深厚,便被连坐。”

“如今朝廷还没给我们赦免,却发诏令,想要解散我等手上的兵马。”

“只怕今天我们解散兵马,明天就成了别人砧板上的鱼肉了。”

“此事万不可从。”

于是纷纷拥兵自守,不愿意听从朝廷的诏命。

这时,奉命劫掠陈留、颍川的李傕、郭汜,也返回了关中。

二人惊恐发现,董卓死后,董卓之婿牛辅又被杀。

其等已然没有了依靠。

他们又与山东诸侯结仇,无奈之下,只能派遣使者去长安,请求王允能够赦免他们。

王允拒绝赦免,说道:“一年之内,怎么能有两次赦令?”

李傕、郭汜更加恐惧,走投无路之下,惶惶终日,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傕道。

“我等出身于西凉,如今欲求赦令,却不可得。”

“朝中既容不下我等,山东也去不得,如今看来,也只有逃奔西凉。”

“如此或许可以保全你我性命。”

郭汜亦是认同,垂头丧气道。

“也唯有这条路可行了。”

于是二人便准备去解散兵马,回归乡里。

这时,坐于帐中一角,仿佛处于重重帷幕后的贾诩,终于轻叹出声。

贾诩。

西凉名士阎忠曾赞其有“良、平”之智,为人算无遗策,有远见之明,尤擅保身。

其人深知,李傕、郭汜若果真丢下兵马,无异于引颈就戮。

而他与董卓关联太深,势必也难以保全。

为自身安危计,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袖手旁观。

“若是如此,二君死期至矣。”

李傕、郭汜面色顿时一变,顾不上多想,急忙问道。

“贾公此言何解?”

贾诩言道。

“二君久从董公,不为朝中士人所容。”

“如果丢下兵马,只身而行。”

“那么,区区一个地方上的亭长便可以将你们轻易擒拿,扭送朝中。”

“届时,二君自问,朝中会宽恕你们吗?”

李傕、郭汜思索片刻,俱皆摇头。

以其等所行之事,便是被诛十族亦不为过,朝中安肯饶恕?

思及于此,二人皆面如死灰。

贾诩见状,再次开口道。

“不如聚集兵马,攻向长安,为董公报仇。”

“若是事成,则奉天子为正统,收取天下,若事不成,再走亦不为迟。”

李傕、郭汜闻言,一时迟疑,言道。

“长安城高墙厚,又有吕布及其麾下并州兵士驻守。”

“想我二人手中,不过区区数千兵马,如何能攻破长安?”

“此举岂不是自寻死路?”

贾诩神情平静道。

“如今市井之间都在传言,朝中想要尽数诛杀所有凉州之人,凉州兵士,心中定然十分惊惧。”

“此去向西,路上多是董公旧部,其等俱出身凉州,听此传言,岂会不思索保身之计?”

“吾敢断言,若见二君兵马,其等必然响应,朝夕之间,可聚十万军马。”

“又有胡轸(zhen)降于王允,其人出身西凉,王允岂会善待之,此人必可充二君内应,如此,破城又有何难?”

李傕、郭汜听罢,只觉贾诩所言鞭辟入里,每一论皆是高见,使其如拨云见日。

二人大喜,拜道。

“贾公当真高明之士。”

“若是此番大事能成,吾二人必当厚报贾公。”

于是再不迟疑,聚集兵马,率军向西,昼夜兼行。

随后之事,果然尽如贾诩所言。

沿途的董卓旧部,见到二人,不仅不做抵抗,反而纷纷响应。

二人尚未至长安,便已聚集兵马十万余。

长安城中。

王允得知李傕、郭汜聚兵来攻,大惊失色,因与吕布近来不合,便派降将胡轸与徐荣前去迎敌。

徐荣并非凉州人士,故虽为董卓手下将领,素来却受凉州将领的排挤。

但胡轸却是凉州人。

当徐荣与凉州军大战时,胡轸果然如贾诩所言,引兵归降了李傕郭汜。

徐荣寡不敌众,纵然其人甚有武略,亦是无力回天,最终力战而死。

徐荣战死,兵马俱丧,长安再也派不出多余兵力出来平叛。

于是,李傕郭汜发兵包围长安。

中途,吕布还邀郭汜单挑,纵然打伤郭汜,于大局却已无补。

八天之后,因有内应打开城门,长安遂是沦陷。

吕布慌张之下,只来得及匆匆取出董卓的头颅,随后便领着数百骑兵,准备逃离长安。

但吕布的为人,有时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西凉兵马已攻入长安,情势万分危急之时。

其居然还专程跑到王允面前,招呼着王允一起逃走。

王允不愿逃,拒绝道。

“如果社稷有灵,能让我安定国家,那我的心愿也就达成了。”

“如果不能,我愿意以己身死社稷。”

“况且陛下年幼,依靠于我,我又怎么忍心舍下他,独自离开呢?”

“请帮我告诉山东诸公,让他们务必要以国家为念。”

六月七日,王允被诛杀。

其妻其子,及全家老小,亦不得免,尽被杀害。

李傕、郭汜深恨王允,又将其暴尸于市,始终没有人敢来为其收尸。

而后,李傕、郭汜感念贾诩的建言之功,更想让贾诩多多为其等出力,便想给他封侯加官。

贾诩推辞道:“这不过是救命的计策罢了,又有什么功劳呢?”

坚决不受。

二人见贾诩心意甚坚,纵然心中不解,亦只能作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