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34章 陈留典韦

第34章 陈留典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在下自东郡而来。”

“因我家军师盛赞足下,言足下有熊虎之勇,故曹将军特派在下,前来征辟。”

曹使道出来意,又从怀中取出一封文书。

“此为曹将军亲笔所写的征辟之书,足下不妨一阅。”

典韦糊里糊涂的将文书拿到手,一时间既是惊奇,又有些手足无措。

他出身贫贱,未曾进学,何谈识字?

好在此时有不少乡人都出来看热闹,其中也有几个识字的,当即自告奋勇。

待为典韦读完文书后,心中皆是艳羡不已。

两千石贵人亲自征辟,此事他们以往只是当故事来听,何曾想过,有朝一日竟然就发生在自己乡邻身上?

典韦更是如此,黑黝的面庞因心情之激动竟透出几分血红色。

但其为人忠笃,骤然欣喜,亦不忘本分,局促的连连摆手,说道。

“曹将军威名远震,郭军师智谋百出,小人即使远在陈留,亦有听闻。”

“两位贵人遣足下来征辟小人,小人惶恐至极。”

“只是小人还当先禀报吾郡太守及家中老母。”

曹使因这番话,对典韦大生好感,笑道。

“典君当真忠孝之人。”

“在下来此之前,已经拜会过张太守,典君勿需忧虑。”

典韦大松一口气,又有些紧张道。

“老母年岁已高,小人若是独往,恐——”

话未落,一声“逆子”便从后院传出。

前院动静巨大,典韦老母纵然耳目不聪,亦有听闻,心中亦是激动不已。

她颤颤巍巍的从屋中走出,生怕典韦拒绝曹使的征辟,举着拄杖便往典韦的背上敲去。

典韦不敢躲,等老母敲了数下后,连忙搀扶住老母。

老母眼中带泪,责骂道。

“你这逆子,自幼便好勇斗狠,早年杀人亡命,躲藏至今。”

“左右乡邻甚至都无人敢嫁女于你你,以至你至今未能成亲。”

“我本以为你这辈子都只能如此,或许有朝一日,便会横死街头。”

“如今有机会走上正途,这是我典家几代祖先保佑的结果,你竟然还不愿,莫非是要气死我不成?”

“你若是因为担心我无人奉孝而不愿往,那我今日就自尽在此。”

说完后,仍觉生气,又用拐杖,狠狠敲了几下。

汉朝以孝治天下,上至天子公卿,下至走夫贩卒,无不恪守孝道。

曹使深为感动,说道。

“孝悌之义,这是人世间真正的道理啊,我家将军和军师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屋宇田舍,郡中早已备好,另有僮仆数人,典君可携老母同去,奉公之余,亦可赡养老母。”

顿了顿,曹使又笑道。

“以典君之能,日后定可斩获功劳,光耀门楣。”

典韦着实没想到,曹军会为他考虑的如此妥帖,当即下拜道。

“韦只是一介武夫,不过有些许勇力,侥幸被曹将军与郭军师知晓,专门派遣足下前来征辟。”

“这是何等特殊的恩遇啊,韦除了肝脑涂地,至死方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了。”

曹使含笑应是。

于是,当日典韦便打点好行装,将屋舍、牲畜分赠与乡人,坐在曹使早已备下的辎车上,携老母远赴东郡。

典韦昔年一亡命之徒,却得贵人如此恩遇。

左右乡邻,无不深羡于此。

一些浪荡乡里的恶少年,受此触动,纷纷起了投身军旅的心思。

……

因有老母同行,典韦一行人行程并不快,足足花费了十余日方至。

曹使安顿好典韦之母,便带着典韦前来郡府拜见曹操与郭嘉。

曹操试其能。

典韦遂于众将前,亲舞双铁戟。

铁戟入手极为沉重,寻常兵士,持单戟尚且需双手合力,并且难以挥动。

典韦舞戟,却是运使如飞,辗转腾挪间,未有半点凝滞。

诸人皆为之色变,心道此人当真神力,难怪军师会不辞辛劳,专门遣人去征辟。

夏侯惇等将也暗暗心惊,自忖若是自己对上,怕是也无几分胜算。

好奇旁观的郭嘉,亦是为之惊诧不已。

如此威势,若是用在战阵之中,定然所向披靡,破阵杀敌,无可挡者。

不愧是“古之恶来”,演义之中纵然受创数十处,铁戟被盗,犹能酣战不止,双手持人为兵器,毙敌近百的绝世猛将。

曹操更是大喜,亲抚其背,称赞道;“当真虎士也!”

遂命其为帐前都尉,并解身上锦衣,及骏马雕鞍相赠。

典韦愈发感激。

又一日,夏侯惇引一人来见。

此人名为韩浩,昔年为河内太守王匡帐下从事,受命引兵于盟津据抗董卓。

董卓胁迫其舅杜阳,以求招降韩浩,韩浩不从,因而为人所知。

后王匡兵败,韩浩亦失散于乱军之中,恰好夏侯惇前番奉命剿贼时遇见此人,夏侯惇深奇其才,便引来面见曹操。

曹操见韩浩有武略,故令其领一曲兵马,待日后立功,再行拔擢。

以曹操目前东郡太守的职位,能引来这些文士与武将投效,老实说,郭嘉还是很满意的。

古人视郡为国,若逢乱世,有志于军旅者,第一选择往往都是投效于本地主君。

至于跨越州郡,去寻一所谓明主者,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尤其地方大族,更是如此。

可纵然清楚这一道理,最新得到的一则消息依旧是让他难掩失望。

“下吏奉军师之命,前往常山,寻至赵云家中,方才得知,其受乡人推举,领数百乡人,北上投公孙瓒去了。”

“还是晚了一步?”

郭嘉叹了口气,注意到小吏略显紧张的表情,收了收心思,温声言道。

“往返数千里之路,实在有劳足下了。”

小吏受宠若惊,连连说道“不敢”。

片刻后,小吏正要离去,忽然想起一事,说道。

“军师,下吏此行,虽未遇见赵云,却得见其兄。”

“不过,其兄似乎体质颇弱,有早夭之象。”

郭嘉目光一亮。

是了,后来赵云正是因为兄丧,才辞别公孙瓒,归乡守孝。

他急忙道:“既如此,可否劳烦足下再跑一趟,将其兄接来郡中。”

“若其兄有何要求,足下皆可答应。”

这赵云究竟有何能耐,竟然为军师这般看重?

小吏狐疑不已,口上应了声诺。

曹操闻知此事后,颇感好奇。

他深知郭嘉眼光极高,且素有识鉴之明。

但无论是他帐下元从诸将,还是新近来投的几名豪杰,都无一人能如赵云这般得郭嘉看中。

便就此事询问郭嘉。

郭嘉答道:“明公帐下诸将,固然皆为英豪,但性情各有短处,恐日后为人所用,以致败军折将。”

“而如赵云者,其有盛社稷之能,有托社稷之忠,明公若得此人,可谓如虎添翼,何愁大业不成?”

曹操闻之不再多言,只是叮嘱小吏一番,令其务必将赵云兄嫂接来东郡。

后曹操因酒醉,当众将之面将郭嘉此番言论说出。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众将得知郭嘉如此盛誉一无名之人,便是忠笃如典韦者,都大感不服,更不要说曹氏宗族诸将了。

摄于郭嘉的威望,以及先前料事无有不中的表现,众将固然不敢当面说些什么,但心里实则打定主意。

若是有朝一日,那赵云果然来投,定要与其较量一番,好好称量一下对方斤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