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蒙恬回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秦:想让祖龙当第一,有错吗?!
秦王政九年,有神女预言:四月寒冻,有死者。
是以创手炉、暖椅、火墙、汤婆子等暖具。又发白叠,采织成棉。
秦将王翦及其子王贲率兵前往北部予以支援,救数民,大善。
同年八月,秦将蒙武及其子蒙恬取魏垣邑、蒲阳、衍邑三地后,班师回朝。
咸阳城上,嬴政和方思怡正在城墙上等待。
不远处,一批军队正在缓缓行来。
\阿父,这次回咸阳,你一定要好好与阿政说说我的英勇之举。\
一位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相貌俊朗的年轻男子,开心地朝着旁边的父亲说道。
越说越激动的蒙恬甚至想要从马上站起来:“还有我的.....”。
\好好骑你的马,别晃来晃去。\蒙武出言训斥。
“哦.....”蒙恬仿佛一条被训斥的大狗狗,垂头丧气地坐回了马上。
若不是年少时蒙恬一眼便看中刚回国不久的秦王,一直相护。
就冲着他对秦王的态度,也不知道能有几个脑袋可以掉。
蒙恬抬头看到了城墙上的嬴政,一脸兴奋:\阿父你带着大军慢慢前行,孩儿就先去也。\
说罢,蒙恬双腿夹紧马肚,因没有马镫,只能将脚高高蜷缩。拉紧缰绳,身体前倾,马儿便跑了起来。
蒙武无奈,只能看着自己的儿子如脱缰野马一般离自己远去。
城墙上的嬴政自然也看到了加速的蒙恬,虽面上不显,眼里已有笑意。
方思怡用望远镜看到蒙恬骑马的姿势,默默地进了空间。
收到大军即将回朝的消息后,嬴政就总是来城墙边散步,说是体察民情,实则......懂得都懂,让我们给这位老祖宗留一些面子。
方思怡每天工部隰华殿两头跑,好不容易有透气的机会,当然也跟着一起出来,有时还会带上扶苏。
因为这边百姓很多,所以尚黎也化身成了内侍在旁边侍候。
面对城墙下的素材(划掉)百姓,方思怡看到缺什么,就进空间搜图纸,然后回宫后再跑去工部。
面对方思怡突然消失,城墙下的百姓也从刚开始的惊慌失措,到后面逐渐接受,有时还会给秦王和神女送东西。
看到嬴政身边女子突然消失,刚到城门的蒙恬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连忙跑上城墙。
“阿政!”面对兴奋的蒙恬,嬴政尝试用冷漠的表情和帝王的威严吓退他。
然后.......毫不意外的以失败告终。
方思怡一出来就看到了蒙恬给了嬴政一个大大的熊抱,然后不等嬴政发作,立马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盒子。
蒙恬将盒子递给嬴政,语气轻快:“阿政你看,这是我改进的毛笔,比之前好使许多。”
嬴政接过后并没有打开,而是将视线飘向了方思怡,仿佛在说:
这就是你漏了毛笔没改的原因?
方思怡不说话,只是唇角微扬,似笑非笑。
蒙恬想起刚刚所见,狐疑道:“你就是阿政信里说的神女?”
方思怡有些愣怔,眼神略带一丝困惑:“啊?”
??祖龙你都快忙成陀螺了,居然还有时间跟蒙恬说最近发生的事情?
他真的,方思怡哭死。
想到后世还有人嗑秦王政和太子丹,方思怡沉默。
瞧着方思怡在脸上上演了一场“大戏”,为避免蒙恬觉得秦国的“神女”是个呆子,嬴政选择转移话题:“可有受伤?”
只是话音落下时,嬴政眼里俨然有一丝担忧。
蒙恬却回避了嬴政的视线,语气略带紧张:“就是受了点小伤,不是什么大事。”
随即又讨好似地扬起一抹微笑:“臣饿了,王上可有吃的?”
嬴政再三嘱咐蒙恬好好听蒙武的话,可蒙恬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好几次不服管教。
仗着自己天资聪颖,熟读兵书,兵行险着。
虽每次都大获全胜,但也落了一身伤。
深知蒙恬的德性,嬴政给方思怡打了个照面,让她拿出之前就准备好的硬欧。
接过硬欧,蒙恬立即撕成两半,咬了一口。
之前吃到硬欧时,嬴政就知道蒙恬一定会喜欢这种有嚼劲的食物。
给蒙恬准备的是墨鱼肠法棍,黑色的墨鱼肠被镂空的法棍包裹,上面撒上了橙色的干粉。
法棍嚼劲十足,墨鱼肠口味偏咸香,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恰到好处的口感。
蒙恬吃的腮帮子鼓鼓的,眼里浮现满足和愉悦,还不忘将另一半递给嬴政:
“这锅耗耗次,啊蒸尼耶次。”(这个好好吃,阿政你也吃)
嬴政下意识抿了抿唇,笑意爬上眼底:“你自己一个人吃,吃慢点,没人和你抢。”
“臣拜见王上。”蒙武已率大军行至城下,并向嬴政见礼。
“末将拜见王上。”
众人皆行拜礼。
“不必多礼,宫内已为各位准备了庆功宴。”
回宫的路上,有许多百姓见到大军归来,都往士兵手里塞东西。
众将都有些无措,不过几年未归,咸阳就发展成这样了吗?
实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东西被“发明”,人手实在紧缺,时不时还要百姓一起帮忙。
身为老秦人的百姓自然不会拒绝,而嬴政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们,工钱给的也很多。
无论男女,就连六七岁的小孩只要完成农种,都可以去官府帮忙拿取工钱补贴家用。
只是因为红薯和土豆还未成熟,暂时不能让百姓都吃上一日三餐。
不过方思怡已经联合一些见多识广的老人和擅长绘图的画师,编写了植物百科,然后下了悬赏令。
只要能找到上面一些未发现的植物,就可以拿赏金。
被发现能食用的植物渐渐多了,百姓能吃的东西自然也多了。
方思怡还将酿酒和烹饪的办法教予百姓,百姓酿的粮食酒和菜总是更有风味。
六国的商人更爱在百姓家里吃饭,酬劳自然也不低,因此也形成了最早的农家乐。
短短几月,现在咸阳的百姓可以说是都过上了小康日子,不愁吃穿。
百姓都很简单,只要吃饱穿暖,也会向上反馈,面对这些保家卫国的士兵,自然也不会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