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盘古山下 > 第114章 勤劳开出致富路 懒惰坐地受贫穷

第114章 勤劳开出致富路 懒惰坐地受贫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盘古山下!

狗剩和尿壶转包了果园,像得了荆州一样,看着满枝头的果实,喜滋滋,甜蜜蜜的。

“狗剩,看你那牙龇得像屁豆子一样,捡了个大便宜,走路看着点儿,别绊倒了磕掉大牙。”候三老婆说道。

“呵呵!绊倒趴你身上,还能舒服舒服哩!”

候三老婆抓起地上的土坷垃就往狗剩身上砸,边砸边咯咯咯地笑道:“去你姐个腿吧,静想美事哩!呵呵呵!”

尿壶也做起了美梦,小分头梳得锃亮,叼着烟卷逛街打牌赌博,就等着果子成熟后捡票子哩。

老队长早就看不惯了,坐着轮椅停在尿壶出门必走的路口,看到尿壶吹着口哨摇头晃脑的走过来,对老队长视而不见,仰着脸径直扬长而去,老队长怒喝道:“尿壶,站着我跟你说句话。”

尿壶扭着头讪笑着说道:“老头,你这老得都走不了道儿了,都快见阎王爷了,还管闲事,耍年轻时的威风。”

尿壶原来偷鸡摸狗的时候,老队长看他没爹没娘,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没少批评教育他,他很反感,他认为是老队长把他送进监狱的,一直怀恨在心,再加之在承包果园的事情上,老队长说了公道话,他认为老队长偏袒村委干部和承包果园大户华强,鄙视他这个劳改释放犯。对老队长更是恨之入骨。所以,说话很刻薄。

“看在我跟你父亲生前关系不错的份上,我劝你一句,浪子回头金不换,你既然承包了果园,没事儿就学点技术,挣些钱,成个家,好好过日子吧!”

“哼哼!我这坐过牢的人,房没房,钱没钱,谁要我,我看上你孙女了,让我娶了她吧!”

老队长闻闻此言,气得浑身颤抖,说不出话来,险些从轮椅上栽倒在地上。

转眼到了5、6月份,紫英桃、枣味油桃相继熟了,华强和其他承包大户一般是通过两种渠道销售桃子的。一是让顾客自己到果园里自由采摘,随便品尝,想摘哪个摘哪个,虽然价格比集市上的贵很多,但顾客能摘到自己精挑细选的果子,能体验到收获果子的惬意,所以,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采摘者穿梭于果园,乐此不疲。二是,把桃子摘下来,在地头等着中间商前来拉货。

新承包户狗剩和尿壶,没有经验,又不肯学习不懂经营,又加上在蔬果期没有将小果、畸形果、病虫果给疏除掉,因此,他们的果子营养不良,又瘦又小,而且虫果较多,开始他们还以为他的果子结得多,产量肯定高,但结果非同想象,自食不学无术的苦果。

狗剩在外面打工,也算是耳濡目染,长了见识,买个小喇叭编好了广告词:

“我的桃子便宜卖,上帝都往家里带,别看我的桃子小,歪瓜裂枣味道好……

“桃子香,桃子甜,一口咬下桃尖尖,吸溜吸溜奶水甜……

“我的桃子有虫咬,说明从来不打药,纯天然,纯野生,绿色环保无污染,吃了长寿一百年……”

你别说,还真是挑逗起顾客的好奇心,吸引了顾客的眼球。也使一些男士想入非非。

尿壶其人说得还真不夸张,他们游逛赌博睡大觉,从来没有侍弄过果树,任其自然疯长,就像野果树,还真是绿色无污染。最终也卖出去了,就是票子大打折扣。

到了秋天,丰水梨、瓢梨到了成熟的季节,长势喜人,硕果累累,丰收在望。华强等承包大户,早就摩拳擦掌,做好了采摘售卖的一切准备,根据往年的经验,梨子产量高,不能只等顾客上门,还要开辟其它销售渠道。但尿壶、狗剩其人,还是如法炮制,穿新鞋走老路,外甥打灯笼照旧。结果,天有不测风云,淅淅沥沥下起了连阴雨,断断续续下了半个月之久,华强他们承包大户,通过自上而下的商超、水果店铺货等售卖方式销出去大部分,也有一小部分摘回去放进仓库,由于农村的老房子都没有后窗,不通风,闷热潮湿而烂掉,也有的在树上树下坏掉,损失极大。

尿壶、狗剩其人的果子大部分都烂掉了,尿壶坐在果园,看着树上树下的烂果张嘴大哭,嘴张的能塞下一个瓢梨,狗剩对尿壶说:“哥们儿,过去为了卖钱,舍不得吃好果子,现在可以敞开肚子吃,哪个大吃哪个,当饭吃,好好过过嘴瘾。”

没成想两个人大吃特吃,吃坏了肠胃,上吐下泻,排泄物一股子酸臭梨味。

两个人又吐又泄脱了水,黄皮寡瘦,蓬头垢面,衣衫不整踉踉仓仓地到村委去找支书想办法,要救济款,哭诉道:“支书开开恩吧,这老天真的把我俩给整死了。”

“给点儿救济款吧!呕吐拉肚子,肠子都拉出来了,救救命吧!”

李支书和村委干部看到这两个人的狼狈相,感觉他们真的是病了,吩咐大庆道:“大庆,你带上钱,先把他们送进盘古镇医院,我办完一个棘手事,随后就去。

红梅说:“这两个二流子懒蛋,遭报应了吧!”

李支书挠挠头,然后托腮,意味深长的说:“红梅,也不完全愿他们,我们的工作也没做到位,比如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培训等方面亟待开展工作。”

红梅说:“也是,现在不比过去,要想国家富,农民必须富,要想农民富,发展乡村产业是根本,要想发展产业,必须有一支有文化懂科技的新兴农民。”

李支书呵呵笑着说:“红梅,你学得不错呀!”

“还不是近朱者赤,跟你学的呗!”

“那是大庆、田耕这些年轻人,有文化,懂科技,培训基地建起来了,好好布置布置,把夜校办起来,再买些图书,把图书馆办起来。”

“嗯,支书说得对,这一切都得花钱,咱是新农村建设师范村,上级应该给咱们拨款。”

“反正是势在必行,拨款不拨款我们都得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