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姜榆的好日子是从和离开始的 > 第149章 簪花

第149章 簪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姜榆的好日子是从和离开始的!

姜榆,“呃......她就不该说去府城的事!”

后来还是姜榆板了脸,“行来,我只是通知你们一声,不是要与你们商量,府城我明天必须去。”

吼完大家都老实了,只有姜梧不服气,不过也换了口气,“姐,你到底为啥要去府城啊!有啥事在县城不能办吗?”

“这.......”

姜榆无语了,这个弟弟还真不好糊弄,随便找个理由怕是不能瞒过他。

为了不让家里人太为她担心,姜榆进屋抱着出了几个盒子,“你们打开看看吧,这是我最近没事的时候自己做的,上次去府城看到首饰铺子里有卖这种簪花的,我就买了一个回家拆开研究了,发现也没什么难度,就做了一些,现在看着家里也没什么事了,就想拿着去府城看看,能不能以后给家里多个进项。”

两个丫头和秋子低下了头,他们不敢在说话了,刚才夫人好凶。

姜梧和大暑,“她姐(娘)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啊!他们惭愧!

“姐,你给我们个准信,这次要去几天,我们心里也好有数。”

姜榆呼出一口气,终于有个松快话了。

“我乘船快些,来回大概五天左右吧,坐马车的话就不好估计了,最起码也要个七八天。”

“那娘还是乘船吧,乘船快些。”大暑建议道。

“娘也是这么想的。”姜榆笑了。

看姜榆有了笑模样,美玉才敢拿起盒子里的簪花看,“夫人,这花真好看,跟真的一样!”

“是啊,以前我们做事的那家小姐头上就带过花,好像就是在府城买的,没这个好看多了。”

秋子没发表意见,大暑看着这些花心疼他娘,这都是用丝线缠的,得多费眼睛啊。

姜梧则对自己姐姐有这手艺一点也不意外,他娘经常给他唠叨,说他姐没出嫁前手有多巧,心思有多灵秀.....

这件事就算敲定了,姜榆又啰嗦了几句铺子和大暑的学业,吩咐两个丫头烧水,秋子回铺子,这才抱着盒子回了自己屋。

趁着今天时间还早,姜榆不光洗了澡,连头发也洗了。

第二日一早,她早早的起床,给大暑在家做的早饭,两人吃了,又顺路送了大暑去私塾,这才背着大包袱往码头赶,赶到码头时差一点就迟到了。

客船顺流而下......

一路还算顺利,她既没有了晕船的反应,也没有了忐忑,就是船舱里的气味大了些。

六月十五这天,她再一次踏上了冀州府府城的这片土地。

姜榆和原来一样,下了船就雇了车径直去了府城最繁华的那条街。

她不知道,由于今天穿的是女装,让在码头等了她两天的阅微书局的人又扑了空。

阅微书局的二掌柜两天前就奉命在码头等着,没办法实在是《陌路》这本书卖的太火,各路催稿的人都给书局施加压力,大掌柜只有派人来等着心里才踏实。

按照契书上的约定,今天已经是交稿的最后一天,按说今天人应该来了才是。

可是赵二掌柜看着码头上的人都走光了也没等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不死心,又去了停靠的船上找了一圈,还是没人。

他是知道的,汉口县通往府城的就只有这一趟客船 ,现在在码头没找到人,心里猜测或许人是走陆路来的,便又着急忙慌的回了书局。

姜榆一点也不急,她坐在车棚微眯着眼,听着外面街道的喧哗声,嘴角勾起了弧度,这一趟来又有银子进账了......

“夫人,玲珑阁到了。”

姜榆睁开眼挑帘下车。付了银钱便背着包袱进去了。

这间铺子她之前来过一次,铺面不大,不过里面的东西还算精致,最起码比汉口县的精致不少,不然也不会在府城最繁华的这条街上占据一席之位。

“夫人请......”一个长的眉清目秀的伙计在门口迎了她。

姜榆颔首跟着进了。

“夫人,您想看什么首饰,小的这就给您取来。”

“我不是来看首饰的,你们掌柜或者东家在不在我这里有几件东西想找她过过眼。

没等小伙计回话,柜台后门的几排货架后走出来一个妇人,这妇人长的丰腴,皮肤也白,四十多岁的模样,明明是做生意的人,看上去却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让人看了很舒服。

“我就是玲珑阁的东家,这位娘子找我有事?”

她一天要接待的客人不少,自然认不出几个月前来过的姜榆。

姜榆也不磨叽,说话前先把包袱打开露出了里面的木匣子,匣子打开里满躺着一个石榴花簪,火红火红的石榴花只一眼,玲珑阁的掌柜就再也移不开眼了。

接着姜榆又打开第二个匣子,这个匣子里装的不再是花,而是两只栩栩如生的蜻蜓。

“明朗,快别愣着了,去给这位夫人上茶点。”玲珑阁的东家把姜榆让到了屏风后的圆桌,自我介绍道,“我是咱这玲珑阁的东家,夫家姓王,我姓侯,不知这位夫人贵姓?”

姜榆,“我姓姜单名一个榆字。”

玲珑阁的东家打量着姜榆,好奇她为何没有报夫姓,不过见面还没一刻钟,她也不好多问。

刚才那个伙计把茶点上来之后就退下去了,东家娘子开门见山道,“姜夫人匣子里的簪子都是自己做的,夫人上门是打算要在咱铺子代买?”

“你可以理解成代卖!”

王侯氏的眼睛更亮了,“姜夫人能来我们铺子那是我们的荣幸,实不相瞒,夫人的这种簪子是南方的样式,在咱这里可是紧俏货,去年的时候我当家的就去南面,想着看能不能进些货来卖,谁知根本就不如我们想的这么简单,能做出这种簪花来的工匠都是人家铺子里养了多年的人,甚至是签了死契的,想进货门都没有,人家自己铺子还供应不过来呢.......”

王侯氏把这里面的弯弯绕都给姜榆讲了,姜榆听了心里明了,这些她在县城的时候就打听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