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六零闺蜜对照组56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大佬不做炮灰!
朱斌恢复的特别快,还不到三个月,他的腿脚基本上就能行动自如了。
朱家的人都夸苏言找的那个神医靠谱,用了他的药,朱斌不仅腿伤恢复的快,还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朱斌重新回运输队上班,同时也到公社去报到了。
这三个月,他没上班依旧有公社给的18块补贴。
明明他还可以再休养两个月,但他觉得自己恢复的差不多了,也不想白拿公社的补贴。
当他去报到时,公社的领导还夸他实诚,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朱斌回来的也正是时候,现在农忙开始,许多拖拉机因为停放太久,出了问题,正需要人修理。
朱斌直接上手,遇到的大多都是小问题,修起来不难。
他的回归缓解了各大生产队用拖拉机紧张的问题。
他忙着修拖拉机,又要修理运输队的货车,真的有时候忙起来分身乏术。
关键是,他忙归忙,技术还好,凡是他修理过的车基本上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忙忙碌碌一个月,让他在运输队和公社彻底站稳了脚跟。
之前做了好人好事,抢救了公共财产,本就有一些名气,如今修的车又好开,名声更是打响了。
别人一提到修理拖拉机的人,第一个就会想到他。
要是说既会修理拖拉机又会修理货车,他绝对是红旗公社第一人。
他在公社领到的第一个月的工资,就去给苏言买了一双皮鞋。
朱母笑骂他不知节俭,然而眼里并没有半分责怪,反倒有一种打趣揶揄的味道。
她儿子受伤这三个月,苏言如何对他的,大家都看在眼里。
朱母也不是那种死抠的人,知道儿子能快速恢复,苏言出了大力气,他买一双皮鞋送她也是应该的。
杨丹和朱贞都很羡慕,这样时髦的皮鞋,什么时候她们也能拥有一双?
朱喜乐看出媳妇的渴望,偷偷凑到她耳边说:“想要一双?你男人就多上两次山,也给你赚一双皮鞋钱。”
杨丹嗔怪了他一眼,轻声说:“咱们孩子多负担大,买那啥干嘛,又不实用,还是给孩子们多买两块布做衣服吧。”
朱喜乐:“都有,我会慢慢赚嘛。”
开年大丫和二丫就被送去上学了,两个丫头也很勤快,放了学就帮家里干活,偶尔上山采菌菇野菜。
朱家难得没有重男轻女,大丫和二丫比起村里的许多女孩都要幸运。
朱喜乐看到自己的三个女儿也是越长越可爱,心里也高兴,也有心想给她们买点好看的布料做两套衣服。
最好是大嫂指点一下,这衣服顿时就会变得与众不同又格外好看起来。
看看人家小宝的穿着,抱出去谁不夸一句小仙童,长得可爱穿的更可爱。
他看了都忍不住羡慕嫉妒,他儿子大宝跟小宝站一起,一下子就被衬托成土包子了。
朱贞心里也在盘算,她现在的私房钱其实买一双皮鞋是绰绰有余的,只是她也舍不得,钱要用在刀刃上。
再说乡下这地方,也就大嫂那样的人才能穿出皮鞋的时髦感,别人穿都感觉好违和。
第二天,苏言穿着朱斌特意送她的皮鞋,配上她自己做的连衣裙,走出去一整个时尚女郎。
回头率那是百分之百的。
在地里干活的胡雨薇和沈复华看到路过的苏言,一瞬间就被定住。
这样鲜活的,靓丽的,时髦的苏言,就好像还是那个h市天真无邪的大小姐。
不,此刻的她比曾经的她更张扬自信,更从容淡定。
沈复华情不自禁的喊道:“苏言,你这是要干嘛去?”
苏言寻声看过去,看到沈复华略显沧桑的脸愣了一下,没想到也才两个月不到,他就变得这么沧桑,贵公子形象不复存在。
苏言冷淡的回道:“去镇上,沈知青有什么事吗?”
一旁的胡雨薇原本在嫉妒苏言的美貌,嫉妒她都到了乡下还能穿这么好看的衣服皮鞋,结果反倒被她对沈复华冷淡的态度给震惊到。
苏言以前不是挺喜欢沈大哥的吗?
怎么如今对他如此冷淡,难道只因为朱斌有一份正式工的工资,她就觉得朱斌比沈大哥强了吗?
呵,目光短浅,沈大哥以后是能回城的,而她终将在这里葬送一辈子。
就算穿的再好看又如何,这里有谁会欣赏,能跟h市的繁华相提并论吗?
胡雨薇不屑的想着,表面却装作很热情的样子。
“苏言你这鞋子真好看,花了不少钱吧。”
“也不多,也就二十多块钱吧,朱斌送给我的。”
这一刻胡雨薇差点控制不住自己嫉妒的表情。
朱斌还真是舍得,这么贵的鞋子,差不多是他一个月的工资了,他说买就买,说送就送。
当初郑成一个月四十二块的工资,也不见他舍得送一双给自己。
她明明暗示过那么多次,郑成都以乡下路不好走,穿这种皮鞋不适合为由拒绝了她。
如今想来,还不是因为他舍不得,因为他不够爱自己。
如果他能像朱斌对苏言那样对她,她也不至于丢下他不管来这里干什么农活。
胡雨薇把自己巴结沈复华的行为都怪到郑成身上。
苏言没跟两人废话,悠然离去。
只给他们留下一个高贵冷艳的背影。
苏言人虽然走了,心思却活络起来,胡雨薇和沈复华倒是挺般配的,她还挺乐见其成。
苏言去了镇上,第一次收到了苏大哥安排的人寄来的钱。
信里说,他是苏大哥的朋友,受友人之托给她每个月寄20块钱来,希望能帮助她在乡下生活的更好。
所以说,苏大哥给她寄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她记得原身这个时候已经跟沈复华有些暧昧了,之所以愿意跟沈复华亲近,除了想回城,就是因为胡雨薇这个时候突然爱打扮起来,特别舍得花钱打扮。
这让原身很嫉妒,同时又渴望回以前那样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生活。
所以才加快了原身被沈复华欺骗的脚步。
苏言每个月能领到20块的补贴,朱斌一个月42块钱两人加起来也有62块钱了。
这在农村绝对算高收入家庭,可羡慕坏了有些人。
朱斌知道苏言擅长刺绣,之前没能力给她像样的聘礼,这下慢慢给补起来。
工作三个月,他买了一台缝纫机给苏言,用运输队的大货车拉回来,村里人都来看了这个热闹。
三个月工资自然不够,可他平时私下里也接一些私活。
修汽车,拖拉机,甚至缝纫机,但凡跟机器有关,他都能尝试尝试。
就是这样,存了一点钱,好不容易才凑够了缝纫机的钱,之前公社因为他保护了集体财产问他要什么奖励,他只要了缝纫机票和手表票。
那时候他就打定了主意要将欠苏言的聘礼补上。
怀着身孕的陈娇看大家都凑到朱家看热闹,一时之间有些五味杂陈。
当初她骑着自行车还去苏言面前去炫耀过,说是林栋给她的聘礼。
如今苏言不仅有了自行车,又拥有了缝纫机,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朱斌有出息,对她还一心一意。
村里的女人谁不羡慕苏言嫁的好,谁不想拥有一个朱斌这样的爱人。
朱贞看到苏言和朱斌的相处方式,她觉得以后要是找不到像大哥这么好的男人,她宁愿不嫁。
反正她又不是养不活自己,绝不会去别人家做牛做马。
胡雨薇听说了朱斌给苏言买缝纫机的事,心里暗道所有的好事总会找上苏言,她什么都不用做就有人心甘情愿的给她奉上她想要的一切。
老天爷太不公平了,凭什么所有的好事都被苏言遇上,而别人却有那么多苦难。
胡雨薇一转头正好看到沈复华复杂的眼神。
她不由试探道:“以前我还以为苏言喜欢的是沈大哥这样有才华,又有能力的有志青年。没想到下乡后,她居然肯嫁给一个泥腿子,她那么骄傲的人,肯定是生活所迫,不然绝不会委屈自己的。”
沈复华果然好奇道:“她为什么会嫁给朱斌?”
胡雨薇:“据说是朱斌救了她,看了她的身子,最后不得不嫁给他。”
沈复华愤怒的指责道:“这分明是挟恩图报,苏言就这么认了?”
胡雨薇:“她势单力薄的,在这里孤立无援,不妥协,村里人的口水都能淹死她?”
沈复华:“要是我能早点来就好了,我一定会保护她,不让她受这种委屈。”
胡雨薇也遗憾道:“是啊,就连我,如今为了生计也不得不下地干活,在外赚工分,在家还要照顾孩子和她爹,有时候都会想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我还能回城里吗?”
沈复华看着她,从她眼里看到了对回城的渴望。
有些事一但给了暗示,往往就会朝着两人都希望的方向发展。
胡雨薇和沈复华的相处变得有些暧昧起来。
另一边的陈娇仗着自己怀孕了,是家里的一级保护对象,这个时候她提什么要求林栋应该都会满足她的。
于是她回家后就跟林栋说了朱斌给苏言买了一台缝纫机的事。
林栋不解道:“朱斌还有钱给苏言买缝纫机?”
陈娇:“怎么就没钱了,朱斌可是有42块工资的人别人再存点私房钱,这不就买得起了。”
林栋:“掏光家底就为了博美人一笑,以后喝西北风?”
陈娇没好气道:“以前他还没工资呢,怎么没喝西北风,你这个人就是这样,人家朱斌有钱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苏言补齐聘礼,你呢,你除了给我一两自行车你还我什么了?自行车你们家的人三天两头来接借,不知道还以为你是给他们买的呢。”
林栋:“那一家人你不借也不好意思吧。”
陈娇根本不想跟他讲道理,蛮横道:“我不管,我也要缝纫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林栋:“你要缝纫机干嘛,你又不会用那玩意儿,再说那个多贵呀,买回来浪费了。”
陈娇:“我不管我就要,不会我可以学,谁是天生就会的,还不是从头学的,难道我比别人笨,难道我学不会吗?”
林栋:“你不要无理取闹了好吗?”
陈娇:“我无理取闹?我还怀着你的孩子。因为你,我受了你妈多少委屈,我抱怨过吗?好不容易怀上孩子,你连这么简单的要求都不愿满足我,有时候想想我拼命给你生孩子是为了什么?”
陈娇一边数落林栋,一边哭,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林栋一时无语,这怎么就闹到了这种地步?
林栋怎么哄陈娇都没有用,而且她仗着怀有身孕,平时愿意小意温柔讨好,今天却硬气的说不理他就不理他。
陈娇:“孩子你的命好苦啊,你爹一点也不在乎你妈,这么简单的要求都不愿满足,以后我们还能指望什么,娘何必生你出来受苦。”
林栋被吵的头疼,最后无奈,只好说:“买,我给你买还不行吗祖宗,你现在就是我祖宗,求你别闹了,小心动了胎气。”
陈娇又道:“哼这可是你说的,别到时候又来说是我逼你的,但凡你像朱斌一样对苏言那样对我,我会找你闹吗?”
林栋轻声嘀咕道:“可你也不是苏言那样的有个好大哥天天贴补你,还长得那么漂亮。”
陈娇:“你说什么?”
林栋:“没说什么,我说我明天就去给你买,让你在苏言面前不矮一头。”
陈娇:“哼,最好是这样,你可不要骗我,否则我跟你没完。”
林栋摇了摇头,无奈又憋屈,要不是为了孩子,他才懒得纵容她的无理取闹,等孩子生了,他再来跟她讲道理。
陈娇可不知道林栋的心里想法,只觉得孩子这个借口真是太好用了,以后还能多用用。
可惜有些人可一可二不可再三,等她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