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招揽人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系统偏爱我!
当林一颜再次进入游戏时,邵衍墨等人已是从狱中出来,只是脸色都不太好。
蒋石英到了宁欣镇后,先是以钦差的身份装模作样地调查一番,随后便以认错人为借口,轻飘飘就将几人放了,而当邵衍墨问他之后的打算时,蒋石英只是让他别管,转头就让顾凌枫带路,他会让军队接管金矿。
当时他的原话是这样的,“阿墨,朝堂的水浑着呢,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不是我不想查,是不能查!深入下去,恐你我都有性命之忧啊!”
“听我一句劝,这事你就别再管了,不听不看,只当不知道,这才是为官之道啊!”
看似情深意重,实际上蒋石英眼神冷漠,早已不是邵衍墨年少时认识的那个人。
不知道这茬的顾凌枫只以为朝廷终于来人了,兴致极高的带路。
蒋石英派人在顾凌枫指的位置深入发掘了一会,的确看到了矿石状的金块,他眼神火热,官方客套了几句:“凌先生忠君爱国,一心为朝廷着想,实乃我辈楷模!”
“哪里哪里,若非蒋大人相救,我等怕还深陷牢狱之灾!”顾凌枫略微不好意思。
蒋石英心念一动,提出建议:“不知顾先生是否有入朝为官的想法?老夫可代为引荐。”
顾凌枫愣住了,如果是以前的他一定会毫不犹豫拒绝,经过这次的事件顾凌枫有些犹豫。
本朝的选官制度还是处于察举制时期,在此之前,轩辕王朝一直实行的是世官制,顾名思义,世官制指的是大家族世代为官,甚至时间久了就流传这么一句话“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毕竟就连前朝都覆灭了,大部分的世家都还好好的,甚至轩辕家本也是世家出身。
世家望族就是压在百姓身上的一座座大山,偏偏枝繁叶茂,更难以撼动,几乎垄断了朝堂,为了限制这种情况,启帝首下求贤诏,要求底下官员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
打压世家可以说是每个具有能力野心的皇帝必修科目了,启帝也是趁着当时世道混乱,任用酷吏,搞垮了一个又一个世家,但是世家望族根本杀不尽,倒下一个依然会有千千万万个世家站起来,一茬接一茬,比野草还顽固,最后启帝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从底层提拔一些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与世家大族们共分权利,以达到牵制的目的。
察举制刚提出的时候,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几乎全员反对,没有人愿意将手中的权利分出去,为国为民可以,动他们的蛋糕,不行!
启帝态度强硬,愣是以一己之力压下了满朝文武官员的抗议,不过很难说这些激进的手段不是导致启帝壮年暴毙的导火索了,可以说他是轩辕家上位以来,寿命最短的一位皇帝,享年四十三岁,便是他的叔叔闵帝,都活到了六十一高龄。
我们说回察举制,其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考试是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朝廷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
其中,“孝廉”是察举常科中最重要的一科,由各州县推举出“孝廉”各一人,这一科得人最多,出过许多名士,不难看出,察举制看重的更多是德行,然而德行这种东西比才学更容易伪装,依然存在不少弊端,不过对于世代实行世官制的轩辕王朝,已经是一种巨大进步。
不过,底层人士想要入朝为官,还是需要官员或是名士大儒的引荐,顾凌枫昔年求学之时,他的老师便是一名隐世的大儒,他欣赏顾凌枫的才学及人品,几次想引荐对方入朝为官,都被顾凌枫拒绝了。
顾凌枫现在还记得他当时回绝老师的话,“如今的世道,十年苦读可能比不过装模作样之辈,平民百姓想要建功立业,谈何容易?官官相护,贪官选出的官又会成为新的加害者,某不屑与之为伍!”
大儒叹了口气,刚者易折,过犹不及,他这学生的这副性子,入了官场这个大染缸,若无法与之同流合污,便容易夭折,确实不如不去。
当时正值朝政交替,乱象频生,崔家势大,女帝根基不稳,大儒便放弃了继续劝说的心思,温和的目光中是深藏的智慧,他点点头道:“读书识字更多是为了明事理,辨是非,考取功名并未是读书唯一的目的,凌枫,你既是如此想,为师愿你能一直牢记初心。“
没想到老师竟能理解他,少年顾凌枫不好意思地羞红了脸,他还以为老师认为读书人都得去考取功名才好呢,是他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了。
小声道歉后,得到大儒无奈一笑,“考取功名,建功立业,说得简单,但是一辈子蹉跎于此的大有人在,单单能与其他读书人同台参与竞争的资格便不是那么好取得的,难道要为了赌那份可能性,为师便要你们将余生耗在此处不成?”
“凌枫啊,人生在世,更多的是无愧于心就好,没有人规定了你的一生该怎么走,或是一定要踏上某条路,这应该是你自己的选择。”
少年顾凌枫闻言欣喜道:“先生说的极是!我读书,更多的是因为我自己喜欢,不为什么争名夺利,何苦来哉!“
如今的顾凌枫却是意识到,一味的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自己一直以来不愿真正从事农耕,说是对官场避之不及,却时常夜深人静时,感慨自己多年苦读一腔抱负无处施展,何尝不是一种不甘呢?便是与他们斗上一番又如何,他如今也算孑然一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也不怕那些人的报复,他要做一个真正为百姓着想,守护一方平安的好官。
淡泊名利是好,但是历朝历代追逐名利的人数不胜数,不得不说也有一定的好处,只有掌握了权力,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心中的大同社会。
思及此,顾凌枫也不多推辞,只道:“大人知遇之恩,某不胜感激。”
蒋石英抚了抚胡子,满意地笑了,这就是接受了他的招揽,倒是不用他再多花费功夫想着怎么除掉他这个知情人,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头铁的顾凌枫未来会给他招来多少仇恨值,只是欣慰于对方的识时务。
留下军队将此处围得水泄不通,并吩咐底下人接着开采之后,蒋石英带上几个心腹拐道去了别处,总之,后续并没有麻烦找上门。
林一颜的逮捕令被官复原职的邵衍墨撤销了,重新开始摆摊,这倒是让盛员外以及谢云楼乐开了花,两个甜食爱好者可以说次次不落,每次都来光顾林一颜的生意。
薛宁也回了家,只有白秀英了解过前因后果后,自愿跟在林一颜身边,本以为会花费一番口舌的林一颜奇了,对方这么轻易就想通了?她还以为这时候的人们会讲究孝道大于天那套呢,不是说孝顺不对,但也要分场合分人,有的父母本就不配为人父母,却还要子女将他们捧上天?做什么美梦呢?
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父母养育儿女,与之相应的,当父母年迈时,长大的子女反哺父母,双方互相尊重,而不是我养育了你,就可以高高在上指点或是安排你的人生,当然这是现代更流行的观念,放到这个世界显然是有些超前了。
不过这也不是传统观念中百善孝为先的时代,轩辕王朝取代前朝不过才过去一百年左右的时光,而在王朝更易的时期,战乱四起,政权多立,不同的起义军首领建立了多个政权,采取的国策也不同,人们的思想还未过于统一单调,相反,各派学说都可一见,思维的碰撞带来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且随着大一统轩辕王朝的建立,依然能看到各派学子相互辩论,谁也不让谁的局面,直到启帝时期为了更好的管理民众,开始将儒学思想奉为主流,虽然依然是外儒内法那套,相当于给法家学说套上个好看的外衣,不过儒家学子的地位依然直线上升。
只是启帝深诣只奉行一种思想王朝不会长久的道理,虽奉儒学为主,也不会真的对其他学说多有打压,只是不太推崇罢了,要知道,一个有能力的帝王,当然能控制手上的政治工具为己所用,但要是子孙后代不争气的,就很可能被手上的政治工具反制约,不妥不妥,他不是坑人的老祖宗。
因而各学说间思想碰撞的情况依然存在,人们思维活跃,当然不会一成不变,墨守陈规,前朝才过去多久,要知道乱世时期的人才从来都是顶头老板不行就换,忠君爱国是什么?他们可没有这个讲究。
就拿白秀英的事例来说,她不认为自己直接离开有什么不对,她爹娘既是收了别家的钱要致她于死地,那她就是别家的人了,管不了她,她的买命钱留给他们,就当断了这一段亲缘。
“你能这么想就好!“林一颜喜不自胜,能白嫖一个人才,真是太快乐了,要知道白秀英作为几次三番都能提前察觉到危险的人,肯定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简直赚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