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隐形富豪炼成记!
母亲病好后,凡三就离开雩娄,再次南下。这时,已是3月15号。
3月16日到羊城,他先打车去见韩雪。凡三过来,韩雪很高兴。姐弟俩寒暄后,她开车带着凡三回军区大院。
韩光夫妇见到凡三,看他彻底恢复,也很高兴,围着他嘘寒问暖。
饭后,韩光问起凡三未来打算,他面带惭愧,说起北上求学不遇、求职碰壁的事。
老两口有些唏嘘,韩雪却又好气又好笑:“这个小弟弟真的太老实,自己都已身家千万了,还像个刚从学校出来的素人一样,四处投简历应聘。”
“再说,金融从业经验有什么难,有自己夫妇在,给他谋一份金融机构工作,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见韩雪有些戏谑地看着自己,凡三更加不好意思。
这时,韩雪终于开口:“三子,再找不到工作,你是不是准备回工厂流水线?”
凡三有些无奈地挠挠头,苦笑着没有说话。内心里,他还真的动过回海清新厂先干一段时间的念头。
薛青看凡三那难为情的样子,就笑着骂韩雪:“有啥好主意,你就赶紧说,别在这里卖关子。”
这时,韩雪才指着自己的脑袋,正色直言:“三子,你现在也是有千万身家的人了,有多年基层管理经验,也有了一定的人脉关系,思维不能还停留在刚出校门求职,刚出家门打工的状态。”
这番话,说穿了凡三的思维现状。
由于长期在中下层工作,即使身家已几千万,这小子的心态,自觉不自觉地还停留在普通打工仔层面。
即使他有求学深造,打破头顶天花板的欲望,但终究还是旁观者清,不像韩雪这样清晰透彻。
“你早过了靠体力打工的阶段,也过了靠学历应聘时期,除了继续深造,升华自己的经验学识外,要学会整合手头资源,借助已有人脉去谋求发展。”
这番话有些像醍醐灌顶,让凡三似乎在思维茧房里看到一线阳光,但他一时还摸不到头绪,有些茫然。
韩雪非常理解他现在的心情,因为,当初她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
因此,她接着点拨:“比如,你说上EmbA,需要金融从业经验,先不说你的炒股经历,有我与你马哥在,你在金融圈找份工作,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这一回,凡三算是彻底明白了。
这时,他不由想起在学校时,领导们常说的一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当下,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大伙儿无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能用的资源都会用上,没有什么温良恭俭让。”
韩雪继续点拨凡三,并说出自己多年的心得。
“当下,平常人卖体力,聪明人动脑子,有钱人用资本,有势者靠关系。你要跳出以前的思维惯性,多从后两个维度去观察分析问题,学会借势,提升境界。”
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是早年江主任提醒投资要趁早,老董畅谈炒股要耐得住寂寞后,凡三再一次听到振聋发聩的箴言。
见凡三有所感悟后,韩雪就给马湘打电话,说了凡三的事。马湘一听就乐了,这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原来,证券业协会要举办一期全系统证券培训班,为期2个月,五一后开班。
会里要求各家证券机构,至少选派3人参加,分别来自经纪、承销与投资部门,最好是各部门的核心骨干。
培训在京都举行,又脱产这么长时间,羊城证券总部的员工,都不太愿意去,有的是担心走后位置被人占去,有的是担心脱产会损失奖金补贴。
眼下,公司只确定了2个名额,其中一位就是投资部的王彪,但经纪部门还是无人报名,上面已开始催了。
经纪总监正头疼呢,听马湘说凡三愿意过来,立即顺水推舟,答应让他去参加培训,回来后再看情况安排工作。
正所谓人之砒霜,我之蜜糖。
韩雪将这个消息告诉凡三后,这小子高兴坏了,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
与韩光老两口告别后,凡三随韩雪出了军区大院,就打车去羊城证券总部。
羊城证券总部在天河区那边,凡三赶到时,已是下午3点。
对这个小老乡,马湘还算客气。
见到秘书小姐将凡三引进宽敞豪华的办公室,他立即从紫檀木桌面的大班台后站起来,热情地与他握手寒暄。
不看僧面看佛面。
老婆大人的面子,马湘不能不给。他亲自给凡三沏了一杯清茶,就将经纪总监叫过来,介绍两人认识。
凡三本人是中州大学政治系毕业,又有炒股经验,还在台资公司历练多年,因此,做一个证券经纪人员,入职条件完全具备。
一杯茶喝完,经纪总监便领着凡三回到自己办公室。这间办公室,只有马湘的一半大,但也很宽敞。
到屋后,这位部门老大,立即叫来一个漂亮文员,安排她领着凡三去办理各项入职手续。
公司老大发话,部门总监出面安排,下面的事情自然一帆风顺。当天下午,凡三就办好各项入职手续,成为羊城证券经纪部一名新员工。
简单熟悉情况后,凡三与经纪总监说了张莉即将分娩的事情。
这种事,自然都能理解。这位总监让他先回鹏城料理家务,等协会培训通知下来,他去参加学习时再正式入职。
凡三非常感谢,又与韩雪通过电话后,当晚就高兴地坐车离开。
与当年第一次来羊城时半夜遇盗不同,这一次,凡三来羊城后诸事顺遂。
晚上8点,离开羊城时,这小子不再是满怀抑郁,而是阳光灿烂,满面笑容。
自从认识了韩雪,羊城已成了凡三的福地。看着车外不断向后闪退的万家灯火,他的脑子里也浮想联翩。
这个乡村少年,懵懵懂懂下海,一路走来,磕磕碰碰,甚至遭遇牢狱之灾。
这些年,多亏遇到钱叔、江叔、曹玉友、叶总、老董、韩姐等贵人相助,少走了不少弯路,跳出了致命陷阱,总算有所成就,有了今天的一切。
他有自知之明,自己就是个中上之资,不是那种惊才绝艳天赋异禀的俊才,没有天马行空的才气与魄力。
他深知、除了农家子弟与生俱来的勤奋、本分,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一点运气,全靠贵人指点。
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时刻牢记谦恭待人、低调行事的本色,从不骄矜,更不会低眼看人。
当然,他也牢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格言,对这些贵人他时刻记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