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儒门为圣 > 第105章 居易与七斗半

第105章 居易与七斗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儒门为圣!

刚才姜澈在背诗的过程中,之前喝进肚子中的酒开始发挥出作用,这会儿觉得胸腹中仿佛是有火苗燃起。酒劲上了头,正是豪气万丈的时刻。

他拿起酒杯,把手中正端着的一杯酒仰起头一饮而尽,擦了一下淌出嘴角的酒水,对其他几人说道:“哈哈,快哉,快哉!满桌的美味佳肴都有诗词相佐,这描写杯中的美酒的诗词当然是不可缺席。”

说完,姜澈再次又倒上一杯酒,拿起酒杯,大声吟诵:“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始于超然台上看,半壕绿水一城花。烟火暗万家”

吟诵完词的上半阕,姜澈举杯对着桌前几人,开口邀请道“当浮一大白,与君共饮。”

几人也纷纷举起酒杯,回应道“饮胜!”连沈云璃也举起自己杯中的葡萄酒,一饮而尽。

姜澈开篇的词句意思相对直白浅显,不难明白。值此初夏之时,言说春天还没有过去。站在此地抬眼望去,柳枝细细随风起舞,河中的流水微微闪动,远处神都城影影绰绰。

按照姜澈以往的风格来看,他拿来压轴的词,绝对不简单。四人纷纷竖起了耳朵,等着听姜澈接下来读出的内容。

只要他能正常发挥,保持住上阕的水准,绝对又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好在,姜澈并没有让他们久等,饮完杯中酒,便接着放声诵读下阕:“饱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杯试山茶,诗酒趁年华。”

整首词朗诵完,场面一度寂静,几人都沉浸在词句营造的美妙的意境中,不可自拔。

姜澈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上》的杀伤力确实是太大了,今天来的几位都是识货之人,一瞬间就意识到这首词的层次绝对达到了七彩。

喜爱诗词的沈云璃一双美眸之中更是神采奕奕,连看向姜澈的眼神都发生了些许变化。

这首词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短小玲珑,以诗为词,连珠妙语随心意而出,豁达超脱的襟怀呼之欲出。

词中囊括细柳、楼台、绿水、城郭、烟幕等诸多初夏暮春的景象,以及饮酒饱、试山茶的细节,生动、细腻地变现出了词人复杂、精妙的内心活动,并隐含着超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和用之则行的人生态度。

李磻作为姜澈的粉丝头子,找不出合适的夸赞之语,又一次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

沈厚赞叹曰:“沛然你真是给我们带来了天大惊喜。这首词一出来,今天这场酒宴注定会是青史留名,大家都跟着你一起沾了光呀。”

张轮才笑着赞美说:“沛然这句‘诗酒趁年华’深入我心,,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的俗物,抓紧时间,凭诗酒以娱内心。”他是道士,修行之路主张自在洒脱,对于世俗名利看得不太重,纯粹是拜服于姜澈词的艺术性之下,喜欢这种“超然”意境。

沈云璃似乎还在品味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上》的韵味,目光闪动,没有说话。

姜澈这会儿缓过神来,自己这个逼装的有点大啊,此篇《望江南·超然台上》在苏东坡的众多词作当中也数得上是一流水准。

这种终极大招一出,别说是沈厚他们这种文道的雏鸟五体拜服,就算换一个浸润词道已久的明宿也照样难以保持淡定。

今天的宴席,姜澈总共写了十五首诗词,以一敌四仍然大获全胜,不过对方是四个人,每个人分摊一下,其实也并没有太多。

当然,若是今天姜澈没有爆发小宇宙,落在下风,大家也不会真让他一个人喝十几杯。朋友之间灌酒是开玩笑,量力而行,只是想让他略微喝多出糗活跃一下气氛,若是太过认真,反而不美。

四人虽然是输了行酒令,但是却比赢姜澈还要兴奋。喝杯酒就能见识到一篇又一篇的佳作问世,太值了,这等盛事可遇不可求。

别说这几杯酒还能受住,就是今天醉躺着出去,大家都是乐意的。

罚酒过后,沈厚开玩笑道:“之前沛然从洺州来神都城时,我曾言:‘素闻神都米价方贵,居之弗易’。读过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上》,便是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这“居亦易矣”的评价着实让姜澈感到有些惭愧,实在是担不起啊,他可不能和乐天居士相比。

沈厚那边说完,头号“姜吹”李磻又上线,他也是半开玩笑地说道:“曾有人讲天下文采统计一石,曹子建文采出众,独占八斗。之前神都百姓中传言说今有姜沛然去曹子建弗远,可谓之才高七斗半。”

“我觉得市井之言倒是一语中的,阿澈担得起才高七斗半的评语。”

张轮才也在一旁给沈厚捧哏:“哈哈,李兄所言甚是。依我之见,估计日后大黎民众提起沛然的名字,一定会首先想到姜七斗半这个称谓。”

在他俩的一唱一和之下,气氛好不欢快,沈云璃也被二人的话逗得抿嘴笑。她斜眼看了看正笑呵呵的姜澈,嘴角的笑容不由得更加明媚了几分。

她心中不由得想到:从这个角度看,姜澈的模样还算是眉清目秀,倒也不觉得有初见之时那么可恶了呀,而且他还真是才华横溢,气度不凡。

呸呸,沈云璃你在想什么呢?忘了这家伙以前是怎么对你无礼、让人咬牙切齿的吗,万万不能被他的表象所迷惑,要牢记教训,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揭过去呢。

几人刚才那番话除了夸奖,还包含着不少的说笑成分,姜澈自己也不会把这种说法放在心上,姜澈是神都乃至于整个大黎诗坛上的耀眼新秀不假,但此时还没几人会当真觉得姜澈一人就占据了天下七八成的才华。

此刻,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以后姜澈真的成为了无数文人和市井百姓们口口相传的“七斗半”,乃至于后来还进一步升级成了“姜九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