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离开前的准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儒门为圣!
一晃又过去了半月有余,距离姜澈来到大黎也已经一个多月了。
现在姜澈逐渐习惯了在小镇上的生活,上午教教学生,下午自由时间可以做一些爱做的事情。
至于晚上,直接洗洗睡吧。大黎平民照明主要依靠油灯,灯油价格不菲,一般舍不得浪费,小镇上没有啥夜生活,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这一段时间,把姜澈夜猫子的不良习惯都给治好了。
《千字文》交给陈克非负责注释,而后的事情姜澈基本不用操心。
姜澈没有要版权费,不过沈厚说以后朝廷会给姜澈奖励,说不定会有惊喜。陈克非很欣赏姜澈,而且“拿人手软”,所以他送了姜澈一个传音玉佩。
姜澈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件文宝,以后和朋友通讯也方便不少,很实用。
就这样,平常的日子一闪而过,姜澈即将要踏上新的征途。
上次提到的去参加神都书院考试的事情,陈克非已经办妥。现在就等着姜澈去京城报到,五月初进入考场考试。
现在是三月份,距离考试还有大概四十天的时间。堂阳县距离神都城大约有一千一百里路,以大黎的交通状况而言,姜澈想要赶过去路上要花费十天以上。
现在姜澈心中很羡慕那些有飞行法器或者能够御空而行的高手,不仅免去浪费大把时间赶路,又不用经历一路的舟车劳顿。
看人家陈郡守多潇洒,嗖的一下,从郡城飞到了平岗镇上了。
姜澈不知道的是,陈克非是借用了官印的力量才能长距离飞行,范围局限于他管辖的区域之内。要实现上千里长距离的跨越,至少也得是四品境的修者全力施为。
高手平时出行也是要借助出行工具的,要知道,自己飞可是很累的好吧。
姜澈打算收拾收拾东西,明天就出发。现在时间充裕,赶路不用太急,正好可以看一看沿途大黎的风土人情。也不用怕路上遇到什么事情耽搁赶路误事。
这就像去车站坐车一样,宁早勿晚,多等一会儿吃不了多大亏,要是晚了可就是追悔莫及。
而且到了神都后,姜澈还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用来提前适应环境,不用害怕水土不服。
姜澈盘点了一下自己要带着的行李,其实也没多少:
九十八两银子,都是银票。沈厚比较体贴,知道大量银钱不好携带,一百两银子都给姜澈免费换成了银票。最近姜澈花钱买了几件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小镇上物价很低,只用到了二两银子。至于平时吃饭得花费,教书的工资就够了。
还有新买的衣物,其他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就不要了,不值钱又不好携带。
最重要的是,姜澈最近一段时间写的文稿。
教书之余,姜澈没有闲着,通过写稿子磨炼提升自身的实力,也为以后行事提前做好准备。
他这段时间都在写《三字经》。《三字经》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民间传说以及道德伦理,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百千”,现在“百”和“千”都有了,没道理独留下“三”孤苦伶仃。
《三字经》撰写的难度要比《千字文》高不少,即使姜澈的实力和当初写《千字文》时强了一个档次,写的速度还是很慢,平均每天大概只能五十来个字,便筋疲力尽。
而且《三字经》中有些内容涉及地理名词和朝代更替,需要姜澈进行修改。
例如,《三字经》中关于四渎五岳的描述,“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大黎这里就没有四渎五岳的说法,姜澈想了想,挑了大黎境内最有名的江河和山岳替换了上去。
还有就是朝代更替,《三字经》原文直接写到了辛亥革命之后民国建立,大黎的历史从三家归晋之后走上了另外一条轨道。
这部分内容没法采用,也不好修改,姜澈索性直接全部删掉,写到“号三国,迄两晋”便戛然而止。
还有里面含有的一些类似“三纲者,君臣义。”之类的封建糟粕,姜澈用不着思考,直接扫进垃圾堆。
就这样,挑挑拣拣,只剩下不到九百字的内容,省下了不小的工作量。
姜澈经过最近半个月的不懈努力,写了六百多字,整体进度大概在百分之七十。等到了神都,再努力努力,很快就能完成。
姜澈对于《三字经》的安排和《千字文》不一样,打算以后开一家书局挣钱,《三字经》就是他准备的拳头产品之一。毕竟蒙学教材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很稳定,只要质量好,几乎每家蒙学都要买。
姜澈新版《三字经》的质量,用一个字形容:绝。
唯一遗憾的事情是,撰写《三字经》没有让姜澈蕴养的青气像写《千字文》一样产生重要的突破,照这样下去,距离突破九品晋升致知境不知道还要多长时间。
姜澈嗤笑一声,很快摆正了心态,做人不能太贪婪,短时间内能入品已经是大幸,不知道多少人羡慕的眼珠子都快要掉下去。要是升境太快,很容易造成根基不稳的隐患。
虽然没有更进一步,但是这段时间姜澈体内的青气得到进一步的淬炼,境界已经相当稳定,收获不算小。
儒修厚积薄发,前期突破重在积累,后期突破重在感悟。就算是沈厚这样的精英子弟,也还停留在八品致知境难以寸进。
此方世界天道对人的修炼有限制,无论走哪一条修炼体系,不到十六岁,都养不出“气”,更入不了品。所以大黎把成婚的年龄也定在十六岁,只有到了这个年纪,才有资格婚配。
当然,有了这条限制,也不意味着一个人小时候的努力不重要,只要少年时积累到足够的底蕴,到了十六岁以后,就能快速养气、入品。
一步快步步快,所以大家族都很重视后代的培养,从小就抓起,长大方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