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月薪3000,我在古代当财主 > 第44章 宰相大人的亲笔信

第44章 宰相大人的亲笔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月薪3000,我在古代当财主!

荣成县衙,石邵勇听了一个差役的汇报,一拍桌子,高声喊道:

“这些山贼真是越来越猖狂了,我这就去找知县大人,请令剿贼。”

说完,石邵勇便快步出了门,走到半路,石邵勇左思右想之后,还是来到了县丞廨。

谢宏德正在查点户籍,见石邵勇过来,直接坐在旁边的客座上,表情凝重,于是放下手中的毛笔问道:

“石县尉,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办之事?”

石邵勇将面前的茶水一饮而尽,长叹一声道:

“谢兄有所不知,如今牛青山的贼寇越来越猖獗了,昨夜又劫掠了娘娘山北的孔家村,烧杀劫掠,死了十几个村民,身为县尉,我实在无颜再见相亲父老。”

荣成县这么大,这么多村子,等县衙得到消息,再派衙差过去,山贼早已跑的无影无踪。

前些年石邵勇也带着县衙衙差搜寻过,这才找到了山贼的老巢。

可是打探一番之后,发现牛青山地势实在难攻。

如今几年过去,据说这伙山贼已经发展到百十人之众,就是将县衙所有的衙差凑到一起,也不过一百来人。

就算衙差训练有素,能以一敌三,可如今,单靠荣成县衙自身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攻的下来的。

“石老弟不必太过心焦,先前县令大人已经将此事上报州府,老夫预计过不了多久,州府便会派兵过来围剿的。”

谢宏德安慰道。

“可我也不能这么干等着啊,要不谢兄再随我一起去找知县大人问问情况?”

石邵勇说道。

“咳咳!石老弟,这事儿怕是县令大人比你我更加心急,如今在下建议石老弟只需将孔家村的事情如实报知即可。”

对于这种事情,谢宏德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毕竟他们只是县吏而已,对于上面,完全说不上话。

况且这种事情,本身也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只是自己和石邵勇私下关系好,经常互相帮忙罢了。

石邵勇见状,只得拱了拱手,离开了县丞廨。

“下官拜见知县大人。”

来到县令的官廨,石邵勇跪地叩头道。

“起来吧,找本官可是有事?”

方县令抬了抬眼,温声说道。

“回禀大人,昨夜孔家村遭山贼劫掠,死伤十七人,损失粮米财物无计。”

石邵勇站起身,拱手道。

方县令微微蹙眉,随即回道:

“知道了,下去吧。”

“大人!卑职……”

方县令挥了挥手,打断了石邵勇的话,温声说道:

“石县尉,你的难处本官自然知晓,本官已经上书多次,恳请州府发兵剿匪,如今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州府的回应。”

石邵勇暗自叹息,特么的州府要发兵早就发了,上书没回应你就不能到州府跑一趟问问清楚不发兵的原因么?

在这里干等有个鸟用,再等附近的村民都特么的被杀光了。

我要不是没权利往上报事情,我用得着一遍遍的过来求你么?

可是吐槽归吐槽,石邵勇一咬牙,拱手高声道:

“大人,卑职愿带一队人马在牛青山附近驻扎,虽然不能攻破山贼老巢,但只要他们敢出来,卑职保证,出来一个我便送走他们一个,请大人准允。”

“胡闹!如今那贼窝已有数百人之众,你带兵前去,县衙空虚,山贼如若乘虚而入,又该当如何?”

方县令一拍桌子,高声喝道。

石邵勇见状立马跪地道:

“是卑职思虑不周,请大人息怒。”

方县令挥挥手,示意石邵勇下去吧。

石邵勇没办法,只得起身,退出了官廨。

其实,不论石邵勇,方县令,还是远在州府的知府大人都知道,要想剿灭牛青山的匪患,朝廷至少要调来1000多军队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但大夏律令,凡调兵超过500人的,需征得当今的允准,由兵部发放调令,这样一来,流程就复杂多了。

可即使如此复杂,也不可能几年都办不下来,他们不知道的是,当今的皇上,已经沉迷在杨真真的温柔乡多年,不理朝政。

陈相自收到匪患的奏疏之后,多次上奏朝廷,都没有得到回复。

经过反复思考之后,陈相决定剑走偏锋,传了一道相令,命荣成县知县组织全县各村青壮,由县尉带队自行前去剿灭匪患。

有了根据地的山贼,不可轻视,如若任其发展,很快便会形成一股难以剿灭的地方势力,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为反贼与朝廷作对。

这一点,从历史中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中便可看的出来,陈相自然不敢轻视。

程铁蛋与铁磨勒有了趁手的兵器,都乐的不可开交。

张浩三人回来之后两人便琢磨着先比试比试,练练手。

张浩对此也没反对,毕竟自己也想看个热闹,只是嘱咐二人千万小心,点到为止,不可伤了自家兄弟。

张家大院,张浩端坐正中,宋可心与高良才一家三口分别站在两边。

随着张浩一声高喝,两人便摆开架势。

铁磨勒高喝一声:

“黑炭,你先来!”

随即将铁枪横在胸前,做出防守的姿势。

程铁蛋嘿嘿一笑,挥舞着手中的板斧就杀了过来。

“我削你的黑头!”

随着程铁蛋一声高喝,巨大的斧头便朝着铁磨勒勃脖颈处劈去。

铁磨勒见状用脚一踢枪尾,双手横枪挡了过去。

“镗啷啷。”

板斧与长枪相碰,火星四溅,发出尖锐的碰撞声,震的宋可心不由得捂住了耳朵。

好家伙,虽然知道这俩人都是自己精挑细选看中的壮汉,但这一下子还是超出了张浩的预料。

这古代人的身体素质确实比后世的人强上不少,张浩不由得暗自感叹。

大院之中,两人紧紧缠斗在一起,几十回合下来,纵然身体强壮,他们身上也挂满了粒粒汗珠。

张浩见打斗的差不多了,再打下去怕因为体力不支而被误伤,于是站起身来将二人喊停。

“哈哈哈,过瘾!”

两人见状,同时收手,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二人,轮流看守,一人守着大门,另一人围着院落巡查,不可轻慢。”

张浩高声说道。

两人齐齐拱手,商议之后,程铁蛋来到大门口站好,铁磨勒则提着长枪围着院墙转起圈来。

安排好之后,宋可心与张浩来到客厅之中说道:

“相公,近日我与萍儿学了一首箫曲,可心吹给相公听可好。”

张浩心头一喜,冲宋可心点了点头。

随即坐下,一边吃着刘翠兰精心制作的糕点,一边享受起娘子优美的箫声。

荣成县衙,方知县收到了传令差官带来的一封亲笔信,信上写着:

【荣成知县方惠之亲启。落款:大夏宰相陈子明书】

看完信封,方知县大惊失色,急忙将信件在桌案上摆放好,跪地连磕三个响头。

作为一方的县令,虽为地方最大的父母官,可方知县自中举之后还是第一次收到朝中这么大官的亲笔书信,哪里能不惊愕。

要知道,大夏宰相,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读完书信,方县令的表情越发凝重起来,思索良久,才对门口的衙差喊道:

“快去传石县尉、谢县丞来官廨议事。”

待衙差领命离去,方县令将房门关上,把书信重新装回信封,伸到了桌上的烛火之中。

信件遇到火苗便迅速燃烧起来,火光之下,方县令的脸色越发敛容屏气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