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搅屎糊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之农宝记事!
季秋十一,上午飘了点小雨。
午后骄阳似火。
......
沈碧玉抱着苏岁岁站在田坎上,看自家田里水稻已经压弯了腰,穗子金灿灿的。
该收割了。
苏姣姣在稻田里摸索,瘦小的身影几乎被稻穗遮掩干净。
“阿娘你看,好肥的蛙!”
苏姣姣举起一只好大好肥的蛙,激动的眼泪从嘴角流出,“阿娘,回去烤着吃,鸡肉味!”
秋天,蛙会拼命捕食,把自己吃胖,挖洞,为冬眠做准备。
“秋天的蛙最肥了!”
“阿娘帮我拿一下,我还要去抓!”苏姣姣打算大显身手,脱下外裳,要用来包蛙。
“叽哩哇啦哇哇哇!”
苏岁岁助二姐一臂之力。
沈碧玉腾出一只手来,抓住蛙,“别踩了稻子。”
“哇!好多蛙哇!都露出头了!”
苏姣姣穿梭在稻田间,欢快惊喜的声音从穗浪下传出,一会儿在这头,一会儿在那头,兴奋地挖呀挖呀挖。
“叽哩哇啦哇哇哇!”
苏岁岁见二姐难得高兴,召唤其他稻田里的蛙速速前来送死。
她要让二姐更加兴奋地挖呀挖呀挖。
“呱——”
苏岁岁与阿娘手上抓的蛙面面相觑,在蛙眼里看到了鄙视。
“咿咿呀!”
(对不起。)
沈碧玉正忧伤这点水稻打出来,交完土地税、田租、献费,也不剩什么了,这个冬天还是不好过啊。
却见岁岁与她手上的蛙叽里咕噜说着什么,不禁笑出声来。
“你呀你呀这么小就老想着说话,和蛙都能说起来,将来肯定是个小话痨!”
她是为了家人欸!
苏岁岁靠在阿娘怀中,听着阿娘强健的心跳,深藏功与名。
落霞与孤鹜齐飞。
苏姩姩是最晚回家的人。
苏长槐账算得又准又快,一个人顶两个人用,但还是给一份工钱,掌柜的喜欢得不了了,准许他干完活可以早点回家。
他早早回村,过家门而不入,提了门口的烂木桶去牛婶家要牛粪。因为苏家,牛婶不敢多给,就这半桶,还是偷着给的呢。
尽管他现在的好名声只值半桶牛粪,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
“牛婶人好,送了半桶新鲜的。”
蹲在院角提兔子辨公母的沈碧玉一脸震惊,抱着苏岁岁的苏姣姣手抖了一抖,苏岁岁为自己捏了把汗,也为阿爹捏了把汗。
阿爹不是有洁癖吗?
有洁癖的人能把牛粪当宝?
“相公,放着我来!”沈碧玉放下兔子喊道。
苏长槐已经把牛粪倒出来:“阿玉去挖点黄泥回来吧。”
于是苏姩姩踏进院子便见阿爹优雅地搅拌牛粪黄泥,阿娘蹲在院角一会儿提野兔的屁股看,一会瞥阿爹。苏姣姣抱着苏岁岁目瞪口呆,旁边泡着一盆杀好的蛙。
“阿娘,爹爹在干嘛啊?”苏姩姩惊呆了,问沈碧玉。
“搅牛粪糊墙洞。”
这她知道,阿娘每年秋天收完水稻都带着她和姣姣满村捡牛粪。除了奶奶家,家家户户屋子都有洞,秋天糊好,冬天屋里才不窜冷风。
牛粪和黄泥拌匀了,再掺几把干草,可是糊墙洞的好东西,因此秋天很多人捡牛粪。
小虫村只有苏家有三头牛,捡牛粪要靠抢。后来叔叔婶婶从中看到商机,一坨牛粪卖一文钱,多买几坨都能买包子吃了。
牛婶好心,常牵牛出来吃草,偷偷留下不要钱的牛粪给大家捡。
她知道搅牛粪糊墙洞,她的问题是为什么爹爹在搅牛粪。
爹爹那么爱干净的一个人。
众人的视线落在专心搅牛粪苏长槐身上,只见他已将牛粪、黄泥拌得恰到好处,粪中有泥,泥中有粪。于是他抽出搅屎棍,加入切成一截一截的干草,再次搅拌。
还是那么优雅、从容、专注,不像在搅屎,而在作画。
苏岁岁不禁感叹,美人就是美人,哪怕搅屎看起来也是赏心悦目。
苏长槐撩起衣袖,维持着表面的风度将混合物装进桶中,提起来进屋。
厨房墙洞多,先去厨房。
他抓起混合物,捏了捏,按进墙洞中,又拍又按,严丝合缝后去糊下一个墙洞。
他个子高,搭在凳子上再扬手便能糊到高处的墙洞。不像阿玉,往年总要姩姩、姣姣给她搭两层凳子,很不安全。
这种事本该他来做。
不用看他也知道,此刻厨房外定有四颗脑袋在张望。
他假装不知道,动作越发从容。
他要让阿玉和女儿们看到,他也能做很多事。
阿玉与三个女儿收回脑袋,一时间各自感触良多。
沈碧玉:相公抓粪都那么好看,不愧是她看上的男人!
苏姩姩:爹爹真厉害!
苏姣姣:阿爹糊得好慢,什么时候做晚饭呀?蛙杀好很久了。
苏岁岁:咿咿呀呀嘿!
苏长槐提着混合物去他和阿玉的屋子糊,转过墙,在她们看不到的地方,“哇”地一声吐了出来。
坚持,坚持,他糊好了墙洞,阿玉和女儿们就能轻松一点。
坚持!
......
天还没亮,还能看到天边的白月亮。
村中的鸡狗因为人的活动起得比平常早一些。
狗:“我服!我服!我服!”
鸡:“哥哥哥哥哥大——”
沈碧玉煮好野菜粥,几口喝完一碗,带上镰刀出门。
水稻该收割了,再不收割怕老天降大雨,一年白忙。白忙已经很惨了,该交的土地税、田租还得交,到年底人头税、献费也是一笔开支。
越想越难!
“秋老虎”逼人,人只能抢在太阳出来前收割水稻。
沈碧玉是第一个到田里的妇女。
她弯下强壮的背,左臂薅住几束水稻,右手镰刀利落一划,再薅,再划,再薅,再划......三四束后抽出一根绑住算作一把。
很快,她走过的地方,每隔几步便留下一把扎好的稻穗。
村民们腰插镰刀,扛着自家的打稻桶和挡笆下田。
“哟小沈呐,今年又是你最早哦!”张大嫂子笑着打招呼。
“沈大姐割了这么多了哇!”刘二婶子打心眼里敬佩这个女人,又勤劳又能打野猪。
男人们也真心叫一声“沈大姐”,不管他们每年如何争先,沈大姐都比他们早到,而且割出好大一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