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叫包国维,开局被人堵巷子里 > 第147章 对抗(二)

第147章 对抗(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叫包国维,开局被人堵巷子里!

“一二八事变中,我军主要参战部队为第五军、十九路军不足五万人,

而日军先后进行了四次增兵,日本海陆第三舰队、混成第二十四旅团、第九、第十一、第十四师团共计9万余人。

由于我军兵力不足,侧翼重镇太仓浏河地区江防薄弱,导致日军偷袭浏河登陆,两面夹击淞沪守军,

又陆续从杨林口、七丫口登陆,威胁我军侧翼和后方。

我军不得已全军退守第二道防线,随后日军攻占上海。”

温书麟的话音刚落,会议室中的诸多评委、教官都很是不解,

这个学生的选题是日军攻占上海后开始向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进军,

但在沙盘推演开始前却是说起了三年前的第一次淞沪会战。

“温书麟,你到底想说什么?”,一名坐在第一排观战的教官忍不住问道,

温书麟顿了顿,“对不起,请耐心地听我讲下去”

“我要说的是,在当时我军已经有了预防上海事态严重化的应对方案以及应急部队,

但依然在鏖战后被日军夺取了上海。

根据当初中日签订的停战协定,我军在上海周边布防受到了限制,而日军可以据此在上海驻军,

如今我军在上海的唯一兵力便是上海警察总队、保安团,那么一旦爆发战事日军可快速通过海军投送兵力至上海。

这代表我军将再难以复制一二八会战中的战略优势,由此必须要考虑日军占领上海后可能的举措!”

说罢,温书麟将沙盘上插在上海地标上的国军旗帜取了下来,换成了日军的膏药旗,

而后将指挥棒在上面指指划划,

“由于上海近海,日军在攻占上海过程中充分利用其海陆空火力优势,而守军损失惨重,

因此撤往南京的部队均已是疲敝之师,绝大多数都是建制被打乱了的溃兵,

而日军则是挟胜利之威持续详细追击,兵锋直指南京!”

听到这话,在场的众人均是脸色一变,

即便是丢掉了上海,也不至于会败得如此惨烈,虽然兵书谓之曰:未言胜,先思败,

但此时如此夸大日军战力,其目的何在?

在场的教官、评委观众们都是军人,从战争的角度来看,上海的确是有被攻陷的可能性,

因此并没打断温书麟的话。

后者将指挥棒指着位于上海西边的太湖,在前南北指了指,

“我军,也就是日军,将在太湖南北两线同时进军南京,

北路由第三、九、十六和一零一师团为主力的上海派遣军,沿京沪铁路取捷径西进,

南路由从朝鲜和华北抽调组成的第十军,沿着京沪公路配合助攻”

此时,站在沙盘对面的那名防守教官林德仁看着沙盘上密集的膏药旗,手心微微有些出汗,

他在前几天分到了这项对抗,并且做了多次预演,知道南京并不好守。

林德仁定了定神,随后拿起指挥棒指向了太湖以北,

“我军早在战争开始前,就已经在太湖以北设置了两条国防线,

第一条是从苏州至福山的吴福线,第二条是无锡到江阴的锡澄线。

而两条防线均是有德国军事顾问参与设计和建造,

防线中修筑了永久重机枪掩体、小炮掩体,观测所和指挥所,占据防守要地,攻防兼备。”

林德仁简单地在沙盘上指出了两处国防线的位置,随后又将指挥棒指向了太湖以南,

“在南线,我军构筑了以“乍浦一一嘉兴一一平湖”为线路的乍平嘉国防线”,

同时在南京完成首都防御圈的建设,在江岸、河岸的要塞、要点加强防御工事。

温书麟所在的日军面对国军南北防御的国防线有些棘手,尤其是北路的两条防线很是难啃,

历史上这两条线防线曾给日军带了巨大的杀伤。

在1937年11月,撤离淞沪等地的国军部队陆续进入吴福、锡澄等国防工事线继续开始抵抗日军的推进,

而根据日军随军记载,他们的重炮根本炸不动防线中的国军碉堡。

防守北部国防线的是以88师、44师、税警总团等中央军嫡系部队,他们凭借坚固工事与日军激烈交火,

日军寸步难行。

尤其是在吴福线中的常熟战场,日军集中了大约两个旅团开展进攻,而守军则是中央军44师,

依托国防阵地与日军交战,由于工事坚固,日军集合了近90门火炮对常熟县狂轰滥炸,

但依旧没能攻克。

在历史上,吴福防线抗住了日军四个师团的猛攻,并且没有失陷任何一个军事据点,后国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

开始将吴福守军陆续转移至锡澄防线。

温书麟将目光重新转移到南线的乍平嘉国防线,这条线是最为完善、最坚固的一道国防线,防御体系最好,

溃败的国军在诸多不利下在此处坚守长达11天,

其国军在防线上参战的部队总计不超过两个师,

凭借乍平嘉国防线南部阵地,硬是抵抗了两个师团和一个旅团的日军长达六天之久。

实际上温书麟对于这两道防线并没有什么办法,也是只能拿命去填,在死伤接近两万人后,

温书麟总算攻克了太湖南北两线的国防工事。

接下来他把目光看向了南京,

“攻克你锡澄防线后,我在北线分三路进攻,

一路通过江阴沿长江逆流而上攻占你镇江,而后急行军迂回过江攻占滁州,阻断你南京西撤之路,

剩余两路通过攻占句容、天王寺等地,接近南京东南外围阵地。”

温书麟简单喝了一口水,随后继续,

“在南线,我军攻占湖州后同样分三路进攻,抵近南京西南部外围阵地,

同时派遣一部攻占当涂而后过江,攻占长江西岸的浦口……”

由于温书麟送呈的报告中,强调过南京守军的兵力配置,守军仅有十余万,

并且番号归属繁多杂乱,建制不全兵员很少,

同时还给守军加上了军心不稳、士气低落等负面精神影响,

这让教官林德仁面对温书麟的叠叠进攻难以招架。

他们身后的墙壁上挂上了一幅淞沪南京地图,其他教官根据两人沙盘的局势而实时手动更新地图上双方态势。

………………

中央军校门口一向不许车辆接近的管制街道,今天却是罕见迎来了一辆黑色轿车,

军校门口的哨卡上前确认身份后,立马恭敬地敬礼并放行。

汽车很快驶到了中央军校的办公楼下。

当附近的学员们看到了这辆汽车的车牌上有一个“宪”字的时候,纷纷快步离开了这里,像是逃离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