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西山往事 > 第2章 那段青葱岁月

第2章 那段青葱岁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西山往事!

两个月后,木已成舟。

那时候的星期六,要上半天课,中午开始放假,到下周一复课。

估计继父和母亲不会再反对,默认了上学的事情。俞敏这才敢在周六的中午放学后,顶着细丝样的冷雨天气,第一次回了一趟家。

一回到家里,就拼命帮忙干家务活。

之前的家务活,是由继父大女儿周红和俞敏两人分担的。

俞敏重新上学后,家里煮饭、烧菜、洗碗、洗衣服、扫地、叠被窝、打猪草、剁猪草、煮猪草、喂猪,所有的家务活,都落在了周红一个人身上。

仅是洗全家人衣服这一项,每天就要洗两大桶,凉满四根长长的竹子做的晾衣架。

俞敏记得,上次去学校报名的那天,周红双手扶在堂屋拔栏门边,很生气。愤愤地看着俞敏逃也似的身影,刹那间“噌噌噌”地消失在门前的石板路上。

俞敏刚一跨进家门,周红就撂挑子,指挥俞敏干这干那。洗完碗,剁猪草。剁完猪草,背个篓子去小溪边扯猪草,准备明天的猪食。

只要能继续上学,俞敏愿意马不停蹄,拼命干活,尽量不惹周红发牢骚。

周一早上,俞敏从家里背走几十斤大米,两罐子加工好的酸白菜,两罐子炒好的干萝卜丁。

这就是俞敏一个月的伙食。大米交给学校食堂,每斤大米给学校总务处交五分钱柴火费。

每到饭点,俞敏拿着碗,到食堂打三两米饭,回寝室,就着酸白菜和萝卜丁,下饭。

即便酸白菜和酸萝卜丁,也不敢敞开了吃,得省着点。

食堂有现炒的新鲜菜。一般荤菜俩毛钱一小碟,小菜五分钱一小碟,主要提供给老师就餐。

同学中的大部分人,都和俞敏一样,两毛钱一小碟的荤菜,也吃不起。少数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同学,才敢买。

有一次周末,俞敏回家拿米拿菜。

那天天气很冷,下着雪。黄翠兰将一块之前相亲时,周富贵买给她的定情信物,转送给了俞敏。是一块崭新的绿色四方头巾。

黄翠兰对俞敏说:“你还是别读书了,好不好?家里吃饭的人多,挣工分的人少。实在供不起这么多孩子读书。”

二婚组合的家庭,人口多。

周富贵这边,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黄翠兰那边,一儿一女。加起来五个孩子,七口之家。

五兄妹中,周红是老大,初三没读完,辍学在家务农;周英是老二,在读初三;儿子周军是老三,成绩不好,降级继续读初一;俞敏排行老四,自作主张读初二;最小的是儿子俞林,在读小学五年级。

七口人同一个锅吃饭,经济十分拮据。

俞敏低着头,无意识地搓自己的脚背。左脚搓右脚,然后右脚搓左脚。心里极其矛盾。一方面不忍心给家里增添负担;另一方面,又实在很想读书,无法割舍。

见俞敏不吭声,顿了一顿,黄翠兰掏出十元钱,摊在手心,却没有递给俞敏,说:“你如果不去学校,这十元钱归你。”

俞敏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突然一狠心,钱也没要,四方巾也没要,抬腿往学校方向跑。边跑边回头,喊了一句:“不要找我!我去外婆家!”

没有钱坐班车,俞敏只能走路,家里距离外婆家十二公里。

俞敏穿一双黑胶单鞋,鞋底有个被石子刮破的裂缝,进了水。里面没有穿袜子,嘎吱嘎吱地,踩着地上晶莹剔透的冰面,很滑。脚趾头到膝盖都已经冻僵,没有知觉了。

不是忘记穿袜子,是根本没有袜子穿。

俞敏一路走,一路怀念死去的亲生父亲。生父在山上伐木时,意外地被突然朝相反方向倒下来的巨木砸中,压扁了脑袋,砸死了。

父亲的尸体被村民抬回家,摆放在一块刚卸下来的门板上,整个脑袋血肉模糊。奶奶用一条宽大的粗线洗脸帕,罩住了头部。

父亲没有鞋穿,也没有袜子穿,奶奶将自己一双长及膝盖、用针线纳着厚厚袜底的袜子,给父亲套上。

堂屋里,两个木匠正在忙着赶制棺材。

父亲出殡时,就睡在那口来不及油漆的、湿木头赶制的棺材里。特别沉,上坡时差一点摔了。俞敏一度紧张到,以为父亲的简易棺材,会散架。

这悲惨的一幕,经常浮现在俞敏脑袋中,总也挥之不去。有时候,这场景还会出现在梦里,俞敏多次被吓醒过。

俞敏在外婆家住了一天,然后从外婆家米缸里,舀了点米,炒了两罐子酸萝卜,去学校。

米不能多拿,否则舅妈和未出嫁的小姨要生气,要骂人。

这些小委屈,俞敏都能忍。抓住了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俞敏特别珍惜,发奋苦读。

寒假回到家里,也是一样,俞敏亡命地干活。想打动黄翠兰和周富贵的心,也想弥补周红,同时也想减轻家里负担。

排行最小的,俞敏的亲弟弟,俞林,从小身体孱弱。经常生病,流鼻血,肠胃不好。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隔三岔五要看医生。让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雪上加霜。

家里两个大人则天天生气吵架,鸡犬不宁。

黄翠兰看周富贵儿子周军不顺眼,关系紧张;周富贵看黄翠兰儿子俞林不顺眼,关系也很紧张。

尤其,黄翠兰十分看不惯周军吃饭时的吃相。提起周军吃饭的战斗力,俞敏和俞林也都看不习惯。

周军吃饭时,特别粗鲁,狼吞虎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其他人一碗饭没吃完,周军已经吃完两碗。而且将菜里少得可怜的肉,全挑进自己碗里,不给其他人留。

等周军盛完第三碗饭,饭锅见底了,没有了。连锅巴都被周军全刮进了自己碗里。

靠挣工分换收入的年代,全家七口人,只周富贵和黄翠兰出工,粮食根本不够吃。基本上,每一顿,除了周军,所有人没吃饱。即便周军吃了三碗,可能也还没吃饱。

有一次,饭桌上摆了一小碗腊肉。周军那个眼疾手快,三下五除二,被他一人瞬间吃掉半碗。

黄翠兰看不下去了,脸一黑,生气地将剩下的半碗腊肉,“哐”地一下,全倒进自己碗里。周军则恶狠狠地鼓着鱼泡眼,瞪着黄翠兰,全家人都很尴尬。

还有一次,周末,俞林跟随村里的而几个孩子,上山砍柴火。不小心,俞林从树上摔下去,伤了腰。

黄翠兰央求周富贵把俞林背下山,去医院。周富贵根本不搭理,自顾自忙活别的去了,大有让俞林自生自灭的架势。

黄翠兰只好一边流泪,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从毛草丛中,背着儿子下山。

这样,大家都心生恨意,矛盾越积越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